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泵轮换工作原理图_高清图解:冷却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b2331205ef6e522ca90fa3f53d7336b1.gif

冷却系统组成与原理

(1)冷却系统组成

冷却循环由冷却系统管路、散热器(水箱)、膨胀罐、水泵、节温器、风扇等构成。冷却系统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个路径。冷却系统结构原理图、冷却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5a403f6dbede22577f2e78e79dd801d4.png

▲ 冷却系统结构原理图 1-电子节气门控制执行器;2-水泵;3-节温器;4-进水口;5-机油冷却器;6-水控制阀;7-出水口;A-从散热器;B-至CVT 油加热器;C-至散热器;D-从无级变速箱油加热器;E-从加热器;F-至加热器;G-从储液罐

13d9b59fd385d537b32181da0c872f3a.png

▲ 冷却系统框图

(2)冷却系统循环原理

冷却液从散热器出口流出,流入水泵进口。一些冷却液从水泵流到加热器芯,然后流回水泵。随着冷却液预热,向乘客舱提供加热和除霜能力。冷却液也从水泵出口流出,并流入发动机气缸体。在发动机气缸体中,冷却液通过气缸周围的水套循环吸收热量。然后,冷却液流过气缸盖垫上的水道开口,进入气缸盖。在气缸盖中,冷却液流过燃烧室和气门座周围的水套,吸收附加的热量。冷却液还被引入节气门体。

冷却液通过铸件中的水道循环。在初始启动阶段,冷却液帮助加热节气门体。冷却液从气缸盖流向节温器。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冷却液的流动将在节温器处停止(小循环,图7.1-3),或冷却液流过节温器并进入散热器(大循环,图7.1-4),冷却液在此处得到冷却。此时,冷却液流动循环结束。

9f5bf9aeb1eb7647f740af03079be32d.png

▲ 冷却液小循环

17a6cb4923ab544cb573ae1625b00fd3.png

▲ 冷却液大循环图

注意:暖风热交换器和机油冷却器是连接在小循管路上的。

7b8b87da25eee0e794c29e6aadc7469e.png

ee70df0a223b807a8c9f015500ca1d24.png

3617d92d26e79577f0b243cb7b6495e1.png

52e9e528f9478a3681b1dfc0f3b9fbf0.png

4a5f38bf1e54f3b44224067f4c2307db.png

5114262f6c632bfbdc6e3641e7cba604.png

0ea3b7a49313a321c462cc9723ba4378.png

dc420b1d7fb0f67147583734b42ca8bd.png

e8eeda513d52742c5c9ddae881eba35b.png

7085ba8e6f4ec27746d8fa9ee8c5553c.png

6c0f10866b6ee644c8d3783744d21d2c.gif 本期内容来自新书

汽修必备工具书:《汽车维修手册》

(彩色图解+视频讲解)

