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10分钟启动一次_“手上120”一键呼救智能手环启动,打造10分钟生命急救圈...

中国推出一键呼救智能手环,能实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联系急救人员。通过精确定位、智能导航等功能,构建起10分钟生命急救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068c7163d037f96af884c39a7317ba03.png

独自在家的老人突发身体不适,按下佩戴的一键呼救智能手环的按纽,其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就传输到平台,医务人员和取得资质的现场急救第一目击者立即携带AED等抢救设备赶到呼救者身边,对其展开抢救。随着全社会对急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民众急救意识日益增强,平时我们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的救人场景将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可能。

71ec706c76e1f48714d45a749fb36c48.png

2020年1月11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专业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

会上,这个被称为“手上120”,连接了120急救站、志愿者、AED,通过精确定位、智能导航、监测预警等智能系统,一键呼救后第一时间通知120救护站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通知最近的志愿者获取AED赶往事发现场进行抢救的一键呼救智能手环智慧院前急救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不仅构建了安全快捷的10分钟生命急救圈,也完美诠释了现场救护“三个一”(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第一时间)的理念。

据“一键呼救”平台负责人、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综合办主任石泽亚介绍,医院和研发该手环的医云急救公司将在长沙市芙蓉区下辖的马坡岭、马王堆、火星、文艺路社区进行试点,免费为患慢性病的老年居民发放部分救命手环。

据悉,“手上120”一键呼救智能手环智慧院前急救平台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各种急慢性疾病、公共卫生事件增加,疾病谱发生深刻变化等背景建立的智能化院前急救平台。

当今,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紧急、最严重的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80%发生在医院外,黄金急救时间仅有4~6分钟,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紧急救助,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十秒就有一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而即便身处急救网络健全的社区,专业急救人员也很难确保4~6分钟内抵达现场施救。因此,意外发生的时候,如何更快的寻求周边人的帮助?医疗系统如何及时响应呼救及了解患者病情?患者和家属的希望何在?

由湖南省人民医院与医云急救公司联合打造的“一键呼救”智能手环给出了答案。该手环与智能数字化信息平台相连相通,紧急情况下,佩戴者可以长按SOS键3秒,手环将拨打急救站急救电话进行呼救。报警地点会自动上报到应急救援系统,获取报警信息后,通过APP上显示的定位,最近的急救志愿者、最近的社区中心工作人员携带着AED,120调度中心调度的急救车均第一时间响应呼救,前往现场进行救援。同时,医院急救中心通过平台上传的患者信息预先了解患者病情,准备迎接和抢救患者,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此外,手环可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若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按下按钮,其监测指标低于预设值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将信息传送急救网络系统。手环默认15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压和心率,通过连续短按SOS按键3下或者应急救援平台发出指令,也可立即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将数值上传到应急救援系统上。

为实现现场与后台的远程对话,手环兼具“来电接听”功能,有来电时,短按一次接听,再按一次挂断。这种恰当的人机交互形式,具有增加情感慰藉和获取现场最新信息的优势。

据了解,为实现“手上120”智慧急救平台的高效救援和信息互通,还需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志愿者培训和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建档。

潇湘晨报记者 张树波 通讯员周瑾容 石泽亚 梁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