FORTRAN77语言实践:示例与应用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FORTRAN77是科学计算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因其在数值计算和科学计算方面的强大支持而著名。该压缩包提供了一系列FORTRAN77编程实例,涵盖了从基本算术运算到复杂物理模型模拟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例子,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FORTRAN77的语法、特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科学计算中应用这一语言,从而为掌握更高级的科学计算语言打下基础。

1. FORTRAN77语言概述

FORTRAN语言是第一个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它的诞生标志着程序设计从繁琐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转向更为高效、易于理解和编写的高级语言。作为该语言的发展里程碑之一,FORTRAN77版本引入了许多创新特性,如更加灵活的数组处理和更好的数据结构支持,使其在科学计算领域中变得尤为流行。

1.1 FORTRAN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FORTRAN77成为科学和工程计算的主要语言。其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对过程化编程的支持,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编程语言,特别是C语言的诞生,与FORTRAN有着不解之缘。

1.2 FORTRAN77的编程范式

FORTRAN77遵循结构化编程范式,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特性,包括多种数据类型、控制流结构以及对子程序和函数的支持。其简洁的语法和高效的数值计算能力,使得它成为编写科学应用的理想选择。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FORTRAN77的核心概念,从其固定格式代码的特性开始,逐步介绍变量声明、数组处理、子程序和函数、输入输出操作、循环和条件控制,直至物理模型模拟的编程示例。这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理解FORTRAN77语言的过程,并展示如何有效地使用它来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2. 固定格式代码特性

固定格式代码是 FORTRAN77 语言区别于现代编程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求程序员严格遵守其格式规范,这在现代编程中已不常见。然而,了解和掌握这些规范对于阅读和理解旧有的 FORTRAN 代码至关重要。

2.1 代码格式规范

2.1.1 源代码的结构

在 FORTRAN77 中,源代码由若干个记录组成,每个记录通常占据一行。源代码文件的首行和末行具有特殊含义,分别标记程序的开始和结束。源代码的主体部分由固定格式区域和可变格式区域组成。

graph TD
    A[源代码文件] --> B[前导区]
    A --> C[程序代码区]
    C --> D[可变格式区]
    C --> E[固定格式区]
    B --> F[主体结束]

固定格式区的每行长度固定为 72 个字符,其中第 1 至 5 个字符用于行标签(行号),第 6 个字符通常用于指示行的类型,剩余的字符用于代码或数据。可变格式区则允许代码行超过 72 个字符。

2.1.2 标识符和关键字的使用

在 FORTRAN77 中,标识符用于命名变量、子程序等元素,而关键字则有特定的语法含义,如 IF、DO 等。标识符必须以字母开始,后面可以跟字母或数字,总共不超过 6 个字符。FORTRAN77 严格区分大小写,因此 "Name" 和 "name" 被认为是不同的标识符。

DIMENSION Vector(100)  ! 使用关键字 DIMENSION 声明数组
DO 100 I = 1, 100      ! DO 关键字用于循环控制

2.2 行的类型

2.2.1 语句行

语句行包含了实际执行的代码,如赋值、函数调用、流程控制等。在固定格式区域,语句行的第 73 个字符如果是叹号(!),则表示该行为注释,即使其后还有内容也不会被编译器处理。

100 CONTINUE       ! 语句行结束标识,也常用作循环标签
CALL Subroutine()  ! 调用子程序

2.2.2 注释行和续行

注释行通常包含在可变格式区域或固定格式行的第 73 到第 80 个字符之间。它们用于解释代码,帮助其他阅读代码的人理解程序的意图。续行则用于扩展单行代码到多行,通常用 & 符号结束前一行。

      &            ! 第 6 个字符后的 & 表示该行为续行
1  X = A + B      ! 第 72 个字符是续行符 &
! 这是注释行,编译器会忽略

2.2.3 行结束与续行标记

在固定格式区域中,每行的第 6 个字符可能是空格(表示普通语句行),0(表示续行),或 1 到 9 之间的数字(表示该行是特定的语句的续行)。而可变格式区域不受这些限制。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
      10 X = A + B + C  ! 第 6 个字符是 1,表示这是第 10 行的续行
      0  &            ! 第 6 个字符是 0,表示这是续行
      11     D = X + Y  ! 这是第 11 行的结束