周晓飞主编,2020年11月出版 6f440963580e536653922c1b0fa9f213.png  相 关 文 章    more
  • 图文详解:冷却系统的各组成部件及工作原理
  • 视频:如何更换水泵(师傅用案例手把手现场教)
  •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工作原理、电路连接、检测方法(典型车系)
  • 如何拆卸、分解、安装发动机,看这篇就够了。
  • 高清彩图,透视汽车润滑系统的内部构成与工作原理
  • 【案例解析】车子停一晚上后无法启动,起动机也无法工作
  • 发动机运转但无法启动的原因与故障分析
  • “活塞环”到底起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工作的?
fe81adcd2f380ac51436cd60eaea1165.png戳下方 eb757d7ea1866208ee71a5a576180468.gif 你的点赞与分享,我都很喜欢 !
<think>好的,用户问的是变频恒压供水一拖三的电路原理图,我需要详细解释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首先,我得确定用户的基础,可能是个电气工程师或者相关领域的学生,他们需要了解实际应用中的电路设计。 首先,系统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里的变频器是关键,一拖三意味着一个变频器控制三台水泵,需要说明变频器如何切换不同水泵,以及切换的逻辑,比如根据压力需求逐步启动备用水泵。 然后,主电路里的接触器和电机保护元件,比如断路器和热继电器,这些都是标准配置,必须提到它们的作用。控制电路部分,压力传感器和PLC是关键,压力信号通过传感器反馈给PLC,PLC再控制变频器调整频率,维持恒压。这部分需要详细说明闭环控制的过程,PID调节可能也是用户关心的点。 接下来是工作流程,需要分步骤说明,从启动到压力调整,再到水泵的切换逻辑,比如定时轮换以防止某一台泵过度使用。休眠和唤醒功能可能在低用水量时停泵,这也是节能的一部分,应该提到。 安全保护方面,过流、过压、缺相等保护措施是必须的,用户可能在实际应用中遇到这些问题,所以需要强调系统的保护机制。 最后,电路图的特点,比如一拖三的结构图,可能需要用文字描述,因为没有图,所以用文字说明变频器、接触器、水泵的连接方式,以及控制信号的流向。可能用户需要知道如何设计这样的电路,或者进行故障排查,所以原理的清晰解释很重要。 需要检查是否所有技术术语都正确,比如PID、接触器、PLC等,确保解释足够详细但不过于复杂。还要注意使用中文术语,避免直译英文词汇,比如“断路器”而不是“circuit breaker”。另外,用户可能对变频恒压供水的应用场景比较熟悉,但想深入电路层面的设计,因此需要兼顾原理和应用。</think>变频恒压供水一拖三电路原理图是工业自动化中常见的节能供水系统设计,其核心是通过变频器控制三台水泵协同工作,实现管网压力恒定。以下分步说明其原理和关键组成部分: --- ### **一、系统结构组成** 1. **主电路部分** - **变频器**:核心部件,通过调整输出频率控制水泵转速。 - 输入侧:三相电源(L1/L2/L3)经断路器(QF)接入。 - 输出侧:通过接触器(KM0)连接至主泵(M1)。 - **水泵切换电路**: - 三台水泵(M1/M2/M3)通过接触器(KM1/KM2/KM3)实现工频/变频切换。 - 主泵M1由变频器直接驱动,M2/M3为备用泵,按需切换至工频运行。 - **保护元件**: - 断路器(QF)、热继电器(FR)提供过载和短路保护。 2. **控制电路部分** - **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管网压力,反馈4-20mA信号至PLC。 - **PLC控制器**: - 接收压力信号,通过PID算法计算目标频率。 - 控制接触器动作逻辑(如KM0-KM3的通断顺序)。 - **人机界面(HMI)**:设置目标压力、监控运行状态。 --- ### **二、工作流程** 1. **启动阶段** - 变频器驱动主泵M1启动,转速由低频逐步上升,避免水锤效应。 2. **恒压调节** - 当用水量增加导致压力下降时: - PLC提高变频器输出频率 → 主泵加速 → 压力恢复。 - 当用水量减少导致压力上升时: - PLC降低频率 → 主泵减速 → 压力稳定。 3. **水泵切换逻辑** - **单泵满负荷**:若M1达到额定频率(如50Hz)仍无法满足压力需求: 1. 将M1切换至工频运行(断开KM0,闭合KM1)。 2. 启动M2进入变频模式(闭合KM0,驱动M2)。 - **多泵协同**:同理,M2满负荷后切换至工频,再启动M3变频运行。 4. **休眠与唤醒** - 夜间低用水量时,若频率降至下限(如30Hz)仍超压,则停泵休眠;压力低于阈值时重新启动。 --- ### **三、关键控制原理** 1. **PID闭环控制** $$ \Delta f = K_p \cdot e(t) + K_i \int e(t)dt + K_d \frac{de(t)}{dt} $$ 其中: - \( e(t) = P_{设定} - P_{实际} \)(压力偏差) - \( \Delta f \)为变频器频率调整量。 2. **节能原理** - 水泵功率与转速立方成正比: $$ P \propto n^3 $$ 降低转速可大幅减少能耗(如转速80% → 功率51.2%)。 --- ### **四、电路图特点** 1. **一拖三拓扑结构** ```plaintext [电源] → [变频器] → KM0 → M1(主泵) ├→ KM1 → M1(工频) ├→ KM2 → M2(工频) └→ KM3 → M3(工频) ``` 2. **互锁保护设计** - KM0与KM1/KM2/KM3互锁,防止变频/工频同时接通。 --- ### **五、典型应用场景** - 高层建筑供水 - 工厂循环水系统 - 农业灌溉恒压控制 如需具体电路图设计细节(如端子排接线、PLC梯形图),建议参考施耐德Altivar或西门子MM4系列变频器的应用手册。实际工程中需注意EMC滤波和接地设计,以降低谐波干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