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run方法完美写法_Java巧用lambda,异步方法优雅写法

了解lambda的基本原理

加入lambda之后,很多写法都变得简单起来,如创建一个线程对象,可以: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Hello");

}

});

lambda写法:

new Thread(() -> System.out.print("Hello"));

单独将lambda拎出来:

Runnable runnable = () -> System.out.print("Hello");

其实lambda代表的就是一个接口的实现而已(匿名内部类)。而这种接口也叫函数式接口,会有@FunctionalInterface注解进行编译时检查。

或者直接把lambda看成一个方法,上述的 () -> System.out.print("Hello") 就是代表一个无入参、无返回值的一个方法(等同于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Hello")}),而Runnable runnable则是指向这个方法(类似函数指针),需要调用这个方法时,调用runnable.run()即可.

当有一个参数、无返回值则是Consumer

// 对printStream对象的void print(String s)方法的引用

PrintStream printStream = System.out;

Consumer consumer = printStream::print;

consumer.accept("Hello");

// 输出

Hello

对于有入参(一个或两个)、有返回值等情况,JDK也提供了对应的函数式接口:

接口

函数

说明

Consumer

void accept(T t)

无返回值、一个入参,T为入参类型

BiConsumer

void accept(T t, U u)

无返回值、两个入参,T为第一个入参类型、U为第二个入参类型

Supplier

T get()

有返回值、无入参,T为返回值类型

Function

R apply(T t)

有返回值、一个入参,T为入参类型,R为返回类型

BiFunction

R apply(T t, U u)

有返回值、两个入参,T为第一个入参类型、U为第二个入参类型,R为返回类型

以上为java.util.function包下的部分接口,剩余的基本上就是指定泛型类型的函数接口了,例如LongConsumer,无泛型,其实就是指定入参只能是Long。

上述已经代表了大部分的函数可以表示的形式了(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及以上的入参的函数式接口JDK并没有提供,需要时要自定义实现,实际上也很少用到)。

方法有静态方法(static)和非静态方法,但函数式接口关注的仅是入参、出参类型和个数而已: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Long noStaticFoo(String str) {...}

public static Long staticFoo(String st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 静态方法,类::

Function staticFoo = Test::staticFoo;

Long apply = staticFoo.apply("100");

// 非静态方法,实例对象::

Test test = new Test();

Function noStaticFoo = test::noStaticFoo;

Long apply2 = noStaticFoo.apply("100");

/* 这种可以理解成两个入参、除了原来方法的入参外,还要指明实例对象(因为这是一个实例方法)*/

BiFunction noStaticFooTest = Test::noStaticFoo;

Long apply3 = noStaticFooTest.apply(test, "100");

}

}

当一个函数/方法可以被变量引用时,其实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做一些比较方便的事情了,例如Streams的相关API。效率也比反射中的Method要高。

优雅的异步方法调用写法

在java中的异步方法,原理基本上大同小异,其实就是新开一个线程(或者从线程池中获取线程),Spring也提供相应的@Async注解。这里期待的是,将业务代码与“系统是否异步执行”进行解耦。

假如我现在有个Service,里面有个方法是根据id远程拉取用户信息(HTTP):

public class UserHttpService {

public User getById(Long id) {

...

return user;

}

}

有A、B、C三个地方有调用到UserHttpService#getById,我们发现A处同步发起了好几个HTTP请求(拉取用户信息只是其中一个),这时候我希望UserHttpService#getById能变成异步执行,提高效率。一种做法是@Async + 直接修改返回值为Future,但是问题来了,这样的话B、C两个地方都要做出修改,但是B、C只调了一个HTTP,没必要变成异步呀(事实上,在真实项目中,情况会比这个更加复杂)。另外一种做法则是结合lambda进行解耦。

先新增一个异步执行类:

public class AsyncExecutor {

// 线程池,建议恰当配置(拒绝策略建议CallerRunsPolicy)和使用框架注入

privat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

* 单个入参,有返回值的异步执行方法 , public User getById(Long id)