通过这些行类型的规定,FORTRAN77 确保了源代码的规范性,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提高了编译器的解析效率。尽管这些规则对现代开发者来说可能显得繁琐和受限,但它们正是 FORTRAN77 独特魅力的一部分。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变量声明和类型的使用,以及如何在固定格式的代码中合理地组织变量。

3. 变量声明与类型使用

3.1 基本数据类型

3.1.1 整型、实型、双精度型

在FORTRAN77中,数据类型是编写程序时必须明确的要素之一。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EGER),实型(REAL),和双精度型(DOUBLE PRECISION)。整型变量用于存储整数数据,实型变量用于存储单精度浮点数,而双精度型变量则提供更高的数值范围和精度,用于处理那些需要更精确计算的场景。

整型变量在声明时不需要特定关键字,如:

DIMENSION a(10)

这里 a 是一个整型数组。实型和双精度型需要分别使用 REAL DOUBLE PRECISION 关键字进行声明。例如:

REAL :: b, c
DOUBLE PRECISION :: d

在选择数据类型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如果需要存储大量的整数,尤其是那些可能超出整型范围的数据,那么应该使用双精度型。这保证了数据在计算中的准确性和程序的健壮性。

3.1.2 复数型和逻辑型

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数据类型之外,FORTRAN77还支持复数型(COMPLEX)和逻辑型(LOGICAL)数据类型。复数型变量用于存储复数值,它有两个部分:实部和虚部。声明复数型变量时,使用 COMPLEX 关键字,如:

COMPLEX :: x

逻辑型数据类型用于进行逻辑判断,其值只能为 .TRUE. .FALSE. 。在逻辑运算和条件控制中非常有用,声明方式如下:

LOGICAL :: flag

复数型和逻辑型在科学计算和条件判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复数型常用于工程和物理学中表示振荡与波动,而逻辑型则广泛用于控制流程,例如在IF语句和DO循环中进行条件判断。

3.2 变量的声明与初始化

3.2.1 静态与动态变量声明

在FORTRAN77中,变量可以被静态声明或动态声明。静态声明指的是在程序的固定格式区域中声明变量,如在程序的开始或子程序的开头。动态声明则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过 DIMENSION COMMON 语句动态分配存储空间。

静态声明通常在程序的开始部分,例如:

DIMENSION a(10), b(5)

而动态声明则使用 REALlocate 语句,这在FORTRAN77中是通过 CALL 语句调用运行时库函数实现的,例如:

CALL REALlocate(a, 20)

这会重新分配数组 a 的大小为20。在现代编程中,动态内存分配是常见的需求,但在FORTRAN77中,这种操作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涉及到底层的内存管理。

3.2.2 常量与参数的使用

在FORTRAN77中,常量和参数是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常量是不能被修改的量,而参数在子程序中作为常量处理,但可以为不同的子程序调用赋予不同的值。常量通常用 PARAMETER 语句声明,如下:

PARAMETER (PI = 3.141592653589793)

这里 PI 是一个常量,其值是圆周率近似值。参数则在子程序中用 INTEGER , REAL , DOUBLE PRECISION , COMPLEX , 或 LOGICAL 等类型声明后,通过 PARAMETER 标记为常量。

SUBROUTINE mysub(a, b)
  PARAMETER (someconstant = 10)
  INTEGER a, b, someconstant
  ...
END SUBROUTINE mysub

mysub 子程序中, someconstant 作为参数,其值在子程序调用过程中保持不变。使用常量和参数能够确保变量值在整个程序中的一致性,防止误修改,这对程序的长期维护是很有帮助的。

3.3 变量作用域和生命周期

变量在FORTRAN77中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也是编程中需要注意的。静态变量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分配,在程序退出后释放;动态变量则在调用 REALlocate 语句后分配,在程序中不再使用时通过特定的释放操作来释放。

静态变量的作用域是全局的,如果在程序的主部分或子程序中声明,其他程序部分也可以访问到。动态变量的作用域在声明它们的子程序内部。

生命周期指的是变量存在于程序中的时间长度。在FORTRAN77中,静态变量在程序开始前就已经分配,直到程序结束时才释放。动态变量则在运行时由程序员控制其生命周期。例如,动态数组的生命周期会随着 REALlocate 的调用开始,直到被显式地通过 DEALLOCATE 释放。

