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指南与模板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文详述了《房产抵押借款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贷款条款、抵押物详细信息、抵押权设立程序、违约责任、抵押物处置方法、保险要求以及争议解决机制等关键知识点。文档提供了合同签订前的必要指导,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对合同进行适当修改的重要性。

1. 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概述

1.1 合同基础概念

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是一种常见的金融服务合同类型,主要用于借款人利用房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或个人获取贷款。在这种合同中,借款人需将房产的合法所有权或相关权益转给贷款人,以作为借款还款的保障。

1.2 合同的主要构成

房产抵押借款合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元素: - 合同主体 :明确列出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基本信息。 - 贷款条款 :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及方式。 - 抵押物信息 :抵押房产的详细描述和评估报告。 - 双方权利义务 :明确借款和贷款双方在合同执行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 违约责任 :违约行为的界定及相应责任的承担。 - 争议解决方式 :合同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机制。 - 合同终止条件 :规定合同提前终止或正常结束的条件。

1.3 合同的重要性及影响

房产抵押借款合同在金融交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障了贷款人的权益,降低了贷款风险,同时也为借款人提供了融资的可能性。合同的有效执行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合同中的条款,尤其是关于抵押物的处置和违约责任的规定,对各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详细了解和遵守合同条款至关重要。

2. 合同主体与权利义务解析

2.1 合同主体的资格与要求

合同主体的资格和要求是整个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能够有效成立的基础。了解借款人的资格审查和贷款人的资格与资质对于整个合同执行过程来说至关重要。

2.1.1 借款人资格审查

在房产抵押借款中,借款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来证明其具备偿债能力,并能够合法持有抵押房产。以下是借款人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 合法性 :借款人必须是法律允许进行房产抵押贷款的自然人或法人实体。
  • 年龄与国籍 :借款人需满法定年龄(如18周岁或21周岁),并持有有效国籍证明文件。
  • 信用历史 :借款人应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没有不良的贷款或支付历史。
  • 收入证明 :借款人需要提供稳定的收入证明,以展示其偿还贷款的能力。
  • 资产负债比例 :借款人应具备合理的资产负债比例,其债务负担不超过可接受的范围。
| 要求类别 | 具体要求 |
| --- | --- |
| 合法性 | 必须是法律允许的自然人或法人实体 |
| 年龄与国籍 | 满足法定年龄和具有有效国籍证明文件 |
| 信用历史 | 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
| 收入证明 | 提供稳定的收入证明 |
| 资产负债比例 | 负债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

2.1.2 贷款人的资格与资质

贷款人的资格与资质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合法地提供贷款服务。具体要求如下:

  • 营业执照 :贷款机构必须拥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金融许可证。
  • 资本充足率 :贷款机构应维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以确保其财务稳定。
  • 风险控制 :贷款机构需要有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确保贷款的稳健运作。
  • 合规操作 :贷款机构的业务操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有违法操作。
  • 专业能力 :贷款机构需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来评估和管理贷款风险。

2.2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2.1 借款人的权利与义务

借款人在合同中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的界定是双方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借款人的权利 可能包括: - 使用权 :借款人有权使用抵押房产进行合法活动。 - 知情权 :借款人有权知晓贷款的各项条款、利率、还款计划等信息。 - 改约权 :在某些条件下,借款人可能有权更改合同条款,如延长还款期限等。

借款人的义务 则可能包括: - 按期偿还 :借款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 保持抵押物价值 :借款人有义务维持抵押物的价值,避免因行为导致抵押物贬值。 - 合规使用 :借款人需按照合同约定合规使用贷款资金。

2.2.2 贷款人的权利与义务

贷款人的权利与义务是确保其贷款安全和获取利益的保障。贷款人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

  • 收取利息 :贷款人有权按照约定的利率收取利息。
  • 抵押物处置 :在借款人违约时,贷款人有权处置抵押物以回收贷款。

而贷款人的义务则包括: - 放贷义务 :在完成所有审查和文件准备后,贷款人有义务按时发放贷款。 - 信息保密 :贷款人有义务对借款人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 - 合同告知 :贷款人应向借款人清晰、完整地解释合同条款和潜在的风险。

2.2.3 第三方担保人的权利与义务(如有)

