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1.1节可靠性发展阶段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社区《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一书中的第1章,第1.1节可靠性发展阶段,作者王守国,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社区”公众号查看

1.1 可靠性发展阶段

1.1.1 国外可靠性的发展史
一般认为,可靠性问题的提出最初是在军工领域,其后逐步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体系,并逐步应用到民用产品中。二次大战时期,电子设备开始广泛应用,产品不可靠性带来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在这个时期,航空电子设备由于自身不能可靠地工作严重地影响了任务的执行,电子设备自身出现故障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敌方造成的损失。因此触发了对产品可靠性的研究,德国在V-1火箭的研制中,最早提出了系统可靠性的基础理论,即串联系统理论,火箭系统的可靠性等于所有元器件零部件可靠性的乘积。因此,V-1火箭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的航空飞行器。
20世纪40年代是可靠性的萌芽阶段。在此期间,美国经过统计分析,找出航空无线电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电子管的可靠性太差,在1943年成立了电子管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电子管的可靠性问题。为推动可靠性研究及学术交流,美国无线电子工程师学会成立了第一个可靠性专家学术组织——可靠性技术组。
20世纪50年代是可靠性兴起阶段。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发现,不可靠的电子设备不仅影响战争的进行,而且需要大量的维修费用。当时,军用电子设备每年的维修费用为基本成本的两倍。为解决军用电子设备和复杂导弹系统的可靠性问题,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一个由军方、工业部门和学术界组成的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织(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AGREE)。1957年,AGREE在“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可靠性设计、试验、管理的程序及方法,说明产品的可靠性是可建立的、可分配的和可验证的,由此确定了美国可靠性工程的发展方向,成为可靠性发展的奠基性文件,标志着可靠性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可靠性工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后,美军方从管理的角度制定了一些体现“可靠性管理、保证和要求的大纲文件”(标准或规范)。如“弹道导弹及航天系统的可靠性大纲”、“宇航系统、分系统及设备的可靠性大纲要求”、“电子设备可靠性保证大纲”等。在此期间,可靠性验证工作还停留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上。也由于这个原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随后开展的可靠性试验验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是可靠性全面发展的阶段,空间科学和宇航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可靠性的研究水平,扩展了其研究范围。对可靠性的研究,已经由电子、航空、宇航、核能等尖端工业领域扩展到电机与电力系统、机械、动力、土木等领域。美国国防部及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采纳AGREE的可靠性研究报告中的建议,在新研制的装备中开始推广可靠性设计、试验和管理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