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老人不适合带孩子_老人带孩子的13个错误行为,可能会害了孩子,和老人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

6a25f0f333ce0b30d064516a883de2c7.png

d5998a66233acb213139e07bbf932a22.png

a02ba2555bffce1a9416b139ba3080f9.gif

如果父母实在没有办法,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那么,请老人不要带孩子离开父母。要保证孩子和父母最基本的相处时间,不要让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分离。

  如果老人就在父母家里帮带孩子,那么也不要凡事都自己扛着。要把育儿的责任还给父母自己。

  当然,隔代教养也有好处的。我在之前的静观育儿“隔代教养”专题中也有论及。譬如在父母特别严厉的家庭里,老人的爱可以给孩子一定的缓冲;年轻父母偏于缺乏耐心,而老人更多显示出耐心来,这恰是小孩子很需要的。

  有些专家认为说我们的孩子就是不能给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但是现在的现状是什么,中国有60%到80%的家庭都是由我们的隔代教养来进行的,所以不能说不能带就解决问题了。我们只能去考虑:在有老人帮着带孩子的情况下,怎么更好地带。

  下面,我想直接说一说隔代教养的解决办法:

  1、确立第一责任人,最好是妈妈当第一责任人

  确定孩子教养的第一个责任人,这个责任人是稳定的。如此可以避免教养观点的不一致。我建议这个家庭的第一责任人由母亲来承担,再或者父亲来承担,而不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

  为什么?第一,妈妈的成长性,爸爸的成长性肯定远远高于我们的爷爷和奶奶,第二,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可以无条件地为了自己的孩子做任何的改变。

  面对隔代教养冲突,很多时候,只有妈妈可以做这种改变。委屈吗?有的时候真的是委屈。也过妈妈跟我沟通交流这种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大哭。可是,我想跟妈妈说的是,如果你们想让这个家庭稳定、和谐,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你就要勇敢的出来做这个第一个责任人。为什么我不让爸爸出来做,因为爸爸成长性远远差于妈妈。

  我们爸爸要怎么成长,我在近期的静观育儿中,都有陆续讲到这个话题。接下来,会更多涉及。还请大家关注。

  为了给父母们支持,我将会陆续在各城市组织线下沙龙。同样,微信平台上的咨询仍然继续。一方面,希望能够帮大家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倾听者的存在,也许对你们更重要。

  2、尊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智慧

  人的尊重都是相互的。我在微信上曾经分享过一小段自己在隔代教养方面的心得。

  那天,我在厨房收拾碗筷的时候,开心跑过来跟我说,妈妈辛苦啦!我知道,这其实是开心的爷爷奶奶对我的认同。这样的话,因为老人说了,开心才学得会。所以,隔代教养中的冲突,并非是不可解决的,我们只是需要方法。

  实际上我的婆婆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接纳我。为什么?她会埋怨我不是个称职的媳妇儿。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她的成长历史我就会明白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她年轻时是村花,长得很漂亮,各个劳动技能都能得第一。内心里本是很有成就感和虚荣感的。结婚以后呢?她开始生病,一直病了20年。在生病的过程中,她丈夫,我的公公,不离不弃地照顾她——这也是我选择她儿子的一个原因。

  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结婚、生子,她就希望能够弥补自己年轻时候对孩子的欠缺。于是,介入到儿子的家庭中,去进行无条件的补偿。她的眼里,就只有她儿子。可是,她发现,有一个人在跟她抢儿子,那就是我。于是,一场争夺战就开始了。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的本能。

  不知道我的微信上,有多少妈妈是生的儿子?你们以后都要成为婆婆。将来,也一定要经历这种感受:一个人突然出来,跟你说,把你儿子的爱,分给我一半。

  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说话、讲道理都没有用。我从那时候开始,事无巨细去关心我的婆婆和公公,啥事都想着他们,遇到好看的好吃的我就买给他们,时不时的我还跟他们讲讲我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请他们给我一些建议。

  老人同样是需要你给他肯定和成就的,而且我的婆婆以前又是一个优秀、偏于强势的女人。所以我就经常问婆婆:妈,你看我这么做对吗?

