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不要因为小钱而感觉受辱


       我们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这个世界。

       正因为如此,每当付出一分劳动,我们都能够正大光明地争取那些属于我们的报酬与收获。


       从莫斯科到波良纳约有200千米,有个旅者却很喜欢步行走过这段长长的旅途。他总是背着一个大背包,沿途与那些流浪的人结伴而行。

       虽然,大家对这位旅者很熟悉,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姓名与来历,只知道他是个喜欢步行的旅者。

       这段路程要花五天的时间,旅者的食宿都在路上解决,或随便向农家借宿,偶尔他也会走进火车站,到三等车厢的候车室里歇息。

       有一回,他又准备进入候车室里小歇,但是这时候候车室里挤满了人,于是他便到月台上走走,想等人少以后再进去休息。

       就在这个时候,旅者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

       原来是车上的一位夫人在叫他:“老头儿!老头儿!”

       旅者连忙转身,看见有人朝他不停地招手,便上前去询问:“夫人,请问有什么事吗?”

       坐在火车上的太太,着急地说:“麻烦您,快到洗手间去,我把手提包遗落在那里了!”

       旅者一听,连忙跑到洗手间寻找,幸好手提包还在,于是他连忙把它拿了出来。那位太太一见,非常开心地说:“谢谢您了!这是给您的赏钱。”太太递给了旅者一枚五戈比的铜钱,而旅者也欣然接受。

       旅者转身准备离去,就在这时,这位太太身边同行的旅伴却问:“你知道你把钱给了谁吗?”

       太太不解地看着她的伙伴,只见她的朋友带着惊喜的口吻说:“他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啊!”

       这位太太一听,吃惊地说:“是吗?真的吗?天哪,我在做什么呢?托尔斯泰啊!看在上帝的份儿上,请原谅我的无知,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唉,我把它给了您,真是不好意思,哎呀,我的天,我是在做什么呢?”

       旅者听见太太的呼喊声,便转过身,笑着说:“您不必感到不安,您没做错任何事,这五戈比,是我自己赚来的,所以我一定要收下!”

       火车鸣笛了,开始缓缓启动,虽然那位太太仍内疚地请求归还,然而,托尔斯泰却带着满脸微笑,目送着火车远去。


       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动作都有着无限意义,就像故事中的“五戈比”,是羞辱还是尊重的赏赐,施者与受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那么,你认为这个赏金代表着什么意义呢?

       无论如何,对托尔斯泰来说,他用自己的劳动获得赏钱,一切合情合理,并不会因为这个区区的五戈比,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因为,因“付出”而“收获”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有那些不劳而获的乞讨者,才是可耻的。

       我们不必因为小钱而感觉受辱,也不必把财富视为万能,因为,金钱的价值并不能用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就像托尔斯泰一样,即使只有一枚小小的五戈比,他也能证明“有付出才有收获”的生活道理,而且从他的坚持里,我们更加感受到其不凡的生命视野。



第2节 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有一步之差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路要走,但不管朝向哪一条路径,困难、艰苦与险境都一定会出现。

       因此,我们不必动辄改道或临阵脱逃,唯有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建立起坚强的信心,获得最后的胜利。


       有位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一家石油公司任职,随即被总公司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工作。

       工作的第一天,工头便要求他,要在限定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并将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中。

       他拿着盒子,迅速登上又高又窄的舷梯。当他气喘吁吁地登上顶层后,只见主管在盒子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又让他送回去给工头。他一接到命令,连忙又快速地跑下舷梯,并把盒子交给工头。

       但是,没想到工头草草签完名字之后,又原封不动地交给他,要求他再送回去给顶层的主管。

年轻人看了看工头,却又不知道要如何发问,只得乖乖地跑上顶层。

       然而,主管这回同样只在盒子上签名而已,便又要他送回去。年轻人就这样来来回回,莫名其妙地上下跑了两次,心里隐约感觉到,这一切似乎是主管与工头故意刁难他。

       直到第三次,这个全身都被海水溅湿的年轻人,内心已经充满熊熊怒火,不过他仍然强忍着怒气。

       当他第三次将盒子送来给主管时,主管这回则说:“把它打开。”

       年轻人将盒子拆开后,里头居然是一罐咖啡与一罐奶精,这会儿他更可以确定,这是主管与工头联合起来欺负他。

       他愤怒地看着主管,但是主管仿佛一点也没感觉似的,接着又对他说:“去冲杯咖啡吧!”

