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径为r的球体均匀带电_基于Mathematica对球体摩擦的深入理解

大学物理和理论力学中存在许多研究滚动球体的问题。 滚动的球体与地面之间存在纯滚动、“又滚又滑”等不同的运动状态。 根据不同的运动状态存在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滚动摩阻力矩、动滚动摩阻力矩等多种摩擦力 [1] 。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摩擦力与球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摩擦力的统一数学模型并且使用Mathematica软件对“拉动球体”问题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1 摩擦力的一种数学模型

摩擦力的数学表达形式为

b933f21394f753ddaf9e90adfffff910.png

f 的方向与相对速度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N 成正比。可以将摩擦因数μ 分解为两部分之积

0d262bf64fbaeb4dbe519fc8b7709f5c.png

其中|μd|表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ε 表征摩擦力的方向以及真实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因数之间的偏离程度。一般而言,静摩擦因数μs 比动摩擦因数μd 大,比如铸铁与铸铁之间μs ≈6μd,铜与低碳钢之间μs ≈1.47μd

为了便于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积分和微分运算,可以构造一个ε 关于相对速度vr 的解析函数,使其图像满足图1。当vr 很大时摩擦因数不做修正,符号与相对运动方向一致,当vr 很小且接近静止时,摩擦因数需要一个修正值,如图1中的尖峰所示。

91a45f61cba3db0bfa60774a2b29eedc.png

这个解析函数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形式不唯一)

b5f84671295de1e6ce5ab6f1d83d2c42.png

第一项对应滑动摩擦因数,第二项是修正项。事实上,使用计算机求解时只需将K 取到很大的数值即可获得满意的结果。所以在下文中,这个解析函数写为

07ff2b4d79e9e30c2a0430aaa5d38af4.png

(3)

滚动摩擦阻力偶矩是由于球体与地面不是理想刚体,发生了弹性变形,铅锤约束力系作用点与理想位置的偏离产生了滚动摩擦阻力偶矩[1,2]。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相似,也可以构造一个无量纲系数εr (ω)来统一描述,与式(1)(2)(3)相似有

2bd34c7b3e777eee81aed549b913c7dd.png

式中μr 是具有长度量纲的系数。

2 具体问题及其求解

2.1 拉动物块

问题描述:如图2所示,物块初始静止,F 由0开始线性增加,铜与低碳钢之间μs=0.53,μd=0.36,分析物块的运动情况

07f7a3c6c1c3fc659bf9cfac17a2a6fe.png

物块受到外力F 和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式(1)式(2),有如下微分方程

a0df56581fccebf0457041e69d8f9d8a.png

使用Mathematica可以求解其数值解[3],加速度与外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如图3, 其中物理量均已进行无量纲处理。

b035f1740c2ed543eb1e931729d54054.png

可以从图中看出,随着外力的增大,物块最初静止不动。当外力恰好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加速度突变,物块开始滑动。可见计算结果与实际物理过程吻合。

2.2 拉动球体

问题描述:如图4所示,物块初始静止,F 由0开始线性增加,t1 时刻撤去外力,铜与低碳钢之间μs=0.53,μd=0.36,分析物块的运动情况

321e5a9738c2106fdec1af57b74fdbae.png

以图4箭头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转动定理[4]得

237f31b148e1e6609f8971c83aeaf8c0.png

注意到相对速度为球体表面与地面间的相对速度

5a40f2667e864ec7e7350b5081b93f98.png

球体绕质心的转动惯量为

082c188c66f25e5eef7bb1559b3c8ba0.png

将式(1)(2)(4)(5)(9)(10)代入式(8),可得关于v 和ω 的二元一次微分方程组

e766a011ef64fce42dc60f78b6a5c222.png

使用Mathematica可以求解其数值解,参考相平面表示法[5],将(角)速度作为横轴,(角)加速度作为纵轴,可以观察运动的整个过程,见图5。

dcf357e7f9b07f92077dfef7e30ac2b0.png

为了便于比较,将式(3)和式(6)的第二项去除,即认为静摩擦与动摩擦相等,μs=μd,μrs=μrd,得到运动相图,如图6。

953b96469b24c21e98a31c36b68ea273.png

3 讨论

图5和图6表示的球体运动的相轨迹都围成了一个封闭图形,表示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归静止的整个过程。其中横轴上侧的轨迹表示加速段,施加了线性增大的外力F。横轴下侧的轨迹表示减速段,不施加外力F。重点讨论图5中各段的物理意义。

(1)OA 段:球体静止不动。因为外力F 较小,被静摩擦力fs 和静滚动摩阻Mrs 平衡

(2)A 点:变为纯滚动(a=βr),摩擦力依然为静摩擦力fs。外力F 与静摩擦力fs 所形成的力矩克服了静滚动摩阻Mrs。静滚动摩阻Mrs 转变为动滚动摩阻Mrd,球体突然发生滚动。

(3)AB 段:保持纯滚动(a=βr),摩擦力依然为静摩擦力fs。随着外力F 的增加,加速度a 与角加速度β 增加。

(4)B 点:变为“又滚又滑”(a>βr),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fd。外力F 太大,使得静摩擦fs 转变为滑动摩擦fd,由于fd<fs,质心加速度突然增大,角加速度突然减小。