  对。她不理解没有关系,但是你需要让她感到她被尊重。

  当我做了一系列改变的时候,家庭气氛在发生了变化。

  现在,只要我老公跟我闹脾气,婆婆一定训他。婆婆会说:小罗够不容易的,你别跟人家闹脾气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开始慢慢地改变了。

  3、父母和老人要沟通,但尽量少带负面情绪去沟通

  每个人都知道,一旦情绪出来,就不可能好好说话。所以,同样,当有情绪时,不要去跟老人沟通,老人也会有情绪。

  可以先让自己的情绪压一压,然后再跟老人说:妈妈,我觉得你这样子可能不太好。咱们换一种方式说会更好,具体换怎样的方式,也要跟老人仔细讲讲。

  很多时候,我们越亲,就越不注重沟通,就觉得直说OK。但实际上,越亲的人,就越在乎你对他是不是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4、两代人之间可以争论,但最好不要争吵

  争论是让孩子可以看到各个方面的信息。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是这样想的,爷爷奶奶是那样想的。他看的东西越多,听的东西越多,就知道事情可以有很多的看法。如此,孩子对事物会有更加全面的看法,思路更开阔。

  如果孩子永远只活在一种声音里,只知道人生的一种可能,在一个单一通道里成长,比如我们现在只用成绩作为孩子好坏的衡量标准时,孩子就一定出问题。

  相反,让孩子知道:我可以做这个事情,还可以做那个事情。换种方式,我还能做得很好,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强很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自尊。自尊是什么我觉得我好,自信是什么,我觉得我能。对吧?这个孩子觉得自己好,就觉得我行,你说他愿不愿意去做别的事情,他一定愿意做,只要他感兴趣的事情。

  但是,争吵的话,就会引发家庭氛围的紧张,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家庭稳定。家庭中的紧张情绪,一定会投射到孩子身上。这就是我提到过的:躯体化反应。

  5、带着老人学习,适当借助权威的支持

  有时候,爷爷奶奶只是没有意识,或者是不知道要这样做,所以他才会犯一些错误。

  所以年轻父母们可以带着老人多去体验,多去接触,让他们有更多的早教意识,获得更多支持。很多听过我讲座的爷爷奶奶,都会在讲座结束后跟我们讨论半天,最后说,原来孩子要这么养啊。

  另外,可以借助权威,因为父母直接跟老人说,老人不一定听。何况很多时候,我们的沟通方式本身也存在问题。但是借助权威就不一样。可以多带老人去听讲座。我的静观育儿脱口秀,其实也可以下载下来,在老人们休息的时候,陪他们一起看看。因为这些脱口秀都是结合孩子们成长中容易遇到的最常见问题,给出的一些实际建议。

  6、不要让姥姥和奶奶同时带孩子

  不要让姥姥和奶奶同时带孩子,很容易出现冲突。我就犯过这样的一个错误。最后,我也崩溃了,我老公也崩溃了,老人也是。

  妈妈护女儿,婆婆护儿子,很自然,掐起来就没法儿了。解决办法就是,能不同时带孩子,就不同时带。不得已必须要一起相处,那就的要做好分工。比如奶奶负责孩子喂养,姥姥负责家里的家务等。

  7、丈夫一定要在这个中间发挥很积极的作用

  观察下,你会发现,如果这个家庭里的爸爸是一个积极卷入到孩子教养中的爸爸,那么,这个家庭中的成员,爸爸妈妈和老人们,相处的更好。

  我的亲身体验:

  有一段的时候,开心爸爸比较忙。那会儿刚好开心在学说话。我就教她喊爸爸,但她就是不喊。

  我就告诉开心爸,你跟她多玩玩,她就叫了。他于是做出改变,开始跟开心多一些时间玩耍,于是开心很快就叫爸爸了。而且,他一旦在这个过程去专心体会,就会发现他的爸爸妈妈在教育的过程中存现的一些问题。于是不用我说,他自己就会去跟他的爸爸妈妈去沟通。

  而他和自己爸妈沟通,自然比我沟通更方便。

  8、父母和老人都需要避免犯这三个错

  孩子最害怕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叫唠叨,尤其是男孩子,他特别的怕唠叨,但是你会发现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唠叨。

  第二件事情叫责备,就是很多时候孩子一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是你不应该这么做你不能这么做。刚开始孩子一定会说不。但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内化:我不行,我不能。

  第三个事情,叫比较。我们习惯性地去顶住别人家孩子如何,常常无意识地就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那个孩子怎样怎样。这从某种角度必然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尤其上了学以后,大人们尤其喜欢跟自己孩子说:你看,人家孩子怎么能考那么多分呢?

  其实,有人统计了1977年高考(微博)到现在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个成为企业家,没有一个成为科学家,没有一个在某个行业成为领军的人物。为什么?因为他们只会学习,只会记,像个机器。而在心理、其他自我方面的发展,是有着很大欠缺。

  总之,隔代教养冲突的解决,不能单靠家庭中某一个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我们的目标又都是一致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去承担该自己承担的那一部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