       这个命令一下,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用力把盒子摔到海面上,气愤地说:“我不干了!”

       说完之后,他感觉痛快许多,因为一肚子的怒火全部发泄出来了!

       但是,主管却失望地摇了摇头,并对他说:“孩子,你知道刚刚这一切,其实是一种训练啊!那叫做承受极限的训练,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海上作业,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危险,因此,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才有法子完成海上的作业与任务。”

       主管叹了口气说:“唉!原本你前面三次都通过了,就差那么一点点,你无缘喝到自己冲泡的好咖啡,真是可惜!现在,你可以走了。”


       成功与失败往往只差最后一步,就像故事里的年轻人,停在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地方,也就等于放弃了原先的所有努力,如此一来,不管前面付出多少,他的最后结果终究是零。

       其实,没有经历过挫折与困难,又怎么能知道成功的滋味有多甜美?

       多吃点苦,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充满克服的勇气。别害怕挑战与难题,因为难题越多,我们越能找出解决方法;更别担心困境,只要我们有突破困境的信心,再险恶的境地我们都能安然渡过。

       只要我们多坚持一下,踏出自信的步伐,完成最后关键的这一步,我们就一定能轻松地站立在成功的殿堂里,享受甜美的成功滋味。


第3节 尽心尽力就会创造奇迹



       成功与外在条件的优劣没有太多的关系,只要专心致志于目标,我们都能扭转劣势,让人们口中的“不可能”转变为“可能”!

       下面这则盲花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极简单的道理:尽心尽力就会创造奇迹。问题在于我们愿意去做吗?


       有个盲人选择以“种花”作为他一生的职业,因为他的父亲是位相当有名的花匠,他想向父亲看齐。

       不知情的人认为他很可怜,以为这是“子承父业”,盲花匠别无选择,殊不知,这是盲花匠自己立定的志向。

       当然,这对他来说,的确是件非常残忍的事,因为身为一个盲者,他根本看不见花的模样!

       于是,每当人们告诉他“这些花真美丽”,盲花匠就会用手仔细地触摸,因为他要将花的美丽感觉,从指尖传送到他的心里,真真切切地体会出花朵美丽的意义。

       当人们告诉他“这花朵真香”,他便会俯下身,用鼻尖小心翼翼地闻着,认真嗅出每一种花的芳香。

       几十年过去了,盲花匠一直把花儿当成亲友般地细心照料。因为无尽的付出,不管是玫瑰、牡丹、百合,还是各种名贵的花种,在盲花匠的培育下,都生长得娇艳无比,令其他花匠羡慕不已。


       成功需要时间,更需要认真付出,任何局限或阻碍都不是失败的借口,因为不管什么困难都一定能克服。

       就像盲花匠种花,即使看不见,他仍然可以努力靠着各种感官,一点一滴地研究出让花朵更加美丽的秘方。

       或许你的外在条件比别人差,但是别忘了,尽心尽力就会创造奇迹,只要肯用心学习体会,尽全力付出,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像盲花匠一样,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花园。


第4节 为自己播下希望的种子


       世事无常,我们无时无刻都会遇到困厄和挫折。遇见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困难时,你都是怎么看待的呢?

       不要把自己禁锢在眼前的困苦中,眼光放远一点,当你看得见成功的未来远景时,便能走出困境,达到你梦想的目标。


       有个突然失去双亲的孤儿,生活过得非常贫穷,今年唯一能让他熬过冬天的粮食,就只剩下父母生前留下的一小袋豆子了。

       但是,此刻的他,却决定要忍受饥饿。他将豆子收藏起来,饿着肚子开始四处捡拾破烂,这个寒冬他就靠着微薄的收入度过了。

       也许有人要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委屈或折磨自己,何不先用这些豆子充饥,熬过了冬天再说?