DIMENSION a(10)
DEALLOCATE(a)

在实际编程时,必须确保在变量不再需要时及时释放其占用的内存,避免内存泄漏。特别是对于大型数组和复杂的数据结构,合理的内存管理对于程序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4. 高效的数组处理能力

4.1 数组的声明与维度

4.1.1 一维数组与多维数组

在FORTRAN77中,数组是处理批量数据的强大工具。数组的声明在程序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定义了数组的存储空间和维度。一维数组是最简单的数组类型,常用于存储序列数据,如温度读数或时间序列数据。多维数组可用于更复杂的科学计算,如矩阵运算或物理模型模拟。

DIMENSION A(10)               ! 一维数组,大小为10
DIMENSION B(10,20)            ! 二维数组,大小为10x20
DIMENSION C(10,20,30)         ! 三维数组,大小为10x20x30

4.1.2 数组的界限和大小

数组的界限是数组可用的最小和最大下标值。在FORTRAN中,默认的数组下标从1开始。数组的大小是指数组可以存储多少个元素。数组的大小是每个维度的大小相乘的结果。

DIMENSION D(0:9)              ! 一维数组界限从0到9,大小为10
DIMENSION E(5,4,3)            ! 三维数组,每个维度的大小分别是5, 4, 3,总大小为60

4.2 数组操作技巧

4.2.1 数组的赋值与操作

数组的赋值可以通过直接给数组元素赋值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循环结构对数组进行操作。数组的赋值对于初始化数组数据和后续的数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DIMENSION F(10)

DO I = 1, 10
    F(I) = I*I                     ! 将数组F的每个元素赋值为它的下标平方
END DO

4.2.2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数组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或子程序。通过在函数或子程序定义中使用数组的名称和界限,可以实现对数组的操作。

SUBROUTINE ARRAY_PROC(A,N)
DIMENSION A(N)
    ! 对数组A进行操作的代码
END SUBROUTINE ARRAY_PROC

DIMENSION G(20)
CALL ARRAY_PROC(G,20)            ! 调用ARRAY_PROC子程序,传递数组G和大小

数组的传递方式是引用传递,这意味着实际传递的是数组的地址,因此在子程序中对数组的修改会影响到原始数组。

4.3 数组的高级应用

4.3.1 数组操作的性能优化

数组操作在FORTRAN77中可能成为程序性能的瓶颈。优化数组操作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数组复制和利用循环展开技术来实现。

REAL, DIMENSION(1000, 1000) :: arr1, arr2, arr3
DO i=1,1000
    arr3(i,:) = arr1(i,:) + arr2(i,:)
END DO

4.3.2 多维数组的内存布局

在FORTRAN中,多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布局是连续的。了解这一点对于性能调优和数组操作非常有帮助。默认情况下,多维数组是按列优先的顺序存储的。

DIMENSION M(3,2)
DO i=1,3
    DO j=1,2
        M(i,j) = i*10 + j
    END DO
END DO

以上示例代码中,数组M的存储在内存中是这样的顺序:

11 21 31 12 22 32

4.3.3 利用数组运算简化代码

FORTRAN77支持数组运算,这可以用于简化代码。数组运算的执行效率通常高于对数组元素的逐个操作。

REAL, DIMENSION(5) :: A, B, C
A = (/ 1, 2, 3, 4, 5 /)
B = (/ 5, 4, 3, 2, 1 /)
C = A + B                      ! C将变为(6, 6, 6, 6, 6)

在本章节中,我们详细介绍了FORTRAN77中数组的声明、操作以及优化技巧。通过合适的数组使用和代码优化,可以大幅提升程序的效率。数组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广泛,本章节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数组在FORTRAN77编程中的强大作用。

5. 子程序和函数的实现

5.1 子程序的设计

5.1.1 SUBROUTINE的声明与调用

在FORTRAN中,子程序(Subroutine)是实现代码复用的重要工具。它允许程序员将一段独立的代码封装起来,这样可以在程序中多次调用,而不必每次都重写相同的代码。在FORTRAN77中,SUBROUTINE关键字用于声明一个子程序,这与后来的版本中使用SUBROUTINE关键字定义子程序的概念相同。

