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管理模式---引领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变革


  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持续蔓延,一大批欧美企业纷纷陷入破产倒闭的危机,国内企业也愈加感受到全球性经济萧条带来的股股寒意。此间,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纷纷对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近日,记者在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获悉,为引发对资本主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反思,对现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反思,并将重新聚焦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更多思考,由王汝平先生撰写的《C管理模式》专著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密切关注。其突破性的理论研究、创造性的崭新观点,以及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所具有的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令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为之耳目一新,被评为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专著”。2009年5月,《C管理模式》已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按照C管理模式的组织观和标准,资本主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并非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的发展整体,它的运营管理对市场调节机制过度依赖,经济发展过分“自由”,政府对经济运行过度“放纵”。中国经济是政府计划和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相对的市场自由保障了经济的应有活力,宏观计划与调控则确保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节骤和秩序,同时控制了发展中的风险。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条符合事物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的、可持续的正确道路。


  《C管理模式》全书共分七章,作者从宇宙起源着手,从天地自然组织发展演化追根溯源,揭示了组织发展内在的规律和必须遵循的普遍法则。由于“C管理模式”是继金字塔型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模式,因而作者取“CHINA”的第一个字母“C”,为这一组织模式命名为“C管理模式”。


  美国麻省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习型组织中国区协作者吴兆颐认为,《C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在经历了金字塔型的A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的扁平式B管理模式之后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与传统的A管理模式和B管理模式相比,C管理模式从组织理念、组织构架、组织运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均有着许多的创新和突破,C管理模式与A、B两种模式本质的区别,在于其对构成企业组织的人的态度的不同上。


  A管理模式为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高层、中层、基层是逐层分级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视企业内部的人为机器人,工作程序化,因此A模式面对市场是机械的;


  B管理模式为扁平化的圆锥型组织结构,强调企业内部的沟通、协作与学习创新,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因而B模式面对市场变得相对灵活,但由于外部沟通的缺乏,应变力仍受到局限;


  而C管理模式是在对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先进经验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融入了中国国学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了以人为核心和“人形结构”为特征的企业智慧型组织。由于C管理模式整体为球型,其任何一个截面都是一个和谐而灵动的圆形,每一个圆型都能够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形”,并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运营及管理,给人以更多的自由和创造空间,充分发挥了每一个人的智慧,因而具有更大的能动性、灵活与应变力。


  在宇宙组织的普遍规律和自然界的组织法则上,C管理模式根据万物之灵“人”的基本特征,“以人为形”地构建出企业智慧型组织“自然生态”的组织构架;在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基础和先进经验上,C管理模式融合中国道、儒、法“为人处事”的思想及中医理论等国学精华,“以人为本”地构建出企业组织作为“人”的“和谐统一”的行为构架。C管理模式因具有“以人为形”的企业组织自然构架,“以人为本”的企业组织行为构架,因而成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组织形态,这使得企业组织不仅具有如“人”一般的能动性、灵活性,同时还拥了对外界变化极强的感知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体来说,C管理模式既有西方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C管理模式可以说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是极富中国特色、又适用于全球企业的新型管理思想,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中,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形势下,现代企业的为“人”之道、生存之道和发展之道。


  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博士、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郭爱平说,企业智慧型组织是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织普遍法则,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组织。C管理模式 “以人为形”的组织构架和“以人为本”的运营原则,以及“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将为探索怎样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具战斗力的中国企业提供新的思路.