       或许,聪明的人已经猜到了,原来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充满着发了芽的脆绿豆苗。整个冬天,在孩子的心中,充满着播种豆苗的希望与梦想。

       因此,即使这个冬天他过得再辛苦,甚至还饿昏了过去,他也不曾去触碰那袋豆子,只因那是他的“希望种子”!

       当春光温柔地照着大地,孤儿立即将那一小袋豆子播种下去,经过夏天的辛勤劳动,到了秋天,他果然得到丰富的收获。

       然而,面对这次的丰收,他却一点也不满足,因为他还想要得到更多的收获,于是他把今年收获的豆子再次存留下来,以便来年继续播种、收获。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种了又收,收了又种。

       终于,孤儿的房前屋后全都种满了豆子,他也告别了贫穷,成为当地最富有的农人。


       在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凡是看得见未来的人,也一定能掌握现在,因为明天的方向他已经规划好了,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走向何方。

       就像故事里的主人翁,即使当下贫苦挨饿,却对未来充满憧憬,在饥寒交迫的冬天里,希望成为他支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留住心中的“希望种子”,相信自己会有一个无可限量的未来,心存希望,任何艰难都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只要怀抱希望,生命自然会充满激情与活力。


第5节 有开始,才有机会修正错误


       有了开始,我们距离梦想的目标就更近了。

       因为,有开始就有希望,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付出行动就一定会得到相当的成果。世事万物都是依循这个简简单单的道理在运行,只要生命有了开始,自然会有果实累累的一天。


       有一天,俄罗斯剧作家克雷洛夫在街上行走。

       忽然,有个年轻的果农走上前来,拦住了他的去路。只见果农拿着一个果子,向克雷洛夫兜售。

       年轻人腼腆地对他说:“先生,请你帮忙买些果子吧!不过,我要老实告诉你,这些果子其实有点酸,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种果子。”

       克雷洛夫见这个果农如此诚实,心生好感与疼惜,便向他买了几个果子,并对他说:“小伙子,别灰心啊!你以后种的果子会越来越甜的,我第一次种的果子也是酸的。”

       年轻人一听,以为遇到了“同行”,连忙向他请教:“你以前也种过果树吗?后来呢?”

       克雷洛夫笑着说:“我啊!我收获的第一个果实,是《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不过,当时没有一个剧院愿意演出这个剧本。”


       不必担心未来的结果,只要仔细检查眼前的步伐有没有错误失算,走一步便修正一步,那么当我们站在终点时,自然能站立得踏实又稳健。

       别害怕开始时的跌倒与挫折,就像克雷洛夫自我调侃的例子,当我们跨出第一步的时候,通常都会遇到让自己难堪的窘境。

       只要不放弃、能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品尝到努力付出所结成的甜美果实。

       人生没有太多时间让我们犹豫,凡事先行动了再说。唯有从行动的步伐中,我们才能不断发现错误,修正错误,并累积成果,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无误地抵达梦想的终点。


第6节 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


       我们可以不坚持己见,也可以只做自己,只是这一切必须以“尊重”为前提,更要以不侵犯他人为准则。

       毕竟,当别人固执己见,要求我们配合与尊重时,我们不是也会提出相同的要求吗?


       据说,在美国印第安保护区有个原始部落,在集会时有一个规定,就是得赤身裸体地一起活动。这个特别的风俗,让他们饱受外人的白眼与嘲笑,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个传统。

       有一年,这个原始部落不幸发生瘟疫,全部的族人几乎都被感染。

       于是,他们决定到邻近的城镇里,邀请一位当地有名的医生前来帮助他们治病。然而,这位医生一想到他们的传统,便感到相当为难,但是,看着跪在地上的求助者,医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地被激起,最终他还是勉为其难答应了。

       为了迎接医生的到来,原始部落的族人们紧急开会决议,为了尊重这位名医,他们决定破例穿上衣服。

       所以,这天所有人都特别穿上了衣服,有的人甚至打上了领带,聚集在教堂里,等待医生的到来。

       悠扬的钟声响起,医生缓缓地走了进来,然而眼前的情景,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愣住了,这也包括医生本人。

       因为,老医生背着沉重的医疗器材走进来时,身上居然一丝不挂!