如果合同中涉及第三方担保人,他们通常也会承担一定的权利与义务。担保人的基本权利包括:

  • 追索权 :在借款人违约时,担保人可以向借款人进行追索。
  • 知情权 :担保人有权了解贷款和抵押的情况。

而担保人的基本义务则是:

  • 代偿义务 :在借款人未能履行偿还义务时,担保人需代为偿还贷款。
  • 协助义务 :担保人需协助贷款人处理违约情况,如提供相关信息等。

通过上述对于合同主体资格要求和双方权利义务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合法、有效的房产抵押借款合同的构建需要多方严格审查和平衡各方面的权益。这不仅为借款人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也保障了贷款人的资金安全,确保了整个贷款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3. 贷款条款详解

3.1 贷款金额与利率规定

3.1.1 贷款金额的确定与限制

在房产抵押贷款中,借款金额的确定是一个关键步骤,通常由借款人的需求、房产的价值以及银行或贷款机构的政策共同决定。确定贷款金额的过程要综合考量房产的市场价值、借款人的信用评分、贷款用途以及还款能力等因素。银行会进行房产评估,以确定可以提供的最高贷款额。此外,还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贷款金额的限制,例如中国银监会规定住房贷款的比例上限。

例如,假设某银行评估某房产市场价值为500万,按照70%的贷款比例上限计算,则银行可以提供最高350万的贷款。

3.1.2 利率的计算与适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人为获得贷款所要支付的费用比率,通常按照年化利率来计算。贷款利率的确定因素包括市场利率水平、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贷款期限以及是否有固定或浮动利率等。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通常参考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并根据贷款人的资质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采取固定利率或者随市场利率变动的浮动利率。

假设某银行给某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为4.9%,贷款金额为350万,期限为20年(240个月),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金额计算方法如下:

每月还款额 = 贷款本金 × 月利率 × (1+月利率)^n / [(1+月利率)^n-1]

其中,月利率 = 年利率 / 12 = 4.9% / 12 = 0.4083%。

利用此公式计算,每月还款额约为21,382.67元。

3.2 还款期限与方式

3.2.1 还款期限的约定与延长

还款期限是指借款人从获得贷款之日起,到必须全部还清贷款本息的最后日期。还款期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借款人每月的还款额度和总利息支出。在房产抵押贷款中,还款期限可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一般以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两种方式来偿还。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借款人可能需要向贷款机构申请延长还款期限。

例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住房抵押贷款的最长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如果借款人因重大疾病、失业等原因,暂时无力偿还贷款,可能通过与贷款机构协商获得贷款期限延长的批准。

3.2.2 还款方式的选择与变更

还款方式是影响借款人还款负担和财务规划的重要因素。常见的还款方式主要有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两种。

  • 等额本息还款:每月还款额固定,包含部分本金和利息。在还款初期,利息占比较大,本金占比较小;随着还款时间的推移,本金比例逐渐增加,利息比例逐渐减少。
  • 等额本金还款:每月偿还等额本金,利息逐月递减。这种方式在还款初期月还款额较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月还款额逐月递减,总体来看,支付的利息总额少于等额本息还款。
例如,A和B两人分别以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方式偿还相同金额、相同期限的贷款,利率相同。在初期,A的每月还款额固定,而B的还款额随着本金的逐月偿还而减少。随着还款期数的增加,B的还款额减少明显。

| 时间 | 等额本息还款额 | 等额本金还款额 | 剩余本金 | |------------|----------------|----------------|------------| | 初始还款月 | 21,382.67元 | 29,166.67元 | 350万 | | 1年(12月)| 21,382.67元 | 28,716.67元 | 342万 | | 5年(60月)| 21,382.67元 | 24,166.67元 | 292万 |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下,每月还款金额随着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逐渐降低。最终,借款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财务规划,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此外,部分银行允许在还款过程中变更还款方式,但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通过以上分析,贷款条款的制定和选择直接影响到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权益分配,因此双方应充分理解和协商好相关条款,以保证合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4. 抵押物的界定与重要性

在房产抵押借款中,抵押物的界定与重要性是合同双方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抵押物作为一种确保贷款偿还的手段,其价值评估、权属清晰度以及相关的法律保护都是确保借贷双方权益的关键因素。

