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集中”里的“学问”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Jack zhai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谈起一个事业单位的主管领导,管理能力炉火纯青,尤其在民主集中的管理上,深得精髓,我把他们一个选举的小故事记录下来:
他们是一个很大的事业单位,在各地市有上百个下属单位,都是地方上很有“社会地位”的。该领导姓高,官场多年。今年是他们评定高级职称的时间,三年才一次,上级只给了10个名额,僧多粥少啊,大家都睁大了眼睛盯着呢。在事业单位里,高级职称不仅是名誉,而且有实惠,连退休以后的待遇都差别很大,所以大家都开始上下活动,递条子,请吃饭、拉关系……10个推荐名额,初步符合要求的有200多人,很多单位的党政一把手都参与竞争。
职称评定当然要走民主化程序,由各个单位局有高级职称的老专家,选出15人,再加上主管领导与副领导,共17人组成的评委会(委员会的组成还是比较科学的,领导总要参与吗,但占的比例是很小的),民主投票选举,不够三分之二的就没有被推荐的资格。由于单位大,评委也未必熟悉每个申请人员,所以领导建议把评委会分为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大家讨论。高局长作为大组长负责全面组织工作。
如何既符合民主程序,又把要“提拔”的人“选中”,不仅是高局长的任务,也是各级领导的希望,当然,这里也是高局长管理水平的体现,要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体制的优越性。如果是信马由缰、完全民主的选举,结果不知道会怎样,又怎么是真正的民主呢?若太过明显的提示,民主成了橡皮图章,评委们也势必不会答应。
采用这种临时组成的委员会选举,在西方也是最为“民主”的方式,如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你就是想贿赂评委,事前也不知道该贿赂谁,唯一明确的就是高局长与他的副手,所以高局长肩负各级领导的“重托”;委员会都是业务专家,性格乖僻的也大有人在,如何做工作,让大家“自愿”地投票,更是难上加难。
有人说:管理就是一个面团,需要充分地、用心地揉,才能发出好的馒头。
高局长的领导才能开始逐渐展现:
首先,是申请的200多人,有些年纪明显超过条件,有些发表文章的数量太少,或不是要求的一级刊物,有人提出,先把这些人筛出来,就不用讨论了,也节省大家的时间吗。高局长看了筛出了20多人,多数是单位的领导,一定是平时工作忙,业务方面有些生疏!就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职称评定是民主选举的,推荐不推荐都要经过大家的公平投票,下面单位报上来的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不能凭我们几个人的一句话就否定了。
接下来,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10个名额肯定是不够分的,向领导“伸手”是解决问题的必然。于是,高局长与副手、还有一名组长,一同找上级主管,反复陈述理由,装“孙子”、卖“傻子”,当然也是领导英明,最后答应又多给了5个名额。计划经济吗,总是要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否则下属单位的具体情况如何面对呢?高局长当然熟知这种管理方式,严格执行领导的计划指标,不是对不起自己单位的战友吗?也许这就是管理的潜规则吧。
回来的路上,高局长跟同事说,增加指标的事,一定要严格保密,这是评委会大家的共同努力,也是为了大家的工作结果能得到公众认可吗。开会时,高局长很委婉地对评各位委说,经过大家努力,上级领导同意多推荐三个人,但是否算实际指标还不一定,只是多给一次讨论的机会,也许到领导那里,还要与其他单位做平衡。
接下来,要面对最困难的问题了,大家直接选举肯定不行,太没有把握了,总要把领导的意思“传达”给大家啊,如何进行呢?
