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中欧拉公式与计算机,欧拉公式

在任何一个规则球面地图上,用 R记区域个 数 ,V记顶点个数 ,E记边界个数 ,则 R+ V- E= 2,这就是欧拉定理 ,它于 1640年由 Descartes首先给出证明 ,后来 Euler(欧拉 )于 1752年又独立地给出证明 ,我们称其为欧拉定理 ,在国外也有人称其 为 Descartes定理。[1]

R+ V- E= 2就是欧拉公式。

中文名

欧拉公式

外文名

Euler's formula

别    名

欧拉方程提出者

提出时间

1752年

适用领域

复数,三角形,拓扑学,统计学、图论

应用学科

欧拉公式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欧拉公式复变函数

编辑

语音

889002b29b2dee1e3d7f8debe19dbdc3.png

欧拉公式(1张)把复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公式,7b92ef9528ab347305b0a4d211d0daaf.svg,e是自然对数的底,i是虚数单位。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不仅出现在数学分析里,而且在复变函数论里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2]

欧拉公式复变函数中欧拉公式的证明

编辑

语音

a7b61ce8533ab5524fcb1a84ce789244.svg

0941c8fb2f87e97a296de61da7e67cdc.png

a2997f35e976fdb69f0c54d09117e66d.png

欧拉公式推导

eb728294f19424415ec62347d30ac6e4.svg

df07dfab5d49d1d8d608ffa84c5f48e5.svg

这三个公式分别为其省略余项的麦克劳林公式,其中麦克劳林公式为泰勒公式的一种特殊形式

210bc81c4e6b791e54b1824f983238e7.svg的展开式中把x换成±ix.

5eb6cc48ed4b01d775745e0565b5f7cf.svg

d1c638c305c47425645f2d5c740d4489.svg

所以75e3fab8e8799405cf028ea51fe2eb4e.svg

由此:

0ecc626a3a475ea2585ba9cf5a7b6047.svg89e2588c90fde8cf73b4efcf48faa92d.svg,然后采用两式相加减的方法得到:e0c4a1cc3277931ad76bf9a63eb7c602.svg3da11f8f9ed15b5788a08e8388700934.svg.这两个也叫做欧拉公式。将7b92ef9528ab347305b0a4d211d0daaf.svg中的x取作π就得到:

3576f8fd9d74abcc08416c12d55d1051.svg

这个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它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一个公式,它将数学里最重要的几个数字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两个单位:虚数单位i和自然数的单位1;以及被称为人类伟大发现之一的0。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2]

欧拉公式拓扑学

编辑

语音

拓扑学又称“连续几何学”。

几何学的一门分科。研究几何图形经过连续形变后仍能保持的性质。包括点集拓扑、代数拓扑、微分拓扑等分支。[3]

在代数拓扑中,拓扑不变量(事实上,是同伦不变量),对于一大类拓扑空间有定义。它通常记作5b7578e0351d82611c29f9e0667de7a6.svg

二维拓扑多面体的欧拉示性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f674694716960f7f0540ca971ba5b5e0.svg

其中V、E和F分别是点、边和面的个数。 特别的有,对于所有和一个球面同胚的多面体,我们有

c6cfe7279622ded2a5d76fdf9598d419.svg

欧拉公式拓扑学中欧拉公式的证明

编辑

语音

欧拉公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1)当 R= 2时 ,由说明 1,这两个区域可想象为 以赤道为边界的两个半球面 ,赤道上有两个“顶点” 将赤道分成两条“边界”,即 R= 2,V= 2,E= 2;于是 R+ V- E= 2,欧拉定理成立.。

( 2)设 R= m(m≥ 2)时欧拉定理成立 ,下面证明 R= m+ 1时欧拉定理也成立 。

由说明 2,我们在 R= m+ 1的地图上任选一个 区域 X ,则 X 必有与它如此相邻的区域 Y ,使得在 去掉 X 和 Y 之间的唯一一条边界后 ,地图上只有 m 个区域了;在去掉 X 和 Y 之间的边界后 ,若原该边界两端 的顶点现在都还是 3条或 3条以上边界的顶点 ,则 该顶点保留 ,同时其他的边界数不变;若原该边界一 端或两端的顶点现在成为 2条边界的顶点 ,则去掉 该顶点 ,该顶点两边的两条边界便成为一条边界 。于 是 ,在去掉 X 和 Y之间的唯一一条边界时只有三种 情况:

①减少一个区域和一条边界;

②减少一个区 域、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界;

③减少一个区域、两个顶 点和三条边界;

即在去掉 X 和 Y 之间的边界时 ,不 论何种情况都必定有“减少的区域数 + 减少的顶点数 = 减少的边界数”我们将上述过程反过来 (即将 X 和 Y之间去掉的边 界又照原样画上 ) ,就又成为 R= m+ 1的地图了 ,在 这一过程中必然是“增加的区域数 + 增加的顶点数 = 增加的边界数”。

因此 ,若 R= m (m≥2)时欧拉定理成立 ,则 R= m+ 1时欧拉定理也成立.。

由 ( 1)和 ( 2)可知 ,对于任何正整数 R≥2,欧拉 定理成立。[1]

.