4.1 抵押物的详细描述

4.1.1 房产的位置、面积和价值评估

抵押房产的位置、面积及价值评估是确定抵押物核心价值的关键要素。在实际操作中,位置通常与房产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因为房产的市场定位和周边环境会影响其价值。面积作为房产的基础属性,直接关联到房产的价值和可用性。

价值评估是确定贷款限额和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评估机构会采用市场比较法、成本法或者收益法来评估房产价值。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同区域内类似房产的交易价格来估算抵押物的价值;成本法则是根据重建或重置成本减去折旧来计算;收益法则依据房产可产生的净收益进行价值评估。

评估过程应该公开透明,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评估报告中应明确列出评估的方法、依据的数据以及计算过程。借款人和贷款人都应明确了解评估结果以及其影响,例如影响贷款的最高额度。

4.1.2 抵押物权属证明与限制

房产作为抵押物,必须拥有清晰的权属证明。这通常由房产证来证明。房产证上会详细记载房产的所有者、位置、面积等信息。此外,房产的权利状态,比如是否存在产权纠纷、是否已被作为其他债务的抵押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抵押物的可用性。

限制性因素包括抵押权设定前的其他负担、房屋是否符合土地规划要求、房屋是否为共有财产等。在借款合同签订前,贷款人必须确保抵押物权属清晰无争议,并且应充分披露所有限制性因素。

4.2 抵押物的重要性

4.2.1 抵押物在贷款中的作用

抵押物在贷款中主要起到两大作用:一是为贷款提供保障,二是对借款人还款行为的约束。在贷款方提供贷款时,抵押物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贷款方的风险,因为它为贷款方提供了一种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手段。对于借款人来说,抵押物的存在也意味着借款后必须按期偿还,否则将面临失去抵押物的风险。

4.2.2 抵押物价值评估与贷款限额

抵押物的价值评估直接影响贷款限额的确定。贷款限额通常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这一比例的设置是为了考虑到抵押物价值的波动性和实际变现能力。例如,银行一般按照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作为贷款限额,以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

评估价值和实际变现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要求贷款人审慎评估抵押物的实际变现能力。贷款人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行情、地理位置、房产类型、房屋年龄和结构等。此外,还应考虑到抵押物处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费用,如拍卖费用、中介费用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变现金额。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抵押物的详细描述与重要性分析是合同双方在签订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时必须予以重视的。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抵押权的设立与登记流程,这对于抵押物的安全和法律效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5. 抵押权的设立与登记流程

在房产抵押借款合同中,抵押权的设立与登记流程对于保障贷款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借款人在获得资金的同时,需要确保抵押权的合法性,以便在违约发生时,贷款人可以依法对抵押物行使权利。本章将深入探讨抵押权设立的原则与要求,以及抵押权登记的程序与效力。

5.1 抵押权设立的原则与要求

5.1.1 抵押权设立的法律依据

抵押权的设立需遵循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大多数法域中,涉及房产抵押的法律依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民法典》中关于担保物权的相关条款、《物权法》以及针对不动产抵押的专门法律或条例。例如,在中国,房产抵押权的设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可以通过签订抵押合同的形式设立抵押权。

5.1.2 抵押权设立所需文件与条件

为了有效设立抵押权,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需准备必要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 房产的所有权证明文件(如房产证)。
  • 抵押合同,须明确抵押物的详细描述、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
  • 登记机关要求的其他文件,如公证文件等。

此外,抵押权设立还须满足特定条件,如抵押物必须是抵押人有权处分的不动产,且不能设定多重抵押,导致抵押权人的权益受损。

5.2 抵押权登记的程序与效力

5.2.1 抵押权登记的步骤与手续

抵押权登记的步骤和手续因地区和法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含以下基本流程:

  1. 申请登记 :由抵押权人向不动产登记机关提出抵押权登记申请,并提交相关文件。
  2. 受理审查 :登记机关审核提交的文件是否齐全、合法,并对抵押物的权利状况进行调查。
  3. 公示期 :文件审核无误后,登记机关将抵押权登记事项向社会公示,以便异议人提出异议。
  4. 完成登记 :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情况下,登记机关将抵押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上,并发放登记证明。

