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十律 (刘澜)
2011-06-09 15:21:10

前言 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1)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发生在我主持的题为“自我管理与自我领导”的工作坊上。一个学员刚刚听完第一个单元,就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来对我说:太有收获了!她自我介绍说自己在国外读MBA毕业,当时在国内某知名商学院担任部门主任,在该商学院也听了很多课。但是,她说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她听过的那些课都不能解决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听了这一个单元,她认为已经找到了症结所在:没有管理好自己!①
  她说商学院课程不能解决经理人的实际问题,并不让我特别惊讶。通过跟众多经理人的接触,加上以前在哈佛商学院学习时(以及后来自己在长江商学院工作时)的观察,我发现了这样一条“悖论”:商学院往往不教管理。对于经理人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关键的那些管理法则,商学院往往是不教的。因此,许多人虽然读了MBA,其实并不懂得管理。
  ■ 商学院不教的管理问题
  那么,商学院教什么?美国商学院教的绝大部分东西,属于“商”。虽然叫“工商管理硕士”,但是只侧重于“工商”,也就是MBA中的B,既忽略了“管理”的部分,也忽略了其中的“硕士”层面,即研究生教育所应该注重的对思想的塑造。中国很多商学院则侧重于经济学。不管是侧重工商还是经济学,商学院至少忽视了对于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三大类
  内容。
  第一类是任何组织中的管理者,不管是企业中的财务经理、销售经理、生产主管,还是医院的科室主任、大学里的系主任,都需要掌握的关于怎么管理人的内容。既包括怎么管理下级、团队,也包括怎么管理上级、平级,尤其关键的是怎么管理自己。
  第二类是“组织为什么存在”这样的终极问题。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员工是资源还是人?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这些问题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和经济学的逻辑,进入哲学的范畴,商学院要么难以作答,要么给出错误的回答。然而并不只有哲学爱好者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企业和管理者的行事方式,归根到底是由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的。
  第三类是领导力的问题。领导力同时具有上述两类问题的特征。一方面,每个组织管理者,不论行业和职能,在具体工作中都有发挥领导力的责任。另一方面,领导力跟认识自己、成为自己,以及组织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终极问题密切相关。
  ■ 商学院为什么不教管理
  那么,商学院为什么不教管理?
  在中国,首先是因为“无能”—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不懂管理。这听起来像讽刺,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实情。商学院在中国是新生事物,经济学者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商学院的主宰。而来自西方的经济学,传统上是把组织看做一个黑匣子,不关心也不懂得其中的管理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创设几十年来,只有一个研究组织的经济学家获奖,就是赫伯特·西蒙,这可以作为经济学者不关心管理的旁证。而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的陆正飞,在2007年评价当时的院长张维迎引发的多起风波时说,北大和其他高校的管理学院,管理问题往往是各个院系中最多的,管理水平也总是落后的,这可以作为经济学者不懂得管理的旁证。
  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无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不为,可能是因为重学术、轻实用。美国的商学院,一直存在“经验知识”与“学术知识”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早期的商学院被认为学术性不强,于是美国商学院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大力发展学术知识。现在的商学院又被认为矫枉过正,脱离实际太远,南加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就持这样的观点。

前言 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2)
然而,在终极问题上的不为,则更多是重市场、重实用造成的。举个例子,在2010年哈佛商学院第三届年度领导力论坛上,我和哈佛商学院的拉凯什·库拉纳教授以及即将就任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院长的莎莉·布劳恩特教授同组交流,讨论在商学院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布劳恩特说,关于商学院该怎么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还没有很好的研究,而她很怀疑是否能改变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我对她的说法的解读是:教价值观不够实用)。库拉纳则说,很难在商学院传授价值观,因为学生会说我们是顾客,我们交钱上商学院不是来学这个的。回到开头那个经理人的例子,为什么商学院不教她自我管理?因为学生很可能说,我们交钱上商学院不是为了学会管理自己,而是为了学会怎么管理别人的。
