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摘自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一、
  有一段时间,在我的生活环境中,不要孩子是正常的,而要孩子,多少显得有些另类。
  身边的人们,无论是人过四十,还是三十好几,都是夫妇两个快乐地生活着,谈起孩子,显得有些不屑,然后劝导我:“自己活着都够不容易的,还要个孩子,别逗了!”
  我将信将疑,却信奉着“听人劝吃饱饭”的信条,在结婚的几年后一直过着快乐的两人生活,要孩子这个念头被我有意无意地闲置起来。
  但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后,我突然发现,这种前卫的日子不太属于我,就如同我吃饭不爱吃龙虾偏爱吃土豆粉条一样,自己本就是俗人一个,好在老婆也是如此,既然俗人一对,就得过俗人结婚生孩子的日子,不管身边的兄弟姐妹如何“无子一身轻”,过着快乐似神仙的现代人生活,我是打算从中撤了,哪怕背上逃兵的罪名。
  似乎远方的孩子早就在等候父母在人间对他的召唤,因此当我们夫妻俩要孩子的念头才下不久,他就如约而至来到母亲的肚子里。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惊喜,有些手足无措,还有些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偷乐或钻进人群大声呼喊“我要当父亲了“的冲动。
  生活就此开始改变了。
  
怀胎十月,对于等待中的父母来说,是太过漫长了。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喜悦的同时是担心,将来的孩子是不是健康?是不是五官端正?十月的路途中会风调雨顺吗?我们会是个合格的父母吗?这一系列问题在每一个夜晚白天都在我们夫妻俩脑海中盘旋,于是相互打气,你担心的时候我自信,你自信时我担心,就这样在彼此的鼓励中扶持着向前走。
  至此我才明白,十月怀胎,不只是孩子慢慢在母体中成长需要的时间,也是年轻的夫妻在成为未来的父母之前进行准备的时间,少了太过突然,长了又过于折磨人心。
  妻子不再是年轻女子的模样,多少有了些母亲的光辉,而我自己,作为几个月后的父亲,也似乎褪去了一层青涩。
  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一天天长大,我们等待与孩子的相逢,心情也就日益迫切。
  有些事情是难以解释的。我的妻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却在怀孕几个月后,开始时常要求吃羊肉,喝奶茶,这些过去她很少碰的食品却成了美味。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乡,那片草原,和与羊肉、奶茶有关的日子,莫非遗传真是如此的奇妙!
  离预产期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由于我要参加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的现场直播,因此将夫人送回她的家乡待产。分别的日子里,白天忙着直播,晚上惦记着远方的那对母子,竟将白天的忙与累都淡化了。
  直播顺利结束,回到北京又是日常节目的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想早些回去等待相逢,照顾母与子,但却脱不开身,好在预产期是在十二月二号,因此打算提前四、五天的时候,怎么也得赶回去。
  但儿子等不急了,还差将近十天的时候,一个傍晚,我突然接到妻弟的电话,妻子已经进产房,“今晚你就可能当爸爸了。“
  我一下懵了,赶紧去看飞机时表,但时辰已晚,没有了去江苏的飞机,留给我的只有明天一早的航班和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
  好在岳母是当地优秀的妇产科专家,但我还是没理由的紧张与自责,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但那边显然更忙,我象个没头苍蝇一样在自己家中小小的房间里来回乱窜,初冬的天气,汗不停地下;不是教徒,也开始祈祷,佛教、基督教的招都用上了,家中四面白墙让我有种喜悦与恐惧交织在一起的感觉,早已没了主张。
  午夜过后一个小时,妻弟电话打了过来:“生了,儿子,七斤八两,母子平安,明天赶紧过来吧。”
  心终于放下,却在几分钟后又提了起来,兴奋与急切地想和妻子孩子相拥的心情更加强烈,自然一夜无眠。
  回忆不起来是怎样登上早晨的飞机,能想起来的画面已经到了医院的门口。走进母婴室,妻子疲惫而幸福地躺着,看见我之后先用眼神引导我注意她身边的孩子。我看见了孩子,我知道,在我的生命之旅中,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真实地介入,无论对于他还是我们夫妻俩,生命都是全新的开始。
  岳母把孩子递到我的手上,我笨拙地抱住他,很轻却又很重,自己快乐得一点自信都没有。很多天之后,《半边天》节目的张悦把我叫进演播室,侃一个“初为人父”的话题时,曾经问我:“第一次抱起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的回答是:“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太奇妙了,各种情感在一起,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恰当的词来形容。”
  我的回答是真实的。
  当然我知道,抱起了,在心里,在生命里就再也不能旆 ,不管怎样的日子,我们都将相拥走过。约定了今生的相逢,就该担起那份责任,只是不知道,我们会成为合格
的父母吗?
