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不可少需要掌握的嵌入式知识(1) -- 网络编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 Protocol, 用户数据协议) 的区别与联系:

    TCP协议与UDP协议的区别
    首先咱们弄清楚,TCP协议和UDP协议与TCP/IP协议的联系,很多人犯糊涂了,一直都是说TCP/IP协议与UDP协议的区别,我觉得这是没有从本质上弄清楚网络通信!
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簇。里面包括很多协议的。UDP只是其中的一个。之所以命名为TCP/IP协议,因为TCP,IP协议是两个很重要的协议,就用他两命名了。
TCP/IP协议集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访问层。
其中应用层包括: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万维网的基本协议.   
文件传输(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远程登录(Telnet),提供远程访问其它主机功能,它允许用户登录     
internet主机,并在这台主机上执行命令.    
网络管理(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该协议提供了监控网络设备的方法,以及配置管理,统计信息收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域名系统(DNS),该系统用于在internet中将域名及其公共广播的网络节点转换成IP地址. 
其次网络层包括:    
Internet协议(IP)     
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    
地址解析协议(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最后说网络访问层:网络访问层又称作主机到网络层(host-to-network).网络访问层的功能包括IP地址与物理地址硬件的映射,以及将IP封装成帧.基于不同硬件类型的网络接口,网络访问层定义了和物理介质的连接.
当然我这里说得不够完善,TCP/IP协议本来就是一门学问,每一个分支都是一个很复杂的流程,但我相信每位学习软件开发的同学都有必要去仔细了解一番。
    下面我着重讲解一下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对话”才能建立起来,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只简单的描述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这是第一次对话;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的数据包:“可以,你什么时候发?”,这是第二次对话;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着吧!”,这是第三次对话。三次“对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经过三次“对话”之后,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
详细点说就是:(文章部分转载http://zhangjiangxing-gmail-com.iteye.com,主要是这个人讲解得很到位,的确很容易使人理解!)
    TCP三次握手过程:
    1, 主机A通过向主机B 发送一个含有同步序列号的标志位的数据段给主机B ,向主机B 请求建立连接,通过这个数据段,主机A告诉主机B 两件事:我想要和你通信;你可以用哪个序列号作为起始数据段来回应我.
    2, 主机B 收到主机A的请求后,用一个带有确认应答(ACK)和同步序列号(SYN)标志位的数据段响应主机A,也告诉主机A两件事:我已经收到你的请求了,你可以传输数据了;你要用哪个序列号作为起始数据段来回应我
    3, 主机A收到这个数据段后,再发送一个确认应答,确认已收到主机B 的数据段:"我已收到回复,我现在要开始传输实际数据了这样3次握手就完成了,主机A和主机B 就可以传输数据了.
    3次握手的特点:
    没有应用层的数据
    SYN这个标志位只有在TCP建产连接时才会被置1
    握手完成后SYN标志位被置0

    TCP建立连接要进行3次握手,而断开连接要进行4次:

    1, 当主机A完成数据传输后,将控制位FIN置1,提出停止TCP连接的请求
    2,  主机B收到FIN后对其作出响应,确认这一方向上的TCP连接将关闭,将ACK置1
    3, 由B 端再提出反方向的关闭请求,将FIN置1
    4, 主机A对主机B的请求进行确认,将ACK置1,双方向的关闭结束.
    由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断开可以看出,TCP使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大大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使发送数据端和接收端在数据正式传输前就有了交互,为数据正式传输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名词解释:
    ACK  TCP报头的控制位之一,对数据进行确认.确认由目的端发出,用它来告诉发送端这个序列号之前的数据段都收到了.比如,确认号为X,则表示前X-1个数据段都收到了,只有当ACK=1时,确认号才有效,当ACK=0时,确认号无效,这时会要求重传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SYN  同步序列号,TCP建立连接时将这个位置1
FIN  发送端完成发送任务位,当TCP完成数据传输需要断开时,提出断开连接的一方将这位置1
    TCP的包头结构:
    源端口 16位
    目标端口 16位
    序列号 32位
    回应序号 32位
    TCP头长度 4位
    reserved 6位
    控制代码 6位
    窗口大小 16位
    偏移量 16位
    校验和 16位
    选项  32位(可选)
    这样我们得出了TCP包头的最小长度,为20字节。