  企业拥有了“以人为形”的组织结构,只是具备了智慧型组织的外形,而能否做到能动、灵活与应变,还取决于企业是否能使构成企业智慧型组织“人形结构”的各个部位或器官,真正“以人为本”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C管理模式借鉴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以人为本”地结合智慧型组织人形结构的特点,根据其各个部位或器官的特定功能和相互关系,按照“高强度运动”的要求,紧密构建了其内部各个部位或器官的联系与互动机制,从而实现智慧型组织系统机能最大化。


  是人都会生病,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形的企业智慧型组织自然也不例外。也需要营造组织内在的和谐、自然,通过有效的“调理修身”机制,使组织内各部分机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避免病症的发生。C管理模式为企业智慧型组织建立了不断修身的“养性”机制以及“以人为本”的自我调理机制,以预防或及时发现企业组织的病灶,及早处理组织器官的功能问题和对外应变能力,从而使企业智慧型组织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和旺盛的生命力。


  远东控股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徐浩然结合自身企业说,C管理模式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观点,那就是企业智慧型组织作为一个“人”,必须将组织延伸到产业链上,以“泛组织”的形式与其它企业组织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协作,构成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人形结构”,共同打造一个更为强大的有机整体——行业“超人”。C管理模式就企业如何构建、优化自己的泛组织,提出的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思路,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C模式就是维护组织的能量守恒


  阎雨


  非常感谢今天与会的各位学者专家,大家都是我多年的朋友。


  首先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褒奖,这些褒奖都让我诚惶诚恐,绝不敢当,特别是张秘书长、陈伟先生、杨教授、安局长…你们的褒奖我都不敢当,为什么呢?说句实在话,我曾经给翟教授说过,这本书我是不想出的,不想出的原因就是我感觉它还不成熟,里边需要做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实现,翟教授说先出版吧,可以在第二版的时候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本书出版了。


  为什么创建C模式?是因为我做了这样的一个思考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的文明从未中断,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四大文明古国里边,印度文明的情况是:印度统一的历史非常短暂,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后来被伊斯兰文化中断了七八百年,之后印度教重新兴起,所以说虽然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但是印度佛教人数现在不足总人口的百分之三。为什么?它的文化是中断的。截止到目前,印度难以拿出一本编年史,它没有自己的一部历史,最主要的是它没有存史的概念,其他的两个文明古国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埃及,也都文化更迭、置换,而未能延续。


  只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没有中断过,为什么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这里边是有一种力量决定,这种力量决定了中华文明,它可以经历挫折,但不会灭失。这种力量就是我们在说的文化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用易经的话来讲就是生生之德,我对这种感受非常强烈,中国文化的确有一种非常强劲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张扬,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它这种就是“生生之德”。怎样实现这种生生之德呢?实际上是通过一途径————“和合”。


  “和合”这种文化其实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这个“和合”,其实就是一种能量的交换,这与我们的文化有关系。世界三大文化的策源地,其中包括中国,它们一开始都是多神论,到后来多神论逐步发展成为单一神论,唯有中国没有从多神论走向单一神论,而是走向文化论。中国没有神崇拜,而是是文化崇拜,这种文化崇拜体现在天人合一、人神感应上。这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没有绝对的义务与权力。它不像圣经所言“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天人感应,这种认知是说人与天之间可以相互感应的,这种感应传递可以通过世俗的力量来表现,这就是天子,顺天应民,顺天承运。那么这个天子就代表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上天的意识就在你心灵的深处,你所做的就秉承着上天的意识。那么这种文化,这种天人合一,其实就是神秘的力量和已知的力量,未知的力量和已知的力量的一种能量的交换。


  这种能量的交换就是我们所讲的太极。我们知道我们的太极是一个阴阳鱼,那么这个太极的模式是什么?太极分为两易,两易生四相,四相分八卦。我们可以看到太极的模式里边,其实是宇宙创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什么呢?一开始这个宇宙是混沌初分的,经过分化以后形成了二元分化就所谓是“阴”和“阳”,二元分化经过能量的交融,这就是冲击补充,在交融的过程中此消彼长,形成新的守恒、平衡,又推陈出新形成新的事物。这个事物与原来的旧事物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宇宙每时每刻都是不一样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推陈出新形成的新太极就是新的宇宙,宇宙的形态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