  二、初为人父,心情与想像中的不同,总似乎有种掩饰不住的笑意,给周围的空气去分享,但怎样成为一个父亲,我并没有经验。
  在我八岁那年,我的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单身把我和哥哥带大,因此,记忆里,父亲是一张照片,言传身教给我的父爱几乎没有,因此如何成为父亲,我必须自学成才。
  曾经想要一个女儿,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为慈父,更何况家中几代男丁兴旺,有了女儿更可以成为家族中的明珠。但来的却是儿子,似乎有些遗憾,但相逢不久,这个所谓遗憾的念头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正如我母亲在听到我报喜电话后说:“儿子也挺好的。”
  儿子一天天长大,无数个第一次开始走进他的和我的生命中。
  第一次哭我没有听到,但之后的我开始照单全收,第一次笑,第一次用眼神分辨出爸爸妈妈,第一次自己用手捧住奶瓶吃奶,第一次出气愤的表情,第一次忍住眼泪,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站起来,第一次走第一次跑第一次为父母上班而依依不舍地哭第一次为父母下班回家而欢天喜地……
  好多的第一次记不住了,好多的第一次再也忘不了,但记住的和忘记的第一次都在生命里留下了喜悦的印记。生命的开始,过程竟如此地奇妙和充满惊奇,让我不能不承认:生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变迁,竟比沧海桑田让人触目惊心得多。
  一年多过去了,一个春节,有记者采访我,问:“过去一年中,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我答:“看着儿子从两个月长到一岁两个月。”后来记者可能觉得我的回答不是什么重大主题,因此将这个回答删去不用,但我为他有些遗憾:因为这是我真实的回答,并且我不认为这个主题不够大。
  孩子一天天成长,我竟慢慢发觉到,有了孩子,为此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时间,但他给我的似乎更多。
  我开始知道恐惧。
  很长的时间里,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有了孩子,这一切都不同了,有时抱着孩子走到窗口,都会下意识地往后退几步,像怕开着的窗户有吸引力似的,妻子带着孩子出去玩,在家中自己就会无由地担心起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这样的恐惧开始增多,也就慢慢懂得为别人去考虑。多少年来,我们无所畏惧地活着,然后将这个世界破坏得不堪入目,如果我们心中都能有所畏惧,不再天王老子第一,世界会不会和平些可爱些?
  孩子也开始让我重回自然。
  好久了,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穿行,绿色与大自然被悄悄的遗忘着,恋爱的时
候,我和妻子也是属于商场派,更别说平时的忙碌日子。但有了孩子就不同,总不能带他尘土飞扬的街道上玩吧!去商场酒吧也有些不合时宜,于是,很快,北京的一些公园就被我们跑遍了。清清的水绿绿的树,你会知道,这才和幼小的生命最为配套,而我也自然跟着他体味到难得的清静与悠闲,并感叹:自己过去是在所谓的忙碌之中,忽略了一些什么,而在这个城市之中,又岂止是我一个人忽略了这些?其实,在不是周末的公园里,清静与悠闲一直都在,城市的喧嚣被公园的围墙隔断,想像着围墙外面我们奔波的脚步,看看绿树下孩子的嬉戏,我也时常感叹,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因为人本来属于自然和绿色。公园去得多了,想带孩子回到真正大自然中的念头就更强,于是在郊外无人关注的小溪之中,小小的儿子快乐地玩水;远方吸引人的海边,我被儿子好奇的目光牵引,在沙滩上打滚,在浪边和他一起面对大海……这个时候,我感谢儿子,因为重新又知道了什么叫活着。
  当然有了孩子,我也可以把久违了的童心重新找回。
  在孩子的面前,你是无法正襟危坐的,于是,和他满地打滚,给他当马骑,陪着他发出一些怪叫,做鬼脸,和他一起傻乐,玩他的玩具……平日西装束缚住的身体与灵魂又开始放松,生命里我乱了时差,但忘乎所以地快乐。
  有了孩子,我也真正开始知道“可怜×××”这句话的含义。
  以前听人说,在我们这个绝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里,孩子是我们宗教。最初听到这句话,只当一个警句,而初为人父,才知道这是切身感受。
  但首先,我们曾是父母的宗教,成长的道路已经太过漫长,当初父母在自己身上的汗水与眼泪都在记忆里模糊,但这一回,自己成了父母,一把屎一把尿中,开始重新品味出父母当初带自己的不易来,然后真正懂得了感谢,也懂得了“可怜×××”这句话。
  于是在带孩子的同时,赶紧抓紧时间孝敬父母,心里还有些后怕,要是自己没孩子,对父母的感谢会淡一些和不够准确吧?