评委会工作需要“封闭”,大家是秘密集中到一个宾馆,人员陆续报到,作为礼仪,大家到齐后,高局长先请所有的评委吃“工作餐”,大家很久不见,很多人互相也不是很熟悉,需要相互交流一下“思想”,在酒过几巡之后,高局长对评委会的工作做个介绍(大家都是好同志,很关心自己来的工作吗):职称评定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是单位目前的头等大事,各位评委的责任重大,做不好,不仅是挨骂,对不起单位的各位同事,更对不起上级领导给我们的这次机会;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慎重,再慎重,要真正选举出有技术、有能力、大家公认的人推荐给上级领导。当然啦,报上来的人都是优秀的,都是符合要求的,主要是名额有限,才要排个顺序,按我个人的意见,应该全部推荐,的确都很优秀吗,很多人等这次职称都等了多年了,早就够资格了,比如:**单位的**一向优秀,**单位的**上次评职称就是因为名额有限,高风格让给了其他同事…所以,我们的任务很重啊,各位评委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业务上的领军人物,同事们信任你们、领导信任你们,一定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高局长对于选举的结果早就有了预期(做领导的责任吗),关键是把“应该”选上的人“推荐”给大家,让大家“自觉”地说出来。当然,这种“毛毛雨”方式只能算是一个开始,细致的工作还需要继续。
作为工作的开始,第二天一早,高局长就请各个组长与有声望的评委开了个小会,主要是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当大家充分发表了意见后,基本有了一个大致的排名,与高局长的名单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局长没有马上表态,先散了会,让大家先休息。
趁午休的时间,高局长让副手与几个人沟通一下,对**是否可以考虑一下,**也很不错,是否可以再考虑一下…
下午正式召开预备会议(还是主要的评委会成员),在讨论了评委章程、民主流程、选举纪律等事项后,高局长说:职称评定是件顶天的大事,做得不好,非常影响各级人员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上级领导给我们的名额,一个都不能浪费,所以最好是我们推荐的人都能全票通过,否则,报到上级领导那里,领导说:你们自己的意见都不统一,是否这个人还有问题啊。领导一不高兴给刷下来,我们如何跟大家交代呢?这么紧张的名额若是因为我们的工作疏忽给浪费了,大家还不骂死我们这些评委吗!为了能让大家的意见尽量统一呢?是否能先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大家一听,是啊,若因为评委会的工作失误,浪费了宝贵的名额,还不成了千古罪人,的确应该让被推荐的人都全票通过,领导再刷下来,评委会也好跟大家解释啊。
副手当然了解高局长的意思,就建议说:是否可以先来个预投票,既让大家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跟大家说明具体的情况,对推荐人有个全面地了解,在正式投票的时候,大家的意见就容易集中了。
对啊,民主不就是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吗,先开个预投票会是有好处的,大家一致同意了。
会后,高局长又与个小组长单独“沟通”了一下,分配好谁负责做谁的工作,一定要贯彻好“预备会议”的精神。
经过充分的沟通后,信息逐步汇总上来,意见逐步接近统一,评委会的工作也进入正式的程序。按照流程,选举评委会的各种组织机构、人员,开始材料审定、组织讨论…预投票的结果很快出来了,对其中两个人大家的意见相左,高局长针对具体情况再次跟几位大评委“沟通”。
其中一个人的情况是这样的:大家推荐的甲单位的**是业务领导,业务非常好,也很有名气,但年纪有些大了;高局长希望换成乙单位的**,是该单位的党委书记,年纪青一些,是很有实力的基层领导。由于甲的单位大,高资历的人多,评委中有两位是甲一个单位的,肯定全力支持自己单位的人上。高局长从全局观念上引导几名反对意见的评委:我们评委会是代表整个单位的,因该从对整个单位有利的方面考虑问题,不能只看见小团体的利益,应该多照顾单位小、高级职称少的单位吗。高级职称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当然把这种机会给年轻一些的,对工作的积极影响要多一些,甲单位的**年纪大了,快退休了,若把机会给了他,肯定有人说我们是搞论资排辈,压制年轻人,这样不利于激励年轻人吗,毕竟年轻人是我们工作中的中间力量吗,乙单位**的年轻一些,为单位服务的机会还多,正是需要激励的吗,也体现了我们评委不以自己单位为重的高风亮节吗…
经过艰苦的“努力”,几位持反对意见的评委终于申明大意,同意投乙单位**的票。
名单越来越接近高局长的预期,这时,高局长也把这个大家共同意见的名单“通报”给了大家,在正式投票之前的动员会上,高局长又重申了每个名额重要,号召大家以单位大义为重,不要浪费了推荐名额,不要做单位的“罪人”。
正式投票非常顺利,经过严格的民主投票程序,审核、记录…推荐名单终于出台了,选举了20名的排名名单,其中前17名是全票通过的。
高局长对大家说:大家都很辛苦,这几天的工作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但大家都非常尽职尽责,由于申请人的条件太接近,实在难于取舍,本着多为群众谋利益的原则,在领导授意的13个名额上,再多报3个,再多就好象太不给领导面子了,一共上报16名,即使挨领导骂也认了,因为这是我们评委会的一致推荐。领导肯定会往下刷的,刷几个只能听天由命了,我会努力争取的,非常难啊,但我会继续去做领导的工作,陪上咱这张老脸我也认了,咱们单位的情况太特殊了,人员多,技术水平高,每个报上来的人都非常优秀,评委会也难分伯仲,这名额的确是太有限了…
评委们都对高局长一心为大家的做法很感动;当然啦,事情的结果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单位,在高局长的不懈努力下,上级领导批准了15个,各方面都非常满意评委会的工作…
民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因为它体现了群体的利益,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民主也意味着管理的复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毕竟最后的决定要落实到一点上,是决定就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心愿,如何做到既民主、又集中,是管理中非常高深的管理艺术,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高局长的经验也给我们很多启示。
企业中的管理大多是领导一言堂,毕竟是老板的钱吗,责任与权利的对等的。但如果让大家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老板的管理、决策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并非每个人都奢望绝对的民主,民主就是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而不一定要按照自己意见去决定,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了解信息远比领导少,全局观念也比领导弱。
现在很多企业提倡创新,能让大家畅所欲言是企业能创新、能持续创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