*

* @param method 要执行的方法,如 , userHttpService::getById

* @param param 入参值,如 100

* @param

入参类型,如 Long

* @param 返回值类型,如 User

* @return Future对象,用以判断是否执行结束、获取返回结果

*/

public

Future async(Function

method, P param) {

return executorService.submit(() -> method.apply(param));

}

}

这时候A处异步调用:

public class A {

private AsyncExecutor asyncExecutor;

private UserHttpService userHttpService;

public void foo() {

...

// 异步调用

Future userFuture = asyncExecutor.async(userHttpService::getById, id);

... 其他操作(如再发起http请求)

// 获取结果

User user = userFuture.get();

...

}

}

对于原来的UserHttpService并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只要在需要的地方(A)指定为异步即可。

对于其他的无入参、两入参、无返回值等的方法形式,也可以类似处理:

public class AsyncExecutor {

// 线程池,建议恰当配置(拒绝策略建议CallerRunsPolicy)和使用框架注入

privat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

* 无入参,无返回值的异步执行方法 , void noStaticFoo()

*

* @param method 要执行的方法,如 user::noStaticFoo;

* @return Future对象,用以判断是否执行结束

*/

public Future async(Runnable method) {

return executorService.submit(method);

}

/**

* 有单个入参,无返回值的异步执行方法,如 void noStaticFoo(Long id)

*

* @param method 要执行的方法,如, user::noStaticFoo

* @param param 方法执行的入参,如id

* @param

入参类型,如Long

* @return Future对象,用以判断是否执行结束

*/

public

Future async(Consumer

method, P param) {

return executorService.submit(() -> method.accept(param));

}

/**

* 有两个参数但是无返回值的异步执行方法, 如void noStaticFoo(Long id,Entity entity)

*

* @param method 要执行的方法,如 , user::noStaticFoo

* @param param1 第一个入参值,如id

* @param param2 二个入参值,如entity

* @param 第一个入参类型

* @param 第二个入参类型

* @return Future对象,用以判断是否执行结束

*/

public Future async(BiConsumer method, P1 param1, P2 param2) {

return executorService.submit(() -> method.accept(param1, param2));

}

/**

* 无参数有返回值的异步执行方法 , Entity noStaticFoo()

*

* @param method 要执行的方法,如 , user::noStaticFoo

* @param 返回值类型,如 Entity

* @return Future对象,用以判断是否执行结束、获取返回结果

*/

public Future async(Supplier method) {

return executorService.submit(method::get);

}

/**

* 单个入参,有返回值的异步执行方法 , Entity noStaticFoo(Long id)

*

* @param method 要执行的方法,如 , user::noStaticFoo

* @param param 入参值,如 id

* @param

入参类型,如Long

* @param 返回值类型,如 Entity

* @return Future对象,用以判断是否执行结束、获取返回结果

*/

public

Future async(Function

method, P param) {

return executorService.submit(() -> method.apply(param));

}

/**

* 两个入参,有返回值的异步执行方法 , Entity noStaticFoo(Long id)

*

* @param method 要执行的方法,如 , user::noStaticFoo

* @param param1 第一个入参值,如id

* @param param2 二个入参值,如entity

* @param 第一个入参类型

* @param 第二个入参类型

* @param 返回值类型,如 Entity

* @return Future对象,用以判断是否执行结束、获取返回结果

*/

public Future async(BiFunction method, P1 param1, P2 param2) {

return executorService.submit(() -> method.apply(param1, param2));

}

}

JDK1.8 有提供CompletableFuture,也是类似异步处理的方法,默认线程池为ForkJoinPool(默认最大工作线程数=CPU总核心数-1),该线程池擅长于计算密集型任务,IO密集型任务请尽量使用自己合理配置的线程池。

  • 3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