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8 comparator接口_Java8 Comparator接口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最近在刷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先对数据按照某种规则排序,再做下一步的处理。我们都知道如果相对某一个类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只要这个类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并且重写了CompareTo()方法即可直接通过对集合或数组调用sort()方法实现排序,例如

Student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int id, String nam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实现CompareTo方法,即可通过姓名字符的ASCII顺序进行排序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NotNull Student o) {

return this.name.compareTo(o.nam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1, "zhangsan");

Student s2 = new Student(2,"lisi");

Student s3 = new Student(3, "Wangwu");

List stu = new ArrayList<>();

stu.add(s1);

stu.add(s2);

stu.add(s3);

Collections.sort(stu);

System.out.println(stu);

}

}

结果

[Student{id=3, name=’Wangwu’}, Student{id=2, name=’lisi’}, Student{id=1, name=’zhangsan’}]

但是,有的时候类本身没有实现“比较”这个功能,或者CompareTo()实现的并不是自己想比较的方法,那么我们就需要自己实现一个比较器。单独写一个类,实现Comparator接口,实现Compare()方法。然后将这个“定义如何比较某(两)个类”的对象传递到sort()方法中,使对象可以比较。比如我们想让刚才的Student使用name的长度进行排序:

一个定义比较方法的类,实现了Comparator接口

public class SortedById implements Compar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return o1.getName().length() - o2.getName().length();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1, "zhangsan");

Student s2 = new Student(2,"lisi");

Student s3 = new Student(3, "Wangwu");

List stu = new ArrayList<>();

stu.add(s1);

stu.add(s2);

stu.add(s3);

Collections.sort(stu, new SortedById());

System.out.println(stu);

}

}

结果

[Student{id=2, name=’lisi’}, Student{id=3, name=’Wangwu’}, Student{id=1, name=’zhangsan’}]

实际上,这就是将一段代码直接传递到一个方法里面去,可是在Java中实现这样的操作并不容易。

当然,使用匿名内部类也可以实现不新增一个类就完成比较操作的定义:

Collections.sort(stu, new Compar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return o1.getName().length() - o2.getName().length();

}

});

lambda表达式的出现,使代码更加简洁,如下:

Collections.sort(stu, (o1, o2) -> o1.getName().length() - o2.getName().length());

sort()方法的第二个参数即是一段lambda表达式,它由()->{}的形式表示。

()中表示要传递的参数,由于sort()方法中,对要排序的内容已经有了说明,即第一个参数“stu”,所以编译器可以推导出第二个参数必然比较的是两个Student对象。如果无法推导,则需要指明类型:

Collections.sort(stu, (Student o1, Student o2) -> o1.getName().length() - o2.getName().length());

->之后指向一个方法体,如果不能用一句代码完成所需的计算,则需要加入{}

如果要提供的方法没有参数,则可以直接写为()->{………}

lambda表达式还为后续Java实现函数式编程提供了便利。当我们需要一个只包含一个抽象方法的接口的对象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lambda表达式来实现。这种接口就成为函数式接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