       多么温暖的一则小故事,生命里还有什么比为了帮助对方而迁就对方立场更让人感动的呢?

       我们都在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呢?

       只要用心,我们就能享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着绝对的互动关系,那就像弹力球一样,你用多大的力道打到墙面,球体便会以相同的力道,从墙面上弹射回来。

       故事里的原住民与老医师,心中都默默地牢记着尊重,也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而我们也可以相信,从此,老医师与这个部族将会相互影响,而且不管什么样的变化,都会是最好的转变。


第7节 竭尽所能突破眼前的困境


       在自然界里,人是最善于运用脑力解决问题的生物。

       不断地进行脑力激荡的结果,是人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横阻于眼前的关卡,终于来到科技时代。

       人对自己要有信心,只要不放弃,自然能找出解决的方法;只要心存希望,期待许久的机会一定会出现。

       先来看看下面这则急中生智的故事吧!


       史蒂芬·诺瑟在内华达州的一家绝缘材料厂工作,这天,气候干燥的内华达地区突然变天,雨下得很大。到了傍晚,天色虽然已经黑了,但是工厂内仍然灯火通明。

       只见工人们正忙碌地将新到的货品尽快搬入仓库中,因为一旦货品被雨水浸泡,就要变成废物了。

       史蒂芬是仓库的管理员,不仅要搬运货品,还要清点货物的数量。每项工作都要相当仔细,不能有任何差错。

       然而,就在货物过完磅、准备记数时,钢笔居然没有墨水了,不管他多么用力地甩笔、涂划,始终只有一道道刮痕而已。

       这个状况把史蒂芬吓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这是一个严重的疏忽。连枝备用笔都没有准备的他,在倾盆大雨中紧张地呆住了。

       这时,站在不远处指挥搬运的老板,催促着问:“你记下来了没有?”

       史蒂芬听见老板的叫喊,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办法,只见他将笔用力地戳进了手指中,一滴红色的血液渗了出来,接着他回答老板说:“记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史蒂芬将红色的进货单上的数字键入电脑,并打印了一份,连同进货单一起转交给老板。

       不久,史蒂芬从一个仓管部的小职员晋升为主管。每当他想起这一段,总是拿出那张红色的单子,向儿女们说:“你们看,我还留着它,这样我就不会忘记过去的艰苦,认认真真地工作、生活。”


       如果你也遇到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解决呢?

       也许有人会想到更好的方法,不过,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像史蒂芬那样,毫不迟疑地想到“血墨”吧!

       求助无门时,你习惯抱怨还是哭泣?而当抱怨结束、泪水宣泄完后,事情又有多少转变呢?

       终究无济于事吧!别再埋怨那些折磨你的人、事、物了,抹干泪水,竭尽所能去面对眼前的境况吧!

       只要你愿意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即使在非常的情况下,你也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当我们忆起这些让自己身心备受折磨的过往经历时,也别忘了重要的人生体悟“不忘记过去,并学会珍惜,人生自然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进”。


第8节 贪婪是难以闪躲的明枪


       多少人因为贪婪而堕落,甚至有人为了满足贪欲,铤而走险,最终做出让自己后悔不已的事。

       当心中满是好逸恶劳的念头时,人们的脚步也会开始走偏,直到错误造成,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有一则印度寓言故事,颇值得我们深思。

       一只死去的大象静静躺在幽僻的恒河边,正巧被一只出来寻觅食物的狼看见了。狼高兴地想:“哇,我今天运气真好!”

       它快步来到大象身边,并用力朝着象鼻咬了一口,但是象鼻硬得就像根木头,狼生气地破口大骂:“这是什么鬼玩意儿,居然咬不动!”

       于是,它回头去咬象耳,没想到还是咬不动,转到象的腹部仍然咬不动,它东咬一口,西咬一口,大象的全身几乎都咬遍了,仍然没有一个可以被咬下一口的部位。

       它哀怨地说:“我的天,我快饿死了,怎么没有一个地方咬得动呢?”