      SUBROUTINE SUB_NAME(Argument_List)
      ! 声明局部变量
      RETURN
      END SUBROUTINE SUB_NAME

上面的代码展示了最基础的SUBROUTINE声明和调用的结构。 SUB_NAME 是子程序的名称,而 Argument_List 是传递给子程序的参数列表。当在程序的其他部分需要调用此子程序时,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CALL SUB_NAME(Argument_List)

调用时的参数列表应与声明时的参数列表匹配。参数可以是值传递(默认)或引用传递(通过关键字 BYVALUE BYREFERENCE ,具体取决于编译器支持)。

5.1.2 参数传递与返回值

参数传递在FORTRAN77中是通过引用传递的,这意味着传递给子程序的是变量的地址。这种机制允许子程序直接修改调用者的变量。为了更好地控制参数的行为,可以使用 INTEGER*4 , REAL*8 等数据类型的指定,以便控制数据存储的字节数。

      SUBROUTINE SUB_NAME(INTEGER*4 A, REAL*8 B)
      ! A和B是按引用传递的参数
      RETURN
      END SUBROUTINE SUB_NAME

在子程序内部,可以通过赋值来修改这些参数的值,从而影响调用程序中的变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FORTRAN77中,子程序不能直接返回值。相反,所有的返回值都必须通过参数列表传递。这与后来的FORTRAN版本中允许使用 FUNCTION 直接返回值形成鲜明对比。

5.2 函数的使用

5.2.1 FUNCTION的定义与调用

在FORTRAN中,函数(Function)是另一种子程序,用于执行特定的计算并返回单个值。与SUBROUTINE不同的是,FUNCTION可以返回一个值,并且在计算表达式中可以直接被使用。

      FUNCTION FUN_NAME(Argument_List)
      FUN_NAME = Expression
      RETURN
      END FUNCTION FUN_NAME

函数定义的末尾必须包含返回值 FUN_NAME = Expression ,其中 Expression 是计算得到的返回值。当需要在程序的其他部分使用这个函数时,可以直接调用它,就像使用任何其他内置函数一样。

      X = FUN_NAME(Argument_List)

在调用函数时,返回的值会被赋给 X 变量。此外,函数的参数传递规则与SUBROUTINE相同,即默认是引用传递。

5.2.2 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FORTRAN77中,函数分为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内部函数是在程序内部定义的函数,可以在任何地方被调用,只要在调用点之前定义了该函数。而外部函数,则是单独编译的程序模块,通常在一个库中,需要在程序中通过 EXTERNAL 关键字声明后才能使用。

      EXTERNAL FUN_NAME

使用 EXTERNAL 关键字声明外部函数是一个明确告诉编译器 FUN_NAME 是一个函数名,而不是一个变量或其他类型的标识符。这种声明是必要的,因为在FORTRAN77中,编译器不会像后来的版本那样自动识别外部函数。

函数和子程序的正确设计和使用,使得程序模块化和重用成为可能,是编写大型和复杂程序的重要基础。尽管FORTRAN77的功能与现代编程语言相比显得有限,但这些基本结构和概念一直影响着后续的编程范式。

6. 格式化输入输出操作

6.1 读写数据的基本概念

在编程实践中,数据的读写是进行任何复杂操作的基础,特别是在科学计算和工程领域,格式化输入输出是管理数据流程的关键。本章节将探索 FORTRAN 语言如何通过内置的输入输出语句来处理数据的读取和输出。

6.1.1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在开始读写操作之前,必须明确文件的概念及其在 FORTRAN 中的使用方式。一个文件可以是数据文件、程序文件或者是设备,如终端或打印机。

在 FORTRAN 中,使用 OPEN 语句打开文件,并指定文件标识符、文件名和访问模式。同样地,使用 CLOSE 语句关闭已打开的文件。 OPEN CLOSE 语句的结构如下:

OPEN(unit=文件标识符, file='文件名', access='访问模式')
CLOSE(unit=文件标识符)

参数说明: - unit :指定文件标识符,用于在程序中引用该文件。 - file :要打开或关闭的文件名。 - access :访问模式,如 'sequential'(顺序访问)或 'direct'(直接访问)。