欧拉公式柯西的证明

b046c64a608f9fb397feb527bbe5da11.png

柯西的证明第一个欧拉公式的严格证明,由20岁的柯西给出,大致如下:

从多面体去掉一面,通过把去掉的面的边互相拉远,把所有剩下的面变成点和曲线的平面网络。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设变形的边继续保持为直线段。正常的面不再是正常的多边形即使开始的时候它们是正常的。但是,点,边和面的个数保持不变,和给定多面体的一样(移去的面对应网络的外部。)

重复一系列可以简化网络却不改变其欧拉数(也是欧拉示性数)62abac4cfd89640ff52a965176880cc6.svg的额外变换。若有一个多边形面有3条边以上,我们划一个对角线。这增加一条边和一个面。继续增加边直到所有面都是三角形。

除掉只有一条边和外部相邻的三角形。这把边和面的个数各减一而保持顶点数不变。

(逐个)除去所有和网络外部共享两条边的三角形。这会减少一个顶点、两条边和一个面。

重复使用第2步和第3步直到只剩一个三角形。对于一个三角形ac1159af46c4534fc191b19efbfbdfd2.svg(把外部数在内)17ccc609f3c246db1eae08645c6d325e.svgc997270c066ea3d1aa6a23c1206cbda0.svg。所以60f6ffff9daa73e5be4b84ea8da8ee69.svg

欧拉公式推理证明

设想这个多面体是先有一个面,然后将其他各面一个接一个地添装上去的.因为一共有F个面,因此要添(F-1)个面.

考察第Ⅰ个面,设它是n边形,有n个顶点,n条边,这时E=V,即棱数等于顶点数.

添上第Ⅱ个面后,因为一条棱与原来的棱重合,而且有两个顶点和第Ⅰ个面的两个顶点重合,所以增加的棱数比增加的顶点数多1,因此,这时E=V+1.

以后每增添一个面,总是增加的棱数比增加的顶点数多1,例如

增添两个面后,有关系E=V+2;

增添三个面后,有关系E=V+3;

……

增添(F-2)个面后,有关系E=V+ (F-2).

最后增添一个面后,就成为多面体,这时棱数和顶点数都没有增加.因此,关系式仍为E=V+ (F-2).即

F+V=E+2.

这个公式叫做欧拉公式.它表明2这个数是简单多面体表面在连续变形下不变的数。[4]

欧拉公式分式

编辑

语音

15dc447513a54cb18285801e479111cf.svg

当r=0或1时式子的值为0,当r=2时值为1,当r=3时值为a+b+c。[5]

欧拉公式平面几何

编辑

语音

6449ebd49143aa30412cccd211b892a9.png

欧拉公式(3张)设△ABC的外心为O,内心为I,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又记外心、内心的距离OI为d,则有

d8e715b14dbb4b461c0f772d6e4178a3.svg

(1)式称为欧拉公式。[6]

为了证明(1)式,我们现将它改成

9a8be4bff8396b2c28c80cc3fd0301cf.svg

(2)式左边是点I对于⊙O的幂:过圆内任一点P的弦被P分成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乘积是一个定值,称为P关于⊙O的幂。事实上,如果将OI延长交圆于E、F,那么

2bc8a034c45c6fab59eac46cb932676d.svg

因此,设AI交⊙O于M,则

438c533e750c632b16d31b6444d36708.svg

因此,只需证明

9d55ecb2ef55f46f126451b567c71e79.svg

或写成比例式

d85dd0a7c3eafa6ca5cab5572fd763d0.svg

为了证明(5)式,应当寻找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一个以长IA、r为边;另一个以长2R、MI为边。前一个不难找,△IDA就是,D是内切圆与AC的切点。后一个也必须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一边是直径ML,另一个顶点也应当在圆上。△MBL就满足要求。

容易证明

fbf449223ebb5fed0a73fdcb2c77f3da.svg

29731fa8d3a915460f0df0462b4ba027.svg

因此(5)式成立,从而(1)式成立。

因为600b25f33e09f70d973492535fb2bba2.svg,所以由欧拉公式得出一个副产品,即

200efdd7db35b8b0411d6a9c0285a6bb.svg

欧拉公式统计学

编辑

语音

特征函数用欧拉公式:随机变量X的特征函数定义为290e006cab9e0d23f05a648e6db2aa34.svg

欧拉公式物理学

编辑

语音

众所周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摩擦力,欧拉测算出了摩擦力与绳索缠绕在桩上圈数之间的关系。现将欧拉这个颇有价值的公式列在这里:

78bccace1dfc30524115f6e02a0e2d28.svg

其中,f表示我们施加的力,F表示与其对抗的力,e为自然对数的底,k表示绳与桩之间的摩擦系数,a表示缠绕转角,即绳索缠绕形成的弧长与弧半径之比。

欧拉公式图论

编辑

语音

设G为n阶m条边r个面的连通平面图,则n-m+r= 2,此公式称为欧拉公式。可以通过归纳法证明,且证明方法和拓扑学中的类似,此处略去。尽管和拓扑中的欧拉公式十分相似,但图论在现代一般划分在离散数学的研究范畴内,因此在这里单独列出。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欧拉定理及多面体欧拉公式

.中国知网.2009[引用日期2016-11-19]

2.

浅析最美数学公式——欧拉公式之推导归纳

.中国知网.2015-09[引用日期2016-11-19]

3.

中国百科大词典

.中国知网.1990-09[引用日期2016-11-19]

4.

曹才翰;沈复兴,孙瑞清,余炯沛等.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1-05

5.

分式中的欧拉公式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6-11-19]

6.

单壿.单壿老师教你学数学 : 平面几何中的小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