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时,都知道按下电脑主机的电源键,然后等待系统的登录窗口,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那么在按下电源键到我们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这段时间,系统都做了那些动作?下面就来说说这段时间发生的动作。

这里以CentOS 6系列来讲Linux的启动流程。

 wKioL1XZjrij41MVAAH9WozxTXI289.jpg


系统启动过程分析:

1)、加载BIOS

当我们打开计算机的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加电自检后,会根据设定的参数寻找启动介质,比如光盘,硬盘,软驱,U盘等。

 

2)、读取MBRMaster BootRecord)主引导记录

MBR是启动介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大小为512字节。其中前面446字节是bootloaderCentOS 安装的时候会有一个grub程序在这里系统启动信息),紧接着的64字节的分区表,最后面2字节是用来校验的。

 

3)、Bootloader

 CentOSLinux中的Bootloader里面是grub,它的作用是用来启动内核的。既然找到了MBR,那就找到了grub,那就可以引导我们启动系统。而grub引导氛围两个阶段执行stage1stage2Stage1是直接在MBR中的,也就是前面的446字节;stage2存放在内核文件系统中,stage1引导完成后可以找到stage2。由于stage2存放在内核文件系统中,此时还没有格式化文件系统,此时,stage1还不能访问stage2,这就需要一个中间层stage1_5来协助stage1来访问stage2。当stage2被执行后,它就会去解析配置文件/boot/grun.conf,在该配置文件中它又找到了内核和内核映像(initrd)的位置从而启动加载内核。

 

4)、内核引导

内核和内核映像(initrd)找到了,内核就接管的控制权。由于内核非常小,它只能含有最基本的硬件驱动,而其他常见的驱动都是在initrd中的。因此,这时候的initrd 先释放到内存中构成一个只读临时文件系统,内核去执行执行临时文件系统里面的init进程,目的是加载各种硬件的驱动。所需要的驱动加载完后,内核再次挂载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内核吧控制权交给/sbin/init进程。

 

5)、系统初始化

/sbin/init进程是系统其它进程的父进程,当它接管系统的控制权后,它会先去读取/etc/inittab文件执行相应的脚本对系统初始化,比如设置键盘、字体、网络环境、主机名、时间、时区等等。

   5.1)、执行系统初始化脚本(/etc/rc.d/rc.sysinit),对系统进行基本的配置,以读写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及其它文件系统,到此系统算是基本运行起来了,后面需要进行运行级别的确定及相应服务的启动。rc.sysinit所做的事情(不同的Linux发行版,该文件可能有些差异)如下:

        5.1.1)、获取网络环境与主机类型。首先会读取网络环境设置文  件“/etc/sysconfig/network”,获取主机名称与默认网关等网络环境。

        5.1.2)、测试与载入内存设备/procUSB设备/sys。除了/proc外,系统会主动监测是否               有USB设备,并主动加载USB驱动,尝试载入USB文件系统。

        5.1.3)、决定是否启动selinux

        5.1.4)、接口设备的监测与即插即用参数的测试。

        5.1.5)、用户自动以模块的加载。用户可以在”/etc/sysconfig/modules/*.modules”加              入自定义的模块,此时会加载到系统中。

        5.1.6)、加载核心的相关设置。按”/etc/sysctl.conf”这个文件的设置值配置功能。

        5.1.7)、设置系统时间。

        5.1.8)、设置终端控制台的字形。

        5.1.9)、设置raidlvm等硬盘功能。

        5.1.10)、以方式查看检验磁盘文件系统。

   5.1.11)、进行磁盘配额quota的转换。

   5.1.12)、重新以读取模式载入系统磁盘。

   5.1.13)、启动quota功能。

   5.1.14)、启动系统随机数设备(产生随机数功能)。

   5.1.15)、清楚启动过程中的临时文件。

   5.1.16)、将启动信息加载到"/var/log/dmesg"文件中。

                  

   当/etc/rc.d/rc.sysinit执行完后,系统就可以顺利工作了,只是需要启动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样主机可以提供相关的网络和主机功能,因此需要执行下面的脚本。

 

   5.2)执行/etc/rc.d/rc脚本,该文件定义了服务启动的顺序是先KS,而具体的运行级别的服务状态是执行/etc/init.d下相应文件的符号链接。Rc.sysinit通过分析/etc/inittab文件来确定系统的启动级别,然后才去执行/etc/rc.d下的文件。

       /etc/init.d-> /etc/rc.d/init.d

 

       /etc/rc ->/etc/rc.d/rc

 

       /etc/rc*.d ->/etc/rc.d/rc*.d

 

       /etc/rc.sysinit-> /etc/rc.d/rc.sysinit

 

       /etc/rc.local-> /etc/rc.d/rc.local

 

 

   也就是说,/etc目录下的init.drcrc*.drc.localrc.sysinit均是指向/etc/rc.d目录下相应文件和文件夹的符号链接。我们以启动级别3为例来简要说明一下。

 

 /etc/rc.d/rc3.d目录,该目录下的内容全部都是以 S K 开头的链接文件,都链接到"/etc/rc.d/init.d"目录下的各种shell脚本。S表示的是启动时需要start的服务内容,K表示关机时需要关闭的服务内容。/etc/rc.d/rc*.d中的系统服务会在系统后台启动,如果要对某个运行级别中的服务进行更具体的定制,通过chkconfig命令来操作,或者通过setupntsyssystem-config-services来进行定制。如果我们需要自己增加启动的内容,可以在init.d目录中增加相关的shell脚本,然后在rc*.d目录中建立链接文件指向该shell脚本。这些shell脚本的启动或结束顺序是由SK字母后面的数字决定,数字越小的脚本越先执行。例如,/etc/rc.d/rc3.d /S01sysstat就比/etc/rc.d/rc3.d/S99local先执行。

 

    5.3)、执行用户自定义引导程序/etc/rc.d/rc.local。其实当执行/etc/rc.d/rc3.d/$99local时,它既是执行/etc/rc.d/rc.local$99local是指向rc.local的符号链接。就是一般来说,自定义的程序不需要执行上面所说的繁琐的建立shell增加链接文件的步骤,只需要将命令放在rc.local里面就可以了,这个shell脚本就是保留给用户自定义启动内容的。

 

    5.4)、完成了系统所有的启动任务后,linux会启动终端或X-Window来等待用户登录。tty1,tty2,tty3...这表示在运行等级1234的时候,都会执行"/sbin/mingetty",而且执行了6个,所以linux会有6个纯文本终端,mingetty就是启动终端的命令。

 

除了这6个之外还会执行"/etc/X11/prefdm-nodaemon"这个主要启动X-Window。至此,系统就启动完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