  在无能与无为之上,还有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功能的“无知”。组织领域的学术大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以及教育学院、政治学系、社会学系)教授詹姆斯·马奇说,教育的本质有三个要素:第一,对学习的信念。这是对知识的美感与优雅、受过训练的智力和学术胜任力的信仰。第二,对**的追求。教育的追求就是让儿童脱离幼稚,成为**。第三,乐观主义精神。教育与其说是为了成功的结果,不如说是展现人性意志的人生历程。
  因此,马奇说,大学只是偶尔是个市场,它更像是寺庙。高等教育是愿景而非算计,是献身而非选择。学生不是顾客,而是侍僧。教书不是工作,而是圣礼。研究不是投资,而是见证。请允许我接着马奇的话加一句:归根到底,工商管理硕士要培养的是硕士,而非硕鼠。
  ■ 管理的十条黄金法则
  马奇并不完全反对把商学院比做市场,他认为这样比喻也能够提供有益的启发,只是那不是教育的本质。同样,管理者所处的职场,或者说人生,就跟马奇所说的大学一样,它是一个市场,更是一所寺庙。因此,我所说的管理的十条黄金法则,尽管可以包装为职场成功指南,但它们更像是僧侣的修行法则,所以也称为“管理十律”。
  管理者遵循这十律,最重要的理由是因为这是管理者应该做的。基督教的黄金法则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儒家的黄金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不是说你这么做能得到什么好处,而是说这是做人的本分。所谓管理的黄金法则,也作如是解:这是管理者的本分。
  管理者的本分,来自管理者的定义。我一般举三个关于管理者的定义。第一个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管理者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的人。第二个来自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者是“对影响自己业绩的所有人的业绩负责的人”。第三个也来自德鲁克,“在一个现代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这三个定义都说明,管理者追求成果,而非成功;管理首先是责任,而非权力。管理十律,就是管理者追求成果、承担责任的十条守则。
  ■ 管理自己
  管理十律中的前三律,是关于怎么管理自己。
  第一律:做自己的CEO。也就是说,管理者首先要管理自己。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知识工作者要做自己的CEO。实际上,一切组织的工作者,即使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员或者销售员,也可以做自己的CEO;而即使你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CEO,你也需要先做自己的CEO。

前言 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3)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格鲁夫劝告经理人说:“无论你从事哪一行,你都不只是别人的员工—你还是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员工。”格鲁夫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说:“我的背景是工程师,而现在是高科技公司的经理人。但同时我也和你一样,是我自己职业生涯的老板,每天都得提高自己的产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我的客户。”你是自己的员工,更是自己的老板,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制定战略并执行。
  第二律:既要计划,又要梦想。管理者的四大职能中,第一项就是计划。管理者做计划、做预算、做方案,不仅设定结果目标,而且要设定过程目标。但是,管理者常常忽视了梦想,管理文献也忽视了梦想。有哪一所商学院开课,教大家“管理梦想”(沃伦·本尼斯有一本书以此命名)呢?大师马奇指出:梦想、愿景,以及其他的想象,是把我们从现实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手段。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既要计划,又要梦想。梦想帮助我们武化做计划。计划是地图,梦想是指南针。计划让我们脚踏实地,梦想让我们仰望星空。没有计划可能走不动,没有梦想肯定走不远。只会计划而没有远大的梦想的人,不管职位多高,也只能称之为“打工者”。只有梦想而没有实现梦想的计划的人,那他只是一个空想者。既有梦想,又能把梦想转化为行动计划的人,是猾的梦想者。长远的成功,属于猾的梦想者。
  第三律:学而时习之。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学、习和时。学指的是模仿、效法,习指的是实习、实践,时指的是适时、合时。首先,经理人要学。所谓的管理者的三大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除了天生的部分,都靠后天学习而来。其次,学习是学加上习,习并非复习、温习,而是实习、练习,是实践。再次,学习要适时,要在适当的时候实践,不要学而乱习,不要因为只学会了使用锤子,就把任何时候遇到的问题都看做钉子。
  《论语》的第一句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二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者李泽厚在注释这句话时特别指出:“在古希腊,‘朋友’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就是这种传统的发扬者,据说他见到久未谋面的朋友,喜欢问这么一个问题:“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你又搞清楚了什么?” 也就是说,管理者不仅要自己“学而时习之”,还要与人分享,团队学习。
  ■ 管理他人
  管理十律的第四律和第五律,是关于怎么管理他人。
