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中期,两个1944年出生的男人几乎同时创业,在那通往未知命运的泥泞小路上跋涉探索。
那时候的他们,并不知道,联想与华为的命运会在接下来的30年中出现数度的交叉。
最开始的联想,起点是相当不错的。
联想的前身是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由中科院计算机所创办,可谓是国家队。柳传志担任副总经理,其实是话事人,在技术方面,则由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专家倪光南掌舵研发部,他的手里有一个秘密武器: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也就是后来知名的联想汉卡。
这是一款具有词汇联想功能的汉字输入系统,从技术层面而言,比当时市场上的汉卡领先了一个时代。倪光南从1968年开始就在中科院计算所做汉字输入的研究,到1985年的产品出世已经积累了整整16个年头。也就是说,联想的起点,其实并不是1984年,而在更早的时候,那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结果。
联想汉卡一推出市场,就颠覆了整个市场的格局,前三年带给公司的利润超过1200万元,十年间超过上亿元,可以说是联想崛起第一阶段的核武器。到1990年前后,联想已经几乎等于是汉卡的代名词,包揽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科技之光。
而同期的华为,则要低微的多。
1987年创业时的任正非,手上只有2万元,技术人员基本没有。任正非虽然也读过大学,但学的是建筑工程,后来当兵、退伍,干的一直都是建筑。可以说,任正非如果不转行做通信,很有可能今天将成为一个有名的房地产大亨。
但一个契机,让任正非最终进入到了高科技的通信设备行业——他们获得了某香港公司的程控交换机渠道代理权。从渠道切入,是当时本土民企的普遍出路,在各行各业,这样的代理商有太多。“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是当时市场上的舆论热点,其实对于99%以上的本土企业来说,由于与生俱来的技术短板,贸易起家几乎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必由之路。
他们从来没有奢望过,获得联想那样的技术统治力。
但是到了1994年前后,联想与华为,开始了命运的第一次交叉。
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联想汉卡逐渐到了产品生命的末期。1995年的销量,萎缩到了0.5万台,那一年的六月,倪光南被解除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彻底失去了影响力。
在汉卡产品的黄金十年里,联想一直高速膨胀,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接棒的战略业务。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他们并不知道。在1992年的战略会议中,柳传志定下了“多种经营”的思路,到处撒种子,看看哪一颗能够得到好收成。
他们做过房地产,做过农业,做过租车,甚至还做过程控交换机。
是的,你没有看错,1992年的联想,在倪光南的坚持下,曾经投入过数十万元的经费开发程控交换机,而代理了几年程控交换机业务的华为,也终于决定要做自己的产品。
那一年的联想,营收为17亿元,而华为,刚刚突破了1亿元。
但是他们的研发投入资金,完全相同,都是100万元左右。不同的是,联想的这部分资金分散到了不同的产品上,而华为,只有C&C08交换机产品一款。
在C&C08的成功之前,华为曾经经历过JK1000交换机的失败。在通讯设备行业,当时的华为只是一个三线末流小厂,产品的性价比是立足的唯一本钱。华为没有选择,要么生,要么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走,集中了300多名研发人员去集中开发。如果再一次失败,公司清盘就是必然的结果。
对于这种冒险的行为,柳传志是不认同的,在一次访谈中,他曾经表示:1980年代,电脑行业最大的公司是IBM,后面是DEC、王安、HP。可是今天,IBM的硬件业务已经不存在了,DEC因为开发alpha芯片,花光了积蓄却没有效益,最终也把自己拖垮了。技术是很重要,但是企业的发展是一场长跑,只有活下来,才能谈理想。
也就是说,在柳传志的心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对象,而高风险的技术行业是不符合他的收益预期的。如果以投资风格来描述的话,柳传志应该是属于巴菲特那一个派系的。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追求长期稳定的现金收益,喜欢金融、食品、消费品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行业,如果不是身在中科院计算所,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相信柳传志一定不会干计算机的。
即使是干计算机,他们也会选择最容易形成品牌护城河的终端领域来发展。正是在这种风险偏好之下,联想很快就放弃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研发占营收中的比例降低到2%,而重心全面投向了PC渠道与品牌的打造。
如果说,电脑行业作为一个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只要拥有品牌和渠道就可能获得成功,而通信设备作为一个面向企业端的行业,品牌的意义则要小得多。
企业在招标时,往往会考虑很多因素,品牌通常是最不重要的一个。这决定了华为,没有退路,必须在技术上有所作为。任正非也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崇尚冒险,数次背水一战,将企业置于极为艰难的困境中,也难怪,华为的寒冬论总是不绝于耳。
但任正非并不是一个盲目的人,作为一名军人,他对毛的战略熟捻于心。
首先,华为非常专注,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1993年的C&C08交换机研发中,华为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离职,但华为不为所动,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注其中,整整花了一年半时间打磨。就像联想的那个交换机,虽然你的资源背景更强大,但落到交换机这个产品上,肯定不如华为投入的心血多。
其次,华为避开高端市场,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华为的产品定价比进口同类要低一半以上,这样在农村市场就有了广阔的生存土壤,再加上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完善,就完全站稳了脚跟。
第三,任正非的技术水平或许并不高,但他相信专业。早在依靠通信设备获得第一桶金之后,华为就开始了引入IBM的管理体系。并且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在不断的磨合中,反复尝试和修改。关于研发投入方面,华为也参照跨国科技企业的比例,将研发与营收的占比定为15%左右,这远远高于当时的本土企业水平。
科技行业虽然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也往往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谁的产品技术最优秀,谁就将获得所有的蛋糕。也因此,这给了那些对技术有信仰的冒险家不断成功的捷径。
最开始的时候,华为只是一个毫无技术基础的渠道代理商,但是90年代初行业格局的大洗牌让他看到了机会,一头扎了进来。不过即使是C&C08交换机获得了成功,华为也只是当年的“巨大中华”中排名最末的小弟。但华为始终坚持着这种技术的高投入,在模拟、数字、3G、4G的一轮一轮洗牌中,慢慢站到了最中央。
这让任正非更加确信,只要专注于技术,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于是当他们进入手机行业的时候,也是唯一一个愿意,并且敢于投入重金去做芯片的本土企业。这种路径依赖越来越强化,以至于成了华为的信念。
毫无疑问,任正非是一个非凡的企业统帅。
他的冷静、坚韧、格局与眼光都是不世出的,这使得他能够带领华为在科技行业不断进取。但是未来呢,如果任正非退休了,华为还能继续取得这样的成就么?我们并不知道,但在高科技行业,这样的风险是永远都存在的。
如果从投资风格的角度而言,华为其实算是趋势投资者,虽然目前为止的每一步都走的非常精准,导致了遥遥领先同行的收益率,但是风险,同样不得不提防。这正是任正非说的迷茫的意思所在。
相对来说,联想目前的业绩要平庸的多。
收购摩托罗拉的整合失败,让联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这个锅,首先应该背在杨元庆的身上,如果柳传志还在位,胜败犹未可知。当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开始也是亏损不止,如果不是柳传志重新出山,只怕不会有后来的大团圆结局。杨元庆的管理能力,离柳传志还是有一段距离。
但是,作为一个类似于传统消费品的品牌,联想显然不会死。他只要能够找到一个有成长价值的新市场,很快就能够再次焕发生机。
未来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通往神秘花园的交叉小径有无数条,谁也不知道哪一条会突然让人迷失,陷入泥淖之中,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巴菲特的思考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