       最后,它找到了大象的屁股,再次用力一咬,这回居然咬动了,而且咀嚼起来就像刚刚活捉的小羊的肉,既松软又可口。

       这会儿狼开心地自言自语说:“这才像样,看来大象身上最柔软可口的地方,只有这里了!”

       只见贪吃的豺狼,从大象的屁股开始,不断地往里头钻食。

       它从屁股吃到了象肚,当它吃完象的内脏,喝了几口象血之后,便舒服地躺在象肚里睡觉。

       它醒来时,想了想:“窝在这个象肚里有得吃,又有得住,何必再去别的地方找食物呢?”

       就这样,狼在象肚里舒舒服服地住了下来。

       只是它没料到,在烈日的照射下,大象的尸体开始紧缩,特别是送入空气的肛门处,已经越缩越小。

       终于有一天,狼醒来时,象肚里居然一片漆黑。其实在这之前,象肚里的肉质早就变硬,象血也早已枯竭了,但是已经安逸于象肚里的狼,一点也不介意,直到伸手不见五指时,它才警觉到大事不妙了。

       狼发现出口不见了,感到万分惊恐,不住地在象肚里东突西窜,又撞又踢,只是不管它怎么撞,就是撞不出一个逃生的出口。

       直到有一天,天空下了一场大雨,象尸因为浸泡在雨水中,全身开始发胀,不久肛门口也松开了,透进了一点微光。

       狼看见这点微光,开心地来到肛门口:“得救了!”

       只见它用力地冲向出口,终于拼了命地钻了出来。只不过,因为用力过猛,它身上的毛,居然全被象皮给磨光了。

       它逃出象肚,立即奔到河边喝水解渴,这才从河的倒影中,发现自己居然全身光秃秃的。狼叹了口气:“唉,都怪我太贪心了,现在弄成这副德行,怎能见人呢?”


       许多人就像故事里的狼,一旦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之中,不仅容易失去理性的判断,丧失应变能力,也会让自己不自觉地朝着陷阱走去。

       贪婪往往与怠惰懒散伴随,贪心也经常与享乐同行。

       不要让错误的价值观扭曲了我们的生活方向。

       我们可以享受生活,但是绝对不可以沉溺于对物质的无休止追求。唯有知足,我们才能开心地享受人生。


第9节 不要为了小事斤斤计较


       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曾说:“我从来没遇见过不喜欢的人。”

       那你呢?也和罗吉士一样,每天都开心地与人交往吗?还是一早起来,看见任何人、事、物都感到不快?


       1898年冬天,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

       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为了偷吃玉米而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这样做。

       罗吉士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论理。

       此时,正值寒流来袭,他们走到一半,人与马车全都挂满了冰霜,两人也几乎要冻僵了。

       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罗吉士进屋取暖时,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

       罗吉士本想开口与农夫论理,忽然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

       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

       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

       饭后,天气仍然相当差,农夫一定要两个人住下,等转天再回去,于是罗吉士与佣人在那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富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

       在寒流中走了这么一趟,罗吉士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在回家的路上,佣人忍不住问他:“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

       罗吉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在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表现在言行上便是为了小事斤斤计较,然而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的心是否真的充实了?

       人与物之间是无从比较的,真正的无价必定表现于无形,就像大师的雕刻作品,它的价值不在价格与实体上,而是创作者对作品付出的情感与附在作品身上的生命感悟。

       故事中的罗吉士,尽管失去了一头牛,却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以及难得遇见的人情味,这段经历,更让他懂得生命中哪些才是无价的。



第10节 不要用情绪来面对问题


       在职场中,我们无法光凭借理论来表现出真正的实力。不管理论如何清楚,都必须通过行动,才能看见已经融会贯通的专业能力。


       知名的沃尔玛商场要招考一名收银员,几经筛选,最后只剩三位×××有幸参加复试。复试由老板亲自主持,第一位×××刚走进老板办公室,老板便丢了一张百元钞票给她,并命令她到楼下买包香烟。

       这位女孩心想,自己还未被正式录用,老板就颐指气使地命令她做事,因而感到相当不满,更认为老板故意伤害她的自尊心。

       因此,老板丢出来的钱,她连看都不看,便怒气冲冲地掉头离开。

       她一边走,一边还气呼呼地咒骂:“哼,他凭什么支使我,这份工作不要也罢!”

