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o导入特征怎么实体化_Creo和ProE薄壳失败原因和解决办法,果断收藏抽壳无忧...

本文深入探讨了Creo和ProE中薄壳特征的重要性和常见失败原因,包括最小半径过小、相邻曲面无法相交、面组退化、内部自相交、精度问题导致的临界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调整建模顺序、创建连接面、修改精度、偏移面组减料法等,帮助用户提高薄壳成功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作者评选的Creo和ProE十大功能中,薄壳特征高居榜首,对此有些用户表示对此有异议或者不能理解。

作者把它评选为十大功能第一名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点,薄壳作为从数字外观造型到产品结构设计的关键转折,它深刻地改变了模型的属性,如果原本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外观模型,那么经过薄壳特征后,它就开始进入实现功能的产品结构设计阶段,走出了从数字模型到产品的关键一步,相信做过结构设计的用户都有这个体验,当薄壳成功后,都会长舒一口气,特别是外观比较复杂模型。第二点,薄壳特征在Creo或ProE中,并不能保证总是能成功,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而一旦无法薄壳成功,通常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多做很多功夫或进行较大的修改。而薄壳特征失败是如此平常,自然凸显了成功的宝贵和价值了。综合上面两点,作者觉得把薄壳特征评为十大功能之首也就无可厚非了。

90317a8ead8391e3fedc53870013619d.png

薄壳特征是结构设计的基础

既然薄壳特征是如此重要,掌握它的基本原理从而提高薄壳的成功率和更有效解决薄壳失败就非常有必要了,正基于此,本文将对薄壳的原理和失败原因进行深度剖析,以期帮助作者深入了解薄壳特征,在面对薄壳失败时能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迅速解决掉。

一个模型的薄壳过程实际就是外观面组的等距离偏移过程,虽然在不断更新的Creo版本中或多或少都有针对薄壳特征的改进,有些无法偏移的面组也能够通过智能化出来薄壳成功,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薄壳的过程基本还是偏移的过程,因此薄壳的成功与否基本等同于曲面组的偏移成功与否。下面就详细分析薄壳失败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


1.存在最小半径过小的曲面

正如我们前面看到,模型的薄壳过程大部分场合下都是模型外观曲面的偏移过程,因此如果在模型的外观面组中存在曲面最小半径(在偏移方向上)小于薄壳值(偏移值)的情况时,自然就会导致薄壳特征的失败。

在Creo中,可以通过【分析】选项页下【检查几何】溢出菜单中选择【半径】功能来进行曲面的半径分析。

ea79f56b607986e754e10bf84d1fb1e7.png

曲面最小半径分析

如上图中所选曲面,最小内侧半径是2.27,最小外侧半径是9.457,说明这个曲面如果薄壳的话,最大可以抽壳2.27mm,如果向外偏移,则最多可以偏移9.457mm。除了可以选择单个曲面外,还可以直接选择实体或主体来进行半径分析。

4c22c87eec75482d24ecb17ff6acec48.png

实体的最小半径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这个模型的最小内存半径是1.344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