  所以说我们常讲,易经定义能量的交换有三种形式 :易、不易和简易,其实在这种过程中还有两易,是和易和互易 。首先是互易,互易是能量的交换,和易是达到能量交换的守恒、平衡,这种守恒、平衡就是新宇宙。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变化时时时刻刻都是有的 ,包括我们在坐的诸位,包括我们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我们的能量在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变得衰老 ,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包括物质的生命周期都标明了能量的盛衰。


  这种太极的模式表现在管理上,也就“和合”后的“生生之德”,也就是组织的自我更新。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管理的核心是什么?管理最主要是针对组织的。那么我们知道,任何组织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都有创生,成长,发展到衰亡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能量由存量大于失量 ,失量存量相等到失量大于存量的过程。能量由存量大于失量的时候是成长,失量大于存量的时候就是衰亡,这是一个能量交换过程 。


  刚才赵教授谈的一点,提到基因的新陈代谢,这个提法不是很准确。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在失量和存量的变化过程中,是通过两种新式,一种形式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其实就是讲的失量和存量的此消彼长;另外一个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它并不是能量简单的交换,而是一种能量的再生。不管是简单的新陈代谢还是基因突变都是能量的再生,都形成了一个生命体。这个新的生命体也就是组织 ,只不过组织的名称没有变化,但是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时刻变化的宇宙。但是我们看到的太阳一样每一天都东升西落,但是每天太阳都在释放出能量,这就意味着太阳每一天在走向死亡,太阳消失以后,我们整个太阳系怎么办?太阳系也可能还会有新的太阳出现,如果太阳系没有了,那么这种能量被其他星系给吸走了,新形成的能量源,形成第二太阳系,第三太阳系等等这种新太极,新组织。


  如果让一个组织不衰亡,它的基业就可以长青。前一段有一本书叫《基业长青》 ,它主要就是谈论现在我们的组织怎么自我更新?还有我们今天面临的组织,你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进行变革,变革不是因为你必须要变,而是因为组织本身就是一种能量交换的过程,只有变革才能让存量大于失量或是让存量与失量守恒。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今天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知道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难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中国农耕文明为什么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国家最高的时候GDP曾经占世界的35%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耕文明需要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大一统的思想可以让经验的传承得到最好的发展,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可以让经验价值最大化。西方是不可能的,西方的管理是城邦式的,城邦式的一片土地的管理成本和整个国家的管理成本是不一样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是在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打破自然经济,它需要一个国内统一的市场,甚至是全球的市场。资本大生产,资源大配置,劳动力高流动,都需要一个新的模式来适应。中国的经验主义就不行了,技术主义又跟进了。


  但是世界发展的今天,我们发现知识经济又改变了工业文明,这种技术的需求变成了文化和哲学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我们今天在的谈的管理哲学 。那么C模式到底有什么价值?其实C模式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根据企业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途径:一个路径是通过新陈代谢——渐进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环境采用渐进式的新陈代谢。如果企业已经处于垂死之际,垂垂老矣,再没有新生力量的更新,那么企业就可能要谢幕了,这时就需要新力量的补充,就可以采用激进式,这种激进式就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能量的再生,我们知道基因突变有两种:一种是基因变异,一种是基因优化。变异后就是怪胎,死的更快,我们看的恐怖片,西方的生物恐怖,其实讲的就是生物变异;而基因优化就是让优秀的基因种子进入到组织的生命体。


  我们的C模式其实就是谈的这个问题。你可以根据你的环境,可以采用渐进式也可以是激进式,无论渐进式还是激进式,C模式都是在讲东西文化的能量交换问题,能量守恒问题。是东方的文化为主还是西方的文化为主不取决于管理理论而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如果文化深厚,员工团队受过高等的素养,无论是C多以点还是A多一点,它都能接受。所以说在管理上没有对与错,只有合适与不合适,同样在C模式里边没有A大于C或是C大于A,只在于A和C守恒的问题,守恒才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