       第二位女孩一进来,也遇到相同的情况,只见她笑眯眯地接了钱,但是她也没有用它去买烟,因为钞票是假的。

       由于她失业许久,急需一份工作,只好无奈地掏出自己的一百元真钞,为老板买了一包烟,还把找回来的钱,全交给了老板。

       不过,如此尽职卖力的第二位面试者,却没有被老板录用。

       因为,老板录用了第三位面试的×××。原来,这个女孩一接到钱时,就发现钱是假的,她微笑着把假钞还给老板,并请老板重新换一张。老板开心地接过假钞,并立即与她签定合约,放心地将收银工作交给她。


       三位面试者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第一个面试者的心态,是多数老板最害怕的类型,毕竟,只会用情绪来处理事情的人,任谁也不敢将工作托付给他。

       第二位面试者的处理方式,则是最不专业的表现,虽然委曲求全的人比较有敬业精神,但万一真的遇到重大问题,老板需要的不是员工委屈与退缩,而是冷静与理性的处理能力。

       于是,第三位面试者成功了,因为在这件小事上,她充分表现出敬业态度和专业能力。从“接过钱”与“发现假钱”的两个小动作中,我们便能看见她的“配合度”与“专业能力”,而这才是大老板期待的最佳人选。

       想面试成功,除了要有自信与正确的态度之外,别忘了要多了解工作本身的需求。预备或培养好相关的专业能力,因为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将是你表现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的机会。



第11节 摒除杂念,就能通过各种考验


       失败,往往是因为我们面对眼前的折磨时,意志不够坚定。

       就像辛苦减肥的人,面对美食的诱惑,意志力忽然松懈下来时,脑海里便立刻出现“大吃一顿”的欲望。

       这时,如果他的意志力不够坚定,让满足口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很快地我们就可看见他的身材“恢复原状”了。

       身在困窘的处境中,我们似乎会有更多的渴望、欲望,然而,太多不切实际的杂念,也往往是我们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大阻碍。


       蒙克夫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登山家,他经常在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地征服海拔6 500米以上的高峰,这其中还包括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其实,许多登山高手都以不带氧气瓶而能登上乔戈里峰为第一目标。但是,几乎所有的登山好手来到海拔6 500米处,就无法继续前进了,因为这里的空气变得非常稀薄,几乎令人感到窒息。

       因此,对登山者来说,想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独立征服8 611米的乔戈里峰峰顶,确实是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

       然而,蒙克夫却突破障碍做到了,他在接受表彰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这一段历险的过程。

       蒙克夫认为,在突破海拔6 500米的登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心里各种翻腾的欲念。

       因为,在攀爬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让人松懈意念,转而渴望呼吸氧气,慢慢地让人失去冲劲与动力,而“缺氧”的念头也会开始产生,最终让人放弃征服的意志,接受失败。

       蒙克夫说:“想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所以,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攻上顶峰,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法国文豪福楼拜曾经在书中写道:“坚强求助于你的意志力,而不要求助于天神,因为天神从来不理会人们的呼声。”

       一个人只有靠自己的意志力,摒除脑海中各种杂念,才能战胜困难,成为最后脱颖而出的人。

       生活中最难做到的,不是寻找最后的结果,而是在寻找的路途上能不受诱惑,并奋力不懈地直达目标。

       因为,任何停滞与迟疑的念头,都会让人忘记前进,甚至失去了起步时勇往直前的冲劲。

       已经走到半山腰的你,还记得开始时你对自己所喊的加油声吗?