5.2.2 登记效力与对抗第三人

抵押权一旦登记完成,即具有法律上的对抗效力。这意味着抵押权对所有第三方产生效力,即使第三方在登记之后才得知抵押权的存在,抵押权人依然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抵押物行使追索权。此外,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第三人,这强调了登记的重要性。

5.3 抵押权设立与登记流程的代码实现示例

虽然抵押权的设立和登记主要由法律程序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通常会采用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相关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抵押权登记的基本逻辑:

class MortgageRegistrySystem:
    def __init__(self):
        self.registry = {}  # 存储抵押权登记信息的字典

    def apply_registry(self, application):
        """处理抵押权登记申请"""
        applicant_id = application['applicant_id']
        property_id = application['property_id']
        # 假设系统内部已经进行了文件审核与合法性检查
        if self.validate_application(application):
            # 公示期处理逻辑(简化表示)
           公示期处理 = self.explosure_period()
            if 公示期处理:
                # 登记成功,更新登记簿
                self.registry[property_id] = {
                    'applicant_id': applicant_id,
                    'status': 'registered'
                }
                return "抵押权登记成功"
            else:
                return "公示期内存在异议,抵押权登记失败"
        else:
            return "申请信息不完整或不合法,抵押权登记失败"

    def validate_application(self, application):
        """验证申请信息的合法性"""
        # 这里应该包含对申请信息的验证逻辑
        # 例如,检查申请人身份,抵押物权属证明等
        return True
    def explosure_period(self):
        """公示期处理(简化表示)"""
        # 这里应该包含公示期处理逻辑
        # 简化表示为返回True,实际应用中应有具体的逻辑处理
        return True

# 使用示例
registry_system = MortgageRegistrySystem()
application = {
    'applicant_id': '123456',
    'property_id': 'ABC123',
    # 其他必要的申请信息...
}
print(registry_system.apply_registry(application))

在上述代码中, MortgageRegistrySystem 类模拟了一个简化的抵押权登记系统。 apply_registry 方法处理抵押权登记申请,其中包含了对申请信息的验证和公示期处理的模拟。在实际应用中,这部分会与具体的业务逻辑、外部系统接口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紧密结合。

5.4 抵押权登记的重要性

抵押权登记不仅是对抵押权人权益的保障,也是对整个金融秩序的维护。登记使得抵押权的设立具有公示性,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提升了抵押物的流动性。通过登记,抵押权的优先顺序得到明确,有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抵押权冲突问题。

5.5 抵押权设立与登记流程的表格与流程图展示

为了更好地说明抵押权设立与登记流程的各个阶段,以下是相关表格和流程图的展示:

抵押权设立与登记流程表

| 阶段 | 操作 | 责任方 | 说明 | | --- | --- | --- | --- | | 准备阶段 | 准备文件 | 抵押人与抵押权人 | 准备身份证明、房产证等必要文件 | | 申请阶段 | 提交登记申请 | 抵押权人 | 向登记机关提交抵押权登记申请 | | 审核阶段 | 审核文件 | 登记机关 | 审核文件合法性与抵押物权属 | | 公示阶段 | 公示信息 | 登记机关 | 公示抵押权登记信息,等待异议 | | 登记阶段 | 完成登记 | 登记机关 | 登记成功后,发放登记证明 |

抵押权设立与登记流程图

graph LR
A[准备阶段] --> B[申请阶段]
B --> C[审核阶段]
C -->|审核通过| D[公示阶段]
C -->|审核不通过| B
D -->|公示期无异议| E[登记阶段]
D -->|公示期有异议| C
E --> F[登记成功,发放登记证明]

以上内容详细阐释了房产抵押借款合同中抵押权设立与登记流程的各个方面,不仅提供了理论上的分析,还展示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这一过程。这有助于读者对抵押权设立与登记流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6. 违约责任与抵押物处置

6.1 违约责任的类型与规定

6.1.1 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

违约责任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损害赔偿 :违约方需对守约方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赔偿。
  • 支付违约金 :双方约定,违约方需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 继续履行 :违约方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 解除合同 :在严重违约的情况下,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6.1.2 违约责任的计算与限制

违约责任的计算应基于合同双方的实际损失。具体计算方法通常包括:

  • 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 预期利益损失:守约方因违约未能获得的利益。
  • 依法计算的违约金: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或数额计算。

然而,违约责任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

  • 合理预见规则 :违约责任应限于违约时能合理预见的损失。
  • 减轻损失义务 :守约方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损失,否则对未能减轻的损失部分可能无法获得赔偿。

6.2 抵押物的处置方法与规则

6.2.1 抵押物的违约处置流程

当借款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构成违约时,抵押物处置流程如下:

  1. 违约通知 :贷款人向借款人发出违约通知,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
  2. 违约认定 :借款人未在期限内履行义务,贷款人根据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规定认定违约成立。
  3. 处置抵押物 :贷款人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置抵押物:
  4. 拍卖 :通过法定程序公开拍卖抵押物。
  5. 变卖 :在拍卖未成功或不宜拍卖时,可以变卖抵押物。
  6. 协议转让 :与第三方达成协议,转让抵押物的所有权。
  7. 利益分配 :处置抵押物后所得款项,首先用于支付相关处置费用,其次用于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最后如有剩余,返还给抵押人。

6.2.2 抵押物处置后的利益分配

抵押物处置后,所得款项按照以下优先顺序分配:

  1. 处理费用 :处置抵押物所产生的所有费用。
  2. 债权总额 :贷款本金、利息及违约金等。
  3. 剩余利益 :在偿还了债权总额后,若有剩余款项,则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顺序分配给相关方。

6.3 抵押房产的保险要求

6.3.1 抵押房产保险的必要性

为确保抵押物价值,避免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抵押物价值大幅降低,从而影响贷款的安全性,通常要求抵押房产购买保险。保险对于抵押房产的意义包括:

  • 风险转移 :将因不可预见的风险导致的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
  • 保障贷款安全 :确保在抵押房产价值受损时,贷款人能够通过保险理赔得到补偿。
  • 保护借款人权益 :在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通过保险金先行偿还贷款,减少借款人的债务负担。

6.3.2 抵押房产保险的种类与选择

抵押房产保险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 房屋火灾保险 :保障因火灾导致的房屋损失。
  • 财产损失保险 :保障房屋内的财产损失,如家具、家电等。
  • 责任保险 :保障因房屋造成第三方财产或人身损害时的赔偿责任。
  • 自然灾害保险 :保障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房屋损失。

选择保险时,应结合抵押物的具体情况和所在地的常见风险进行权衡。此外,贷款人通常会要求购买足够的保险金额,以确保足以覆盖贷款本金和利息。

代码块示例

# 假设的抵押物处置流程
def handle_default抵押物(贷款人, 借款人, 抵押物, 债权总额, 处理费用):
    处置收入 = sell_collateral(抵押物)  # 假设的出售抵押物函数
    总支出 = 处理费用 + 处置抵押物相关税费
    净收入 = 处置收入 - 总支出
    # 还款
    for 债权人 in 债权总额.keys():
        还款金额 = 债权总额[债权人]
        if 净收入 > 还款金额:
            债权人.收到还款(还款金额)
            净收入 -= 还款金额
        else:
            债权人.收到还款(净收入)
            break
    # 利益分配剩余
    剩余利益 = 净收入 - 总支出
    return 剩余利益

def sell_collateral(抵押物):
    # 此处为出售抵押物的模拟函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return 抵押物估计价值

# 使用示例
loaner = 贷款人实例
borrower = 借款人实例
collateral = 抵押物实例
loan_amount = 借款人欠款金额
handling_costs = 处理费用

剩余利益 = handle_default抵押物(loaner, borrower, collateral, loan_amount, handling_costs)
print("剩余利益分配:", 剩余利益)

注意:以上代码仅为逻辑示意,不代表实际可执行的Python代码,目的是为了展示抵押物处置流程中的计算方法。

在处理实际房产抵押借款合同中违约责任与抵押物处置问题时,贷款人、借款人和相关方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强,以保护各方权益。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文详述了《房产抵押借款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贷款条款、抵押物详细信息、抵押权设立程序、违约责任、抵押物处置方法、保险要求以及争议解决机制等关键知识点。文档提供了合同签订前的必要指导,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对合同进行适当修改的重要性。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