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母校

  季羡林上大学的四年,生活比较拮据。好在清华是国立大学,每年的四十元学费会在毕业时如数退还学生,住宿费不收,膳食费每月六块大洋,花费并不多,而且由于他是县里唯一的国立大学生,每年可以获得五十元津帖,此外,还可以写些文章,得点儿稿费,家里的负担也就大大减轻了。

  季羡林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去济南省立高中教授国文,虽然月薪不低,但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受到同行的排挤,学校内又存在派系之争,使他在这儿工作的并不愉快。幸运的是,正赶上清华大学向德国派留学生。季羡林报了名,并被录取,异常兴奋,等待他的将是一片崭新的天空。
 
  ■辞亲去国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热,“镀金”回来的留学生身价极高,而不管含金量到底如何。这让人想起钱钟书先生笔下的高松年,一张真真假假的洋证书就可以换得人前显贵。但那时出国的学生大多是要回国的,不像现在,一门心思想着拿人家的绿卡。出国留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自费,一种官费。像“留美庚款”就是官费中的一种,美国利用退还庚子赔款的钱,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庚子赔款是清政府赔偿的最大一笔款项,共计九亿八千万,分别赔偿给了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后来,在美国的带领下,除了日本外,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当时的协和医院就是美国利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建设的,据说当时在破土施工时,意外的挖出大批的金银财宝,但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清政府的官员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批黄金珠宝被运出国境。
季羡林赴德留学不是以上介绍的方式,他属于“交换研究生”。两国交换的研究生,路费和制装费自已出资,食宿费相互付给,但数量不多,只够勉强支付食宿费用。

  当时,季羡林的叔父已经失业,全家六口人全靠他在济南中学教书的钱过日子,为此,季羡林进退两难,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叔父知道他考取了赴德的研究生时,竟全力支持他。试问,如果没有这样的叔父,是否还能有现在的季羡林呢?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季羡林开始筹集路费。济南中学的宋还吾校长是个热心人,带着他请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帮忙,却没想到被断然回绝。季羡林是个很要面子的人,想必他那时一定非常尴尬。
最后,好不容易四处借钱,凑足了路费,考虑到在德国没有额外的钱买衣服,就在国内草草制办了几套衣服。在等待出国期间,他去拜见了冯友兰和蒋廷黻,两位先生在他的出国合同签定上都出了力。此外,他还拜见了闻一多先生,这也是他与闻一多先生唯一的一次会面,等到季羡林回国的时候,闻一多先生已经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

  临行的时候,全家人送他,看着被他甩下的这个破败的家,老亲、少妻、还有四岁的女儿和一个几个月大的儿子,季羡林百感交集,这一家老小将如何度日?

  叔父的眼中仍旧充满着希望,看着被自己6岁就带出来的季羡林马上就要成为人中龙凤,他的心头或许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之感吧,他盼望着季羡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但实际上,在季羡林的心中,对未来却是一片茫然。

  通往德国的列车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未知的旅程开始了。
 
2006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