       找回你盎然的活力,全力向前冲刺,就像蒙克夫说的,忘记所有杂念。只要坚守最初非成功不可的意志,我们最终都能完成每一项人生考验。


第12节 利用“同理心”化解心防


       人际间的沟通,以“同理心”最能达到效果,这是利用将心比心的技巧,让对方也能感同身受,进而让彼此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着想,达到相互尊重与和谐互助的沟通成效。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年代,人们的工作机会非常难得,有位17岁的女孩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售货员的工作,虽然这只是暂时性的工作。

       这时,圣诞节即将到来,珠宝店里的生意非常忙碌,女孩工作相当勤奋,因为今天早上她听经理说,想继续聘用她。

       中午时分,她正将柜上的戒指全部拿出来整理,忽然,她瞥见柜台边来了一位男子,看上去是30岁左右,而且穿着有点残破的衬衫,满脸散发着悲伤、怨愤的气息,似乎也说明了这个人的生活遭遇,而他此刻正贪婪地盯着那些珠宝首饰。

       这时,电话铃响了,女孩因为急着去接电话,一个不小心把摆放珠宝的碟子打翻了,六枚精致的钻石戒指,就这么清脆地掉落在地上。

       她连电话都不接了,连忙趴到地上寻找,并捡起了五枚戒指。

       “咦?还有一枚戒指呢?”女孩在地上找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不禁急得出了一身冷汗。

       这时,她看到那个男子正向门口走去,忽然,她知道戒指在哪儿了。

       当男子的手即将拉起门把走出珠宝店时,女孩温和地喊了一声:“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登时停住,并转过身来,之后约有一分钟的时间像是静止的!

       最后,男子打破静默,他有点微微颤抖地问:“什么事?”

       声音似乎有点卡住了,男子咽了口水,又复述了一回:“什么事?”

       而女孩这时却低下了头,神色黯然地说:“先生,这是我头一份工作。唉!现在想找个工作很难的,不是吗?”

       男子看着她,也低头沉思,忽然在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个温和的微笑:“是啊!的确如此。但是我可以肯定一件事,你在这里一定做得很不错。”

       停了一下,男子向前走了一步,接着把手伸了出来,并对着女孩说:“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女孩立即伸出了手,并温柔地微笑着。

       只见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而女孩接着也用十分柔和的声音对这名男子说:“祝你好运!”

       男子随后便转身离开,女孩目送他的身影消失之后,才转身回到柜台,将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每个人都有心地柔软的一面,这是人心的弱点,也绝对是人性的优点。

       就像故事里的女孩与小偷,女孩紧抓住彼此类似遭遇的“同理心”,获得了对方的理解与同情,最终让事情有了转机。

       甚至,我们还能大胆地预测,因为这份将心比心的相知与相惜,小偷的未来必定会有一个全新的人生。

       与人沟通,依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方向,让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立与争执。

       只要彼此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即使人生有再多的难题,我们也都能轻松而圆满地解决。


第13节 改变心境,勇敢面对逆境


       曾经有悲观主义哲学家说,我们出生时之所以哇哇大哭,是因为我们预知生命必然充满痛苦,至于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成人之所以满心欢喜,是因为世间又多了一个人来分担他们的苦难。

       当然,这是消极、负面的论调,人生是苦是乐,都是内心的感受。

       一切都得靠我们亲自体验,一如挫折,或许遭遇之时会让我们感到痛苦,但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勇敢。


       巴柏有一个悲惨的童年,10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于父亲是个长途汽车司机,经常不在家,也无法提供巴柏正常的生活所需,因此,巴柏自从母亲过世之后,就必须自己学会洗衣做饭,并照顾自己。

       然而,老天爷并没有特别关照他。当他17岁时,父亲在工作中不幸因车祸丧生。从此巴柏再也没有亲人,也没有人能够倚靠了。

       只是,噩梦还没有结束,在巴柏走出悲伤,开始独立养活自己之时,却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

       然而,一连串意外与不幸,反而让巴柏养成了坚强的性格,他独立面对随之而来的生活不便,也学会了拐杖的使用,即使不小心跌倒,他也不愿请求人们伸手帮忙。

       最后,他将所有的积蓄算了算,正好足够开一个养殖场。

       但老天爷似乎真的存心与他过不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将他的最后一丝希望都夺走了!