    UDP(User Data Protocol, 用户数据协议)
    (1) UDP是一个非连接的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在发送端,UDP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应用程序生成数据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在接收端,UDP把每个消息段放在队列中,应用程序每次从队列中读一个消息段。
    (2) 由于传输数据不建立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收发状态等,因此一台服务机可同时向多个客户机传输相同的消息。
    (3) UDP信息包的标题很短,只有8个字节,相对于TCP的20个字节信息包的额外开销很小。
    (4) 吞吐量不受拥挤控制算法的调节,只受应用软件生成数据的速率、传输带宽、源端和终端主机性能的限制。
    (5)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持复杂的链接状态表(这里面有许多参数)。
    (6)UDP是面向报文的。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给IP层。既不拆分,也不合并,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因此,应用程序需要选择合适的报文大小。
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实“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
    UDP的包头结构:
    源端口 16位
    目的端口 16位
    长度 16位
    校验和 16位

    小结TCP与UDP的区别:
    1.基于连接与无连接;
    2.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
    3.UDP程序结构较简单;
    4.流模式与数据报模式 ;
    5.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可能丢包,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TCP\UDP编程步骤:

        TCP编程的服务器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4、开启监听,用函数listen(); 
  5、接收客户端上来的连接,用函数accept();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7、关闭网络连接; 
  8、关闭监听; 

  TC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要连接的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连接服务器,用函数connect();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7、关闭网络连接;


  与之对应的UDP编程步骤要简单许多,分别如下: 
  UDP编程的服务器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4、循环接收数据,用函数recvfrom(); 
  5、关闭网络连接; 

  UD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发送数据,用函数sendto(); 
  6、关闭网络连接;

linux 进程间通信方式:

    进程间通信方式有7种,分别是:

    1,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数据只能单向流动,且只能在有亲缘关系(父子)的进程间使用。

    2,有名管道(name pipe):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但不需要有亲缘关系也可以使用。

    3,信号量(semophore):信号量其实是一个计数器,可以用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它常常作为一种锁机制,用来防止某个进程正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其他进程也访问该资源。因此,常用来作为不同进程间或同一进程内不同线程之间的同步方式。

    4,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由消息的链表,存放在内核中并由消息队列标识符标识。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传递信息少,管道只能承载无格式字节流以及缓冲区大小受限等缺点。

    5,信号(signal):信号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通信方式,用于通知接收进程某个事件已经发生。

    6,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共享内存就是映射一段其他进程能够访问的内存,这段共享内存被一个进程所创建,但是可以被其他多个进程访问。共享内存是最快的IPC方式,它是针对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运行效率低而专门设计的。它往往和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如“信号量”配合使用,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通信。

    7,套接字(socket):套接字与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的区别是,可用于不同机器间的进程通信。

 

linux 线程间的同步方式:

    各个线程可以访问进程中的公共变量,资源。所以使用多线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防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同时访问同一数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数据之间的相互制约包括:

    1,直接制约关系:一个线程的处理结果,为另一个线程的输入,因此线程之间直接制约着,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同步关系。

    2,间接制约关系:两个线程需要访问同一资源,该资源在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线程访问,这种关系称之为线程间对资源的互斥访问,某种意义上说互斥是一种制约关系更小的同步。

    线程之间同步方式有3种:

    互斥锁:

  1. 初始化锁。在Linux下,线程的互斥量数据类型是pthread_mutex_t。在使用前,要对它进行初始化。
    静态分配: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动态分配: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_attr_t *mutexattr);
  2. 加锁。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要对互斥量进行加锁,如果互斥量已经上了锁,调用线程会阻塞,直到互斥量被解锁。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 *mutex);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3. 解锁。在完成了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后,要对互斥量进行解锁。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4. 销毁锁。锁在是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销毁以释放资源。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 *mutex);

    条件变量:

        与互斥锁不同,条件变量是用来等待而不是用来上锁的。条件变量用来自动阻塞一个线程,直到某特殊情况发生为止。通常条件变量和互斥锁同时使用。条件变量分为两部分: 条件和变量。条件本身是由互斥量保护的。线程在改变条件状态前先要锁住互斥量。条件变量使我们可以睡眠等待某种条件出现。条件变量是利用线程间共享的全局变量进行同步的一种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动作:一个线程等待"条件变量的条件成立"而挂起;另一个线程使"条件成立"(给出条件成立信号)。条件的检测是在互斥锁的保护下进行的。如果一个条件为假,一个线程自动阻塞,并释放等待状态改变的互斥锁。如果另一个线程改变了条件,它发信号给关联的条件变量,唤醒一个或多个等待它的线程,重新获得互斥锁,重新评价条件。如果两进程共享可读写的内存,条件变量可以被用来实现这两进程间的线程同步。

