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5
小纸盒,大学问
——与富伦生态之约
牛奶盒是回收利用,还是随意丢弃?回收好了是宝贝,随手乱丢是垃圾。11月15日,我校德育处孙老师带着部分学生和家长,共赴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富伦生态,进行为期一天的考察研学,并将同学们一起收集的牛奶盒带上,开启了我们的“牛奶盒奇幻之旅”!
带上“行李”出发
同学们把平时喝下的牛奶盒剪开,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铺平,摞起来,码得整整齐齐。每个牛奶盒如法炮制,如此一丝不苟,日积月累,纸盒的数量便十分可观。带上这些“行李”,准备来一次生态之行。

相约富伦,生态之行
富伦生态园,一个让牛奶盒起死回生的地方,一个可以变废为宝的神奇之处!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把一包包、一摞摞整洁而厚实的牛奶盒交到这里,逐一称重。
亲临现场,见证再生
在这里,同学们知道了普通的牛奶盒由70%的纸浆、25%的塑料、5%的铝构成,纸浆是它的躯体,塑料是它的皮肤,而铝则是它的骨架。在车间里,同学们共同见证了一个个牛奶盒重塑生命的过程:纸塑分离——生态制纸——铝塑分离。全程近距离亲眼目睹牛奶盒的再生之旅,让人不由得发出感叹:牛奶盒的华丽转身原来是这样完成的。
小车间,大学问
垃圾分类,奇迹诞生
同学们观摩了牛奶盒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现场进行垃圾分类,接着整理和清洗牛奶盒。 接着同学们参观了各种用回收的牛奶盒制作再生的物品:书本、相册、模型、玩具、桌椅……然后,他们循着相应的操作流程,照着工作人员的样子,用牛奶盒制作起纸浆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牛奶盒像会变戏法一样,逐渐变成了纸浆。
同学们小心翼翼地盛出纸浆,把它覆在白色的棉布上,稍后拿起电熨斗,慢慢地开始熨烫起来。
不一会儿,一张纯手工的再生纸便成形了。手工造纸,牛奶盒再生的奇迹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手上诞生啦!
一张纸的前世今生原来如此。亲历造纸的过程,亲手造出纸来,再在纸上画上美丽的图画或书写文字就更有意思啦!
节约之旅,携手同行
同学们,小纸盒并不小,浑身都是宝。只要我们动一动手,都可以让一个个牛奶盒变废为宝。据说,20个废牛奶盒可做成一个小笔筒,200个废牛奶盒可制成一张小凳子,2000个废牛奶盒就可以做出一张小桌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们,除了牛奶盒,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物品都可以回收哦!干净的饮料瓶、塑料盒、纸袋等等,都可以回收利用。做好垃圾分类,就能把垃圾变成资源。
请珍惜和节约我们身边的资源吧!
END
文字:张侠忠
图片:沈佩佩
排版:李晓雨
初审:孙莉敏
终审:蔡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