逻辑上,打开文件之前应检查文件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允许进行预期的操作(读、写或修改)。关闭文件的操作可以确保写入的数据被正确地刷新到存储介质,并释放文件资源。

6.1.2 格式化语句的编写

格式化输入输出是使用格式化语句来定义数据的读取和输出格式。这些语句告诉编译器如何解释或组织数据,使得读写过程更加结构化。

PRINT *, 'Hello, World!'
READ *, A, B, C

在上面的 PRINT READ 语句中,星号 * 表示默认格式,但也可以使用格式化描述符来精确控制数据的格式。例如:

PRINT '(A, I5, F10.2)', 'Value of X is', X, 'Value of Y is', Y

在这里, (A, I5, F10.2) 是格式化描述符。 A 表示字符串, I5 表示整数,占据5个字符宽度, F10.2 表示实数,占据10个字符宽度,其中小数点后有2位数字。

为了更深入理解格式化输入输出,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详细说明:

PROGRAM format_io_example
    IMPLICIT NONE
    INTEGER :: i
    REAL :: x
    CHARACTER(len=10) :: string

    OPEN(unit=10, file='output.txt', status='replace', action='write')
    DO i = 1, 10
        x = i * 1.5
        WRITE(10, '(A, I5, F10.2)') 'Number', i, x
    END DO
    CLOSE(10)

    OPEN(unit=20, file='output.txt', status='old', action='read')
    DO i = 1, 10
        READ(20, '(A, I5, F10.2)') string, i, x
        PRINT *, TRIM(string), i, x
    END DO
    CLOSE(20)
END PROGRAM format_io_example

该程序首先在循环中写入10个格式化的字符串到一个文本文件。然后,程序再次打开同一个文件,以读模式读取数据,并打印到屏幕上。

6.2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6.2.1 顺序读写与随机读写

在文件操作中,有两种基本的读写方式:顺序读写和随机读写。

顺序读写 是指按照文件中的数据顺序进行读写。这种方式常用于日志文件和报告的生成,它允许按照数据出现的顺序来处理它们。

DO i = 1, 100
    READ(10, '(A, I5, F10.2)') string, i, x
    WRITE(11, '(A, I5, F10.2)') string, i, x
END DO

上述代码段展示了如何顺序地从一个文件中读取数据,并将它们写入到另一个文件中。

随机读写 则允许你从文件的任何位置读取或写入数据。随机访问通常用于读取或更新存储在文件中的数据记录。

READ(unit=10, rec=5) string, i, x
WRITE(unit=10, rec=5) string, i, x

在这里, rec=5 指定了文件的第5个记录。使用随机读写时,必须先打开文件并指定访问模式为随机模式。

6.2.2 记录的处理与格式控制

记录是文件中的一个数据集合,通常对应于一个数据结构或一个数据块。对于文本文件,一个记录通常对应于一行文本。在 FORTRAN 中,每个记录都由一个记录号标识。

格式控制使我们能够精确地控制数据的读写方式。使用格式化描述符可以为数据项指定宽度、小数位数和位置。这在处理输出格式时尤其有用。

PRINT 100, A, B, C
100 FORMAT('Value A =', I3, ', Value B =', E10.3, ', Value C =', F8.1)

在这个 FORMAT 语句中, I3 表示整数 A 应占据3个字符的宽度; E10.3 表示实数 B 将被输出为科学计数法,占据10个字符宽度,其中3位小数; F8.1 表示实数 C 将占据8个字符宽度,并保留1位小数。

要成功管理记录和格式控制,开发者必须了解 FORTRAN 的内部存储表示和数据的内存布局。这有助于更有效地处理数据并减少因格式错误导致的运行时错误。

7. DO循环结构的使用

7.1 DO循环的基础

7.1.1 DO语句的结构与规则

在FORTRAN77中, DO 循环是进行重复计算的常用结构。一个基本的 DO 语句由三个部分组成:初始化、循环条件和迭代步骤。这里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DO 语句的格式:

      DO 100 I = 1, 10
         ...
  100 CONTINUE

在这个例子中,循环变量 I 从1开始,每次迭代增加1,直到 I 达到10。 CONTINUE 语句是必须的,因为它标识了 DO 循环的结束。 100 是一个可选的标签,用来引用循环的开始。