(5)BC 段:保持“又滚又滑”(a>βr)。

随着外力F 的增加,加速度a 增加,但是角加速度β 不变,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fd 与动滚动摩阻Mrd 是恒定。

(6)C 点:保持“又滚又滑”(a≠βr)。

C 处撤去外力,加速度a 反向,由滑动摩擦力fd 唯一确定。角加速度β 不变,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fd 与动滚动摩阻Mrd 是恒定的。

(7)CD 段:保持“又滚又滑”(a<βr)。加速度保持C 点末的状态,直到D 点。

(8)D 点:转变为纯滚动(a=βr),满足v=ωr,滑动摩擦力fd 转变为静摩擦力fs,且fs 与Mrd 共同决定质心加速度a。

(9)DO 段:保持纯滚动(a=βr),不断减速直到最终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实虚线重合的过程为“纯滚动”,实虚线分离的过程为“又滚又滑”。

对比图5和图6可以发现如果假设静摩擦与动摩擦相等,μs=μd,μrs=μrd,会使分析结果带来很大误差。

4 结论

本文建立了摩擦力的数学模型并且使用Mathematica 软件对具体问题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1) 利用无量纲系数ε(vr)εr(ω)建立了摩擦力和滚动摩阻的统一表达式,见式(3)(6),便于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分析。

(2) 拉动球体的问题分为4 个节点,5 段过程。每一个节点处都会发生加速度的突变,每一段过程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3) 此数学模型可以用于教学,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付国清, 李代云.滚动摩阻的成因及其对运动影响的探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79-80.FU G Q,LI D Y.Causes of rolling fri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motion[J].Journal of Jiang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2009(2):79-80.(in Chinese)

[2] 徐玉华.关于滚动摩阻概念的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6(4):96-98.XU Y H.Exploration to the perception on rolling friction resistance[J].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1996(4):96-98.(in Chinese)

[3] 孔祥强.基于Mathematica软件在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中的可视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10):20-2.KONG X Q.Mathematica based visual insight in the initial value problems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J].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2015,34(10):20-2.(in Chinese)

[4] 谢传锋, 王琪.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9-65,251-263.

[5] 程鹏.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9-236.

作者简介:王文文,女,教授,主要从事物理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功能薄膜材料和器件,08569@buaa.edu.cn。

引文格式:李文韬,李文博,王文文.基于Mathematica对球体摩擦的深入理解[J].物理与工程,2020,30(5):72-75.

END

e198b4fc08e6e34771ecb354b21046f0.png cd2ff98d90ae3ce8688c75c33d733885.png cd2ff98d90ae3ce8688c75c33d733885.png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蓝字”标题查看:

  • 源自苏格拉底的问题驱动式教育:在互动中共同学习和成长

  • 读后感:教育中的现实和远方

  • 王青教授:昨晚(6月9日),清华电动力学期末考试

  • 朱邦芬院士:“减负”误区及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物理类课程线上教学的调查报告

  • 乐永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美国物理实验教学及中美情况对比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推进在线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

  • 王青,郭应寿:清华大学《费曼物理学II》和《电动力学》混合式线上教学实践

  • 《物理与工程》2020年第4期目录

  • 《物理与工程》2020年第3期目录

  • 《物理与工程》2020年第2期目录

  • 《物理与工程》2020年第1期目录

  • 顾牡:对于重新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认识和体会

  • 黄昆:永远怀念吴大猷老师

  • 黄昆:我的研究生涯

  • 朱邦芬院士:从基础科学班到清华学堂物理班

  • 朱邦芬院士:对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

  • 李学潜教授:物理是一种文化

  • 李学潜教授:如何帮助物理系学生迈过从高三到大一这个坎

  • 穆良柱:什么是物理及物理文化?

  • 穆良柱:什么是ETA物理认知模型

  • 穆良柱:什么是ETA物理教学法

  • 吴国祯教授:我的国外研究生经历印象——应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纪念活动”而写

  • 陈佳洱,赵凯华,王殖东:面向21世纪,急待重建我国的工科物理教育

  • 王亚愚教授:清华物理系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

  • 葛惟昆教授:关于中外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 王青教授:小班教学与翻转课堂:《费曼物理学Ⅱ》的10年教学实践——纪念费曼先生百年诞辰

  • 安宇教授:为什么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需要改变

  • 安宇教授:其实教学就是积累的过程

  • 刘玉鑫教授:关于本科生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和教材编著的一些思考

  • 沈乾若:重创理科教育的美加课程改革

  • Henderson C:美国研究基金支持下的物理教育研究及其对高等物理教育的影响

《物理与工程》期刊是专注于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创刊,欢迎踊跃投稿,期刊投审稿采编平台:

http://gkwl.cbpt.cnki.net

445a29912929f48146673d0f64fc4aeb.png

欢迎关注

《物理与工程》微信公众号

be50b61c129c0bac2593ca72b0c37cc8.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