       巴柏终于忍无可忍了,气愤地来到神殿前,怒气冲冲地责问上帝:“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

       上帝听到责骂,现身后满脸平静地反问:“喔?哪里不公平呢?”

       巴柏将他的不幸,一五一十地仔细说给上帝听。

       上帝听完了巴柏的遭遇后,又问:“原来是这样啊!的确很凄惨,那么,你干吗还要活下去呢?”

       巴柏听到上帝这么嘲讽他,气得颤抖地说:“我不会死的!我经历了这么多不幸的事,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害怕。总有一天我会靠着自己的力量,创造自己的幸福!”

       上帝这时转身朝向另一个方向,并温和地说:“你看!”

       接着,他对巴柏说:“这个人生前比你幸运许多,他可以说是一路顺风地走到生命的终点!不过,他最后一次的遭遇却和你一样,在那场洪水里,他也失去了所有的财富。不同的是,他之后便绝望地选择了自杀,而你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或许,从我们出生,哭出了生命中的第一声之时,我们就开始感受到,人生必定充满了泪水与艰辛。但是,也唯有这些艰难,才能突显出生命的可贵与不凡,让我们在撒手人寰的时候笑着离开。

       其实,许多人的命运都像巴柏一般,经历了种种痛苦和磨难,最后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承担磨难的心境不同。

       唯有经过磨炼的生命,才能累积出坚强的生命力,也唯有历经风风雨雨的人,才知道生命的难得与珍贵。


第14节 挫折,往往来自错误的选择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爱默生曾经在文集中这么写道:“一个人怎样思想,他就是怎样的人;一个人做何种选择,他就是何种的人。”

       一个人选择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会受到个性与惯性的行为模式左右,因此经常在不知不觉间犯下错误。

       关键的机会往往只出现一次,一旦错过了,或许我们就再也等不到了。因此,别老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琐碎的小事上。

       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事情,我们便能抓住每一次重要机会,那么成功随时都可能到来。


       这是一则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佛教寓言故事。

       据说,梵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时,菩萨是他的政法顾问。

       有一次,边境发生了一场动乱,当地驻军连忙派人向国王报信,恳求增派部队前往支援。

       然而,国王这时却自顾自地来到御花园休憩,并准备在花园里扎营。

       在等候营帐安扎的时间里,国王看见侍者正将蒸熟的豌豆倒入木槽里喂马。与此同时,御花园里的猴子开始骚动起来。

       忽然,有一只猴子飞快地从树上跳下来,从木槽里捞了一把豌豆,接着立即把豆子全塞进嘴里,随即它又抓了一把,这才满意地回到树上,愉快地吃着手中的豆子。

       但是,因为吃得太急了,有一颗豆子从它的手中掉了下来,只见这只猴子居然不假思索地扔掉手上所有的豌豆,跳下树,着急地寻找刚刚落下的那颗豌豆。

       结果,不仅那颗豆子没有找到,连手上原本的豆子也找不回来了。

       国王看到这只猴子可笑的举动,禁不住问菩萨:“您对这只猴子的举动有什么看法?”

       菩萨回答说:“国王啊!只有无知的蠢才才会因小失大啊!”

       国王听见菩萨意有所指地这么说,这才想起刚刚使者来自边境的紧急报告,连忙返回波罗奈城去。

       在边境骚乱的强盗们,听说国王亲征,决心把强盗赶尽杀绝后,连忙逃跑了!


       先别嘲笑猴子愚蠢,也别嘲笑国王搞不清楚状况。

       仔细想想,我们是否也曾经像小猴子一样舍本逐末,忽略手中所掌握的机会,去追逐早已错过的机会?是否也像国王一样不知轻重,只顾着享乐而漠视眼前的灾厄?

       我们的人生之所以充满那么多困顿和挫折,往往是因为我们在关键时刻做了错误的选择。

       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选择,而且每次在做决定前,我们都要先评估其中的轻重缓急,知道哪些是当务之急,哪些又是小事一桩。只有一一谨慎估量,才不致于因小失大,甚至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