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设备(dfs)

机器设备

时间限制: 1000 ms  |  内存限制:65535 KB
难度: 2
 
描述

Alpha 公司设计出一种节能的机器设备。它的内部结构是由 N 个齿轮组成。整个机器设备有 一个驱动齿轮,当启动它时,它立即按 10,000 圈/小时转速顺时针转动,然后它又带动与它相切 的齿轮反方向,即逆时针转动。齿轮之间互相作用,每个齿轮都可能驱动着多个齿轮,最终带动 一个工作齿轮完成相应的任务。 在这套设备中,记录了每个齿轮的圆心坐标和齿轮半径。已知驱动齿轮位于(0,0),最终的 工作齿轮位于(Xt, Yt)。 Alpha 公司想知道传动序列中所有齿轮的转速。所谓传动序列,即能量由驱动齿轮传送,最 后到达工作齿轮的过程中用到的所有齿轮。能量传送过程是,在一个半径为 R,转速为 S 圈/每小 时的齿轮的带动下,与它相切的半径为 R’的齿轮的转速为-S*R/R’ 转/小时。负号的意思是, 表 示按反方向转动。

 

已知,机器设备中除了驱动齿轮以外,所有齿轮都可能被另外某个齿轮带动,并且不会出现 2 个不同的齿轮带动同一个齿轮的情况。 你的任务是计算整个传动序列中所有齿轮的能量之和。即所有齿轮转速的绝对值之和。 

 
输入
第一行: T 表示以下有 T 组测试数据(1≤T ≤8) 对每组测试数据: 第 1 行: N Xt Yt (2≤N ≤1100) 接下来有 N 行, Xi Yi Ri 表示 N 个齿轮的坐标和半径 i=1,2,….,N ( -5000 ≤Xi ,Yi ≤ 5000 3 ≤ Ri ≤ 1000 ) 坐标以及半径是整数
输出
每组测试数据,输出占一行,即所有齿轮转速的绝对值之和 在double范围内,输出整数部分
样例输入
1
4 32 54
0 30 20
0 0 10
32 54 20
-40 30 20
样例输出
20000
题解:水题,赛场上队友写的这个题,wa到了最后,我也没看,下来一下就过了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cmath>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Point{
    int x, y;
    int r;
}dt[1200];
bool js(Point a, Point b){
    double l = (a.x - b.x) * (a.x - b.x) + (a.y - b.y) * (a.y - b.y);
    if(fabs(sqrt(1.0*l) - (a.r + b.r)) < 0.000000001)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int mp[1200][1200];
int vis[1200];
double ans;
int start, end;
void dfs(int u, double eng, double tot){
    vis[u] = 1;
    if(u == end){
        ans = tot;
        return;
    }
    for(int i = 0; i < 1200; i++){
        if(mp[u][i] && !vis[i]){
            dfs(i, eng*dt[u].r/dt[i].r, tot + eng*dt[u].r/dt[i].r);
        }
    }
}
int main(){
    int T;
    scanf("%d", &T);
    int N;
    Point e;
    while(T--){
        scanf("%d%d%d", &N, &e.x, &e.y);
        memset(mp, 0, sizeof(mp));
        for(int i = 0; i < N; i++){
            scanf("%d%d%d", &dt[i].x, &dt[i].y, &dt[i].r);
            if(dt[i].x == e.x && dt[i].y == e.y)
                end = i;
            if(dt[i].x == 0 && dt[i].y == 0)
                start = i;
        }
        for(int i = 0; i < N; i++){
            for(int j = i + 1; j < N; j++){
                if(js(dt[i], dt[j])){
                //    printf("%d %d\n", i, j);
                    mp[i][j] = mp[j][i] = 1;
                }
            }
        }
        ans = 0;
        memset(vis, 0, sizeof(vis));
        dfs(start, 10000, 10000);
        printf("%d\n", (int)ans);
    }
    return 0;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06-01
DFS(Depth First Search,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搜索算法,用于在树或图等数据结构中遍历所有节点。DFS 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着一条路径一直遍历到底,直到不能再前进为止,然后返回上一个节点,继续遍历其它路径。DFS 可以用递归或栈来实现。 在 DFS 中,我们可以分为两种遍历方式:深度优先遍历(preorder)、后序遍历(postorder)。深度优先遍历从根节点开始,一直遍历到叶子节点,然后返回上一级节点,进行下一轮遍历。后序遍历则是遍历完子节点之后,再遍历父节点。这两种遍历方式都是基于递归实现的。 下面是一个使用递归实现 DFS 的示例代码(以二叉树为例): ```python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 self.val = val self.left = left self.right = right class Solution: def dfs(self, node: TreeNode): if node is None: return print(node.val) # 先访问根节点 self.dfs(node.left) # 再遍历左子树 self.dfs(node.right) # 最后遍历右子树 def preorderTraversal(self, root: TreeNode) -> List[int]: self.result = [] self.dfs(root) return self.result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TreeNode 类来表示二叉树中的节点,其中包括节点的值、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我们还定义了一个 Solution 类来实现 DFS 遍历,其中 dfs() 方法用于进行深度优先遍历,preorderTraversal() 方法则是用于求解前序遍历的结果。在 dfs() 方法中,我们先访问根节点,然后再递归遍历左子树和右子树,直到遍历完整棵树。在遍历各个节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节点的值保存到一个列表中,最后返回即可。 当我们需要使用 DFS 遍历一棵树时,只需要创建一个 Solution 对象,然后调用其对应的方法即可。比如,可以使用如下代码来创建一棵二叉树,然后对其进行 DFS 遍历: ```python root = TreeNode(1) root.left = TreeNode(2) root.right = TreeNode(3) root.left.left = TreeNode(4) root.left.right = TreeNode(5) solution = Solution() result = solution.preorderTraversal(root) print(result) # 输出: [1, 2, 4, 5, 3]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棵二叉树,然后创建了一个 Solution 对象,最后调用其 preorderTraversal() 方法来进行遍历。遍历完成后,将遍历结果输出即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