  1. 初始化条件变量。
    静态态初始化,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ER;
    动态初始化,int 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cond, pthread_condattr_t *cond_attr);
  2. 等待条件成立。释放锁,同时阻塞等待条件变量为真才行。timewait()设置等待时间,仍未signal,返回ETIMEOUT(加锁保证只有一个线程wait)
    int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cond, pthread_mutex_t *mutex);
    int pthread_cond_timewait(pthread_cond_t *cond,pthread_mutex *mutex,const timespec *abstime);
  3. 激活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broadcast(激活所有等待线程)
    int 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
    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 //解除所有线程的阻塞
  4. 清除条件变量。无线程等待,否则返回EBUSY
    int 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信号量:

        如同进程一样,线程也可以通过信号量来实现通信,虽然是轻量级的。信号量函数的名字都以"sem_"打头。线程使用的基本信号量函数有四个。

  1. 信号量初始化。
    int sem_init (sem_t *sem ,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这是对由sem指定的信号量进行初始化,设置好它的共享选项(linux 只支持为0,即表示它是当前进程的局部信号量),然后给它一个初始值VALUE。
  2. 等待信号量。给信号量减1,然后等待直到信号量的值大于0。
    int sem_wait(sem_t *sem);
  3. 释放信号量。信号量值加1。并通知其他等待线程。
    int sem_post(sem_t *sem);
  4. 销毁信号量。我们用完信号量后都它进行清理。归还占有的一切资源。
    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Linux五种I/O模型:

    阻塞I/O:

    应用程序调用一个I/O函数,导致应用程序阻塞,等待数据准备好。如果数据没有准备好,一直等待......数据准备好了,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I/O函数返回成功指示。

    非阻塞I/O:

    我们把一个套接口设置为非阻塞就是告诉内核,当所请求的I/O操作无法完成时,不要将进程睡眠,而是返回一个错误。这样我们的I/O操作函数将不断的测试数据是否已经准备好。如果没有准备好,继续测试,直到数据准备好为止。在这个不断测试的过程中,会大量占用CPU的资源。

    I/O复用(select、poll和epoll)

    I/O复用通过一种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一旦某个描述符准备就绪(一般是读就绪或写就绪),能够通知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I/O复用模型会用到select、poll函数,这两个函数也会使进程阻塞,但是和阻塞I/O所不同的,这两个函数可以同时阻塞多个I/O操作。而且可以同时对多个读操作,多个写操作的I/O函数进行检测,直到有数据可读或可写时,才真正调用I/O操作函数。epoll是Linux内核为处理大批量文件描述符而作了改进的poll,是Linux下多路复用IO接口select/poll的增强版本,它能显著提高程序在大量并发连接中只有少量活跃的情况下的系统CPU利用率。另一点原因就是获取事件的时候,它无须遍历整个被侦听的描述符集,只要遍历那些被内核IO事件异步唤醒而加入Ready队列的描述符集合就行了。epoll除了提供select/poll那种IO事件的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外,还提供了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这就使得用户空间程序有可能缓存IO状态,减少epoll_wait/epoll_pwait的调用,提高应用程序效率。

    select、poll、epoll的区别:

    select,poll实现需要自己不断轮询所有fd集合,直到设备就绪,期间可能要睡眠和唤醒多次交替。而epoll其实也需要epoll_wait不断轮询就绪链表,期间也可能多次睡眠和唤醒多次交替。但是它是设备就绪时,调用回调函数,把就绪fd放入就绪链表中,并唤醒在epoll_wait中进入睡眠的进程,虽然都要睡眠和唤醒多次交替,但是select和poll在醒着的时候需要遍历整个fd集合,而epoll在醒着的时候只需要判断一下就绪链表是否为空就行了,这节省了大量CPU时间。这就是回调机制带来的性能提升。

    select和poll函数每次调用都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向内核态拷贝一次,并且要把current往设备等待队列里挂一次,而epoll只需要一次拷贝,而且也只需要把current往设备等待队列里挂一次,(在epoll_wait的开始,注意这里的等待队列并不是设备等待队列,只是一个epoll内部定义的等待队列)。这也能节省不少开销。

    信号驱动I/O(SIGIO):

    首先我们允许套接口进行信号驱动I/O,并安装一个信号处理函数,进程继续运行并不阻塞。当数据准备好时,进程会收到一个SIGIO信号,可以在信号处理函数中调用I/O操作函数处理数据。

    异步I/O(Posix.1的aio_系列函数):

    当一个异步过程调用发生后,调用者不能立刻得到结果。实际处理调用这个部件在完成后,通过状态、通知和回调来通知调用者的输入输出操作。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xolsenberg/blog/746427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