  当然孩子给自己的远不止以上几条,内容还有很多,但总谈自己得到的好处,好象小气了些,大的话题也有,谈起来沉重了些,不过还是谈谈好,那就是:拯救男人从当父亲开始。
  这句话是两个意思。首先说说当父亲的人,改革这么多年,现代化的步伐一天快似
一天,受到冲击最大的应当是男人,一天几份报纸一杯清茶闲天一聊就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竞争之中,每个人为自尊为家人,为迎接别人的眼光拼争着,这其中,男人尤甚。成功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成功的男人怕是连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于是更是没白天没黑夜地在人群中摔打。因此现代化的步伐越快,这其中的男人越是可怜越是需要拯救。那为什么不在当父亲这一机会到来的时候,多给一些时间让自己和孩子呆在一起,让那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天伦冲淡一下竞争中的残酷和疲惫。这是奔波中最好的良药,这什么要对此说“不”呢?看过一个调查,日本父亲平均每天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二十分钟,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明白:为什么日本男人变态的比例高一些。但我想,中国的父亲大可不必如此,什么事情都是平衡着好一些。
       
  拯救男人从当父亲开始,这句话的第二个意思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亲的身影在他或她的身边多一些时间的话,也许我们这个民族,在明天阳刚气会更多一些。
  中国人中庸气质浓厚,野性与阳刚却一直缺乏,各种因素都有,改变起来是难了些,但不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民族的血性又在哪里?
  看看我们的孩子吧!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上的老师,女性占了十之七八,难怪我们的孩子阴柔多了些而阳刚却不足,即使在家中,中国的传统也是母亲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多,而父亲总是甩手掌柜,因此孩子寻找阳刚,父亲这个老师却不身边。
  但今天的父亲别再这样了,带着你的孩子去球场奔跑去呐喊去游戏去强健身体,也许一代又一代,我们的野性与阳刚会重新注入到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二十一世纪,让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拉拉杂杂,从小到大,说了太多当父亲的好处,但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初为人父的负作用也是有的。
  人常说,玩物丧志,孩子虽不是物件,但玩耍中,这样的危险还是有的,过去多少有些事业至上,但有了孩子,就总想在家里多呆上一些时间,找一个借口就往家跑,周末加班,内心里也有了抵触。诸如此类,奔波的脚步开始有些放慢,但却并不着急,因为快乐。
  记得儿子降生不久,我获得了金话筒奖,本该激动,但可能因为儿子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奖励。金话筒奖励的是我的事业,而儿子的到来却是对我生命的一种奖
励,因此不管怎样金灿灿的奖杯,也比不上行走在人群中,儿子信任地倚着我的肩膀安睡让我兴奋与感动,这是我获得的最高的奖赏。
    以下这篇文章《写给孩子》动笔于1997年11月底,那时我的儿子刚刚出生不久,过去两年多了,这篇文章我仍愿不时拿出看看,只是在重看时,越来越好奇,未来,我的孩子打开这封多年以前父亲写给他的人生邮件时,会像他父亲当初动笔时那样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