7.1.2 循环的嵌套与控制

DO 循环可以嵌套使用,以执行更复杂的迭代过程。例如,下面的代码展示了两个嵌套的循环:

      DO 200 I = 1, 5
         ...
         DO 100 J = 1, 10
            ...
  100    CONTINUE
  200 CONTINUE

在上面的代码中,外层循环控制变量 I ,而内层循环控制变量 J DO 循环的控制流可以通过 EXIT CYCLE 语句进行精确控制。 EXIT 可以立即退出循环,而 CYCLE 则会跳过当前迭代的剩余部分,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

7.2 循环控制的高级用法

7.2.1 带条件的DO循环

DO 循环还可以带有条件终止,如下所示:

      DO 300 I = 1, 10, 2
         IF (A(I) .GT. 10.0) THEN
            EXIT
         END IF
         ...
  300 CONTINUE

在这个例子中, DO 循环的迭代步骤是2,循环在 I 等于10时停止。如果数组 A(I) 的值大于10.0,则使用 EXIT 语句提前终止循环。

7.2.2 循环内的变量作用域

DO 循环内定义的变量默认在循环结束后不可用。如果需要在循环外部访问这些变量,应该在循环之前定义它们。然而,嵌套循环中的变量在外部循环中仍然可见,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的副作用,例如下面的代码:

      DO 400 I = 1, 5
         A(I) = I * 2
         DO 410 J = 1, 5
            IF (J .EQ. I) THEN
               A(I) = A(I) + J
            END IF
  410    CONTINUE
  400 CONTINUE

在这个例子中,内层循环使用了与外层循环相同的变量 I ,这可能导致外层循环的变量 A(I) 被意外地修改。

在编写 DO 循环时,必须仔细考虑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以避免潜在的错误和不可预测的行为。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FORTRAN77是科学计算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因其在数值计算和科学计算方面的强大支持而著名。该压缩包提供了一系列FORTRAN77编程实例,涵盖了从基本算术运算到复杂物理模型模拟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例子,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FORTRAN77的语法、特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科学计算中应用这一语言,从而为掌握更高级的科学计算语言打下基础。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FORTRAN 77FORTRAN 66 标准推出之后,各家编译器厂商不断推出更具扩充性的标准FORTRAN("Standard Fortran"),这使得ANSI于1969年开始着手于1966标准版本的修正工作。最后定稿于1977年,1978年四月正式推出FORTRAN。新的标准规格也就是著名的 FORTRAN 77,这个版本是基于FORTRAN 66之上新增许多功能,弥补过去的缺点: CHARACTER数据类型,极大地扩展了的字符输入和输出以及对基于字符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工具 IMPLICIT语句 IF语句块,以及可选的ELSE和ELSE IF从句,提供改进了的对结构化编程的语言支持。 OPEN,CLOSE和INQUIRE语句以改进I/O能力 直接访问文件I/O PARAMETER语句以指定常数 SAVE语句以保存本地变量 内部函数的通用名称 1978年推出了一个重要的版本 FORTRAN 77 是为MIL-STD-1753 Release版。这个规格由美国国防部制定,这个标准化的FORTRAN 77 编译器并未引入ANSI FORTRAN 77 标准。一些新功能最终合并到Fortran 90 标准版。 DO WHILE和END DO语句 INCLUDE语句 IMPLICIT NONE变量,用于IMPLICIT语句 位处理内部函数,基于类似的包含在工业实时Fortran(ANSI/ISA S61.1 (1976))中的函数 1991年推出IEEE 1003.9 POSIX 标准版,为Fortran-77 的编程人员提供了 POSIX system 上的调用。有超过一百种功能调用被定义在文件上。允许访问POSIX-兼容的进程控制(process control)、信号取得(signal handling)、文件系统控制(file system control)、设备控制(device control)、程序指定(procedure pointing),以及数据流的输入输出(stream I/O)。 由于成功的修正了 FORTRAN 77 发展流程,使得原本过于缓慢重复的编程设计可以顺利的应付计算机领域迅速的变化。同时,作为将近15年的“标准FORTRAN”,FORTRAN 77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套电脑语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