  第四律:用人之长。管理大师德鲁克经常举林肯任用格兰特的例子。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有人向林肯投诉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说:“我倒想知道他喝的是什么牌子的酒,我想给别的将军也送上一两桶。”用人之长说起来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是其内涵相当丰富,要求我们见人之长(因此也要容人之短)、识人之异,还要求我们见团队之长、识团队之异。
  用人之长,还要求我们育人之长。中国企业家曾经很流行学杰克·韦尔奇,有人学多元化,有人学“数一数侗,有人学强制排名,其实都是在学皮毛。韦尔奇的精髓,在于育人。韦尔奇之所以了不起,之所以被称为“世纪经理人”,是因为他培养出了几十个世界500强公司的CEO。不管你是总经理、部门经理、车间主任,还是大学校长、医院院长、政府机关的处长,要学韦尔奇,首先要学他的育人。

前言 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4)
第五律:管理你的上司。不要让你的上司管理你,而要让他被你管理。但是,你还不能让他有“被管理”的感觉。过于天真的经理人认为只要埋头苦干就行,过于世故的经理人认为只要拍好马屁就灵,都是对管理上司的误读。管理上司,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成果。
  管理上司,也要用上司之长。具体说来,要见上司之长、识上司之异、急上司之急。就拿识上司之异来说,你一定要发现上司独特的工作风格。他是喜欢下属口头汇报,还是书面汇报?如果他是阅读型的,你就不要老是给他打电话,而是写书面报告。如果他是倾听型的,你就不要老是给他发邮件,却为等不来回复而苦恼,而是找他当面汇报,或者打电话。
  ■ 管理组织
  管理者三大能力中概念能力的主翼现,就是能够在组织的层面思考问题。有三个问题在组织的层面至关重要:怎么对待顾客?怎么对待员工?企业的目的是什么?管理十律中的第六、七、八律,就是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
  第六律:别把顾客当上帝。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要重视顾客,因为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第二层则是不要过分重视顾客,把顾客当上帝,就是过分了。要重视顾客,就要进行向外走动式管理,要重视不满的顾客、矛盾的顾客、愤怒的顾客,要抓住狂热的顾客。不要太重视顾客,就要知道顾客有时是错的,有些顾客需求不能满足,要重视顾客之外的非顾客,还要区分顾客与客户。伟大的公司,是驱动市场的公司,走在顾客的前面。
  第七律:把员工当人。员工不是人力资源,也不是人力资本,更不是人力成本,而是人。管理学者亨利·明茨伯格说,人力资源是管理中最糟糕的词汇,因为这个词把人“非人化”。明茨伯格说:“一种资源是一件东西。我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力资源。我认为这种词汇贬低了人。叫做人力资本或者人力资产则更糟。”
  这不只是怎么叫的问题,更是怎么做的问题。如果把员工当成本,动词就该是节约;把员工当资源,动词就该是利用;把员工当资本,动词就该是回报最大化。如果把员工当人,动词应该是什么?在2008年,我针对一个管理网站的用户做了三次调查,问的是同一个问题:企业对员工的动词应该是什么?三次得到的结果几乎一模一样,排在前四位的动词都是激励、尊重、培养、关心。也就是说,把员工当人,应该激励他们、尊重他们、培养他们、关心他们。
  第八律:超越利润。怎么对待员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企业的目的是怎么看的。如果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那么员工肯定会被当做成本、资源或者资本。的确,企业没有利润不可能长期生存。但是,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这就像人不呼吸氧气不能生存,但是呼吸氧气不是人生的目的一样。
  几十年前,惠普公司共同创始人、前CEO戴维·帕卡德就说:“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为社会作出贡献。”惠普公司是入选《基业长青》一书的18家“基业长青”的公司之一。该书发现,这18家为众人景仰的公司都有超越利润的目的。
  ■ 领导力
  经理人有两个责任:管理的责任和领导的责任。管理十律的最后两律,是关于领导力。
  第九律:动员群众解决难题。经理人要解决两种问题:技术性问题和变革性难题。这也是经理人的两种责任:管理和领导。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这样评价美国的许多企业:“组织中有很多人擅长管理,但是他们缺乏领导力。”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更准确的表述也许是:组织中有很多人不仅不擅长管理,而且缺乏领导力。
  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是维持现状,维持一个组织、一个事物的正常运转;领导是解决变革性难题,是挑战现状,实现变革。因此,领导力的核心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难题之难,在于必须变革,必须依靠群众改变现有的思想、行为方式、价值观才能实现,而群众的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必须动员、激励和鼓舞,不能靠命令和控制。
  第十律:修炼领导力。领导力不是一种可以教的技能,而是长期的一点一滴的修炼。修炼是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因为修炼的内容往往是违背我们本性的。比如,人的本性是喜欢听赞扬、听好话,而领导力的修炼要求我们听逆耳忠言,甚至要培养唱反调的人。人的本性是遇到失败觉得灰心丧气,而领导力的修炼要求我们把失败当做财富,遇到失败依然从容,甚至为失败而高兴。
  围绕动员群众解决难题这个核心,我概括了八项领导力的修炼。其中包括三项动员群众的修炼:密切联系群众、讲故事、当老师;三项解决难题的修炼:从失败中学习、反思、深思;还有两项自我修炼:认识自己和成为自己,这是前面六项修炼的基石。
  领导力的修炼,也就是人生的修炼。而最重要的领导力修炼也许是最后一项:成为自己。在本书中,我强调了三个成为自己的要点,最重要的也许是最后一个:坚守自己的身份。对于经理人来说,坚守自己的身份就是问自己:作为一个经理人,我该怎么做?管理十律,就是我提供给你的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