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式望远镜zemax_目前主流的望远镜结构之一: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是主流望远镜结构之一,由牛顿于1668年发明。它通过反射镜成像,解决了折射望远镜的色差和高成本问题,但存在球面像差、彗差和成像颠倒等缺点。适合天文观测,而不适合地面观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简称“牛反”,是目前主流的望远镜结构之一。它诞生于1668年,牛顿经过多次磨制非球面的透镜均告失败后,决定采用球面反射镜作为主镜。他用2.5厘米直径的金属,磨制成一块凹面反射镜,并在主镜的焦点前面放置了一个与主镜成45度角的反射镜,使经过主镜反射后的会聚光经反射镜以90度角反射出镜筒后到达目镜,这种系统称为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c5bcc72dc76d7ab2f5b3d9a6c532823d.png

牛顿制作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复制品

就会有朋友问:“不是已经有了伽利略式和开普勒式望远镜了吗,为什么还要牛反呢?”伽利略发明的采用透镜的望远镜,随着开普勒和其他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折射式望远镜,其特征就是采用透镜结构。但是它也有这么两个主要问题困扰着科学家:其一是折射望远镜对镜片磨制的精度要求较高,想制作更大的望远镜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其二是因为传播介质改变所形成的色散问题,会改变成像的颜色,称为色差,科学家们只能尽量避免色差(表现为图像边缘带有颜色),但始终无法消除。

8fa5a60fd3c493f3220e1afe56cb9770.png

可以看到月亮边缘有较为明显的色差

而牛反就不同了,其是通过反射来成像的,不存在色差问题。而且其镜片只需要制作球面或者抛物面,相较于折射式望远镜易于制作,成本较低。由此看来,牛顿式反射望远镜确实是天文望远镜的一大进步。

1bfe021025b0fd1e96ca702ebfb075a6.png

牛反的结构及光路图

不过牛反也不是没有缺点的,首先,在不使用抛物面镜时会有球面像差(简称球差,不能将影像聚焦在一个点上的现象);在使用抛物面镜的情况下会有彗形像差(简称彗差,类似彗星形状的变形)和视场畸变,不过可以使用彗差镜来消除。然后,因为反射的特质,镜片每一段时间之后就要重新镀膜,较为不便。还有就是,因为结构原因它的成像是颠倒的,无法像折射望远镜那样用一个天顶镜矫正过来。这让它不能用于观测地面景物,可在天文观测上因为基本不存在相对位置导致方向变化的考量,所以这倒也不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56e9c96e6f4a196c0213473b2d56fa37.png

彗差(图像来源于维基百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