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0522)...

·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所属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

课程编号:10414104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各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

《计算机导论》等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的先修课程,而《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工程》等课程是它的后续课程。 (二)基本理念。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培养新时期为安徽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

2.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程渗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重在启发,贵在引导,授之以“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大学生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起到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的作用。

2.总体设计原则

通过对TCP/IP协议各层及相关协议,交换机、路由器等各种网络设备的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代码: 适用对像:3年高职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建议学时:90 学分:6 修订时间:2019年3月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是信息类专业专业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规划、建设、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并能用其解决网络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自己组建网络并对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 三、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军工"精神; (2)具有安全、节能和环境保护意识; (3)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意思,热爱生活;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4)具有良好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 (5)具有一定创新和应变能力; (6)具有诚信品质和责任意识。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 (4)熟知常见的网络设备、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介质访问控制方 法、子网规划和虚拟局域网; (5)熟悉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网络管理技术。 技能目标: (1)能够组建家庭局域网及小型企业局域网; (2)能够划分子网和虚拟局域网; (3)掌握路由交换基础基本配置; (4)安装和配置各种网络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2页。 课程内容和学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3页。 项目 (章节) 内容要点 教学目标 学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认识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4、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发展、功能分类、组成;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传输介质的特点 3、掌握:计算机常见拓扑结构 6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常用概念 2、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3、数据通信系统构成 4、数据通信编码技术 5:数据通信传输方式 6:数据通信的同步技术 7: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 8:差错控制何多路复用技术 9:常用通信媒介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技术指标 2、熟悉:数据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编码、交换、同步技术 3、掌握: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主要通信技术 22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OSI模型 TCP/IP体系 1、了解:TCP/IP及OSI/RM的基础知识域名系统 2、熟悉:TCP/IP体系结构 3、掌握:TCP/IP的工作特点 10 局域网技术 1、认识局域网 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3、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局域网组网技术 5:虚拟局域网 6:无线局域网 1、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局域网的服务模式 2、熟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无线局域网 3、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 14 IP地址 ipv4的二级ip地址 ipv4的定长子网的划分 ipv4的变长子网的划分 ipv4的无分类编址 ipv6的编址 1、了解:IP地址基础知识 2、熟悉:ipv4的定长、变长子网的划分、ipv6的编址 3、掌握:ipv4的无分类编址 12 网络联接设备 网卡和中继器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及网关设备 1、了解:常见网络互联设备 2、熟悉: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特点 3、掌握: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 14 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的基础知识 域名系统 internet的接入技术 1、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结构 2、熟悉:域名系统、internet的接入技术 3、掌握:域名系统的命名方法 12 合计 90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要求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PPT或视频进行讲授,实践教学在实训室利用Packet Tracer软件开展教学。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4页。《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考试科目,考核方法采用综合考核。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4页。 考核项目 考核方法 比例(%) 过程考核 平时成绩 根据考勤、纪律表现、作业、测验等方面评定 50% 期末考核 考试方式 笔试 50% 评分标准 通过试卷卷面成绩予以评定 合计 100% ( )考核知识点 项目(章节)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发展、功能分类、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的特点。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常用概念、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数据通信系统构成 、数据通信编码技术、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 课程代码:MB010003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学 时:48 学 分:2.5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管理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或局域网的组建、企业应用服务器的配置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职业技能,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网络管理维护的基本知识的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理解网络管理维护的内涵,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为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学院所有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起着引导作用,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可看出本课程属于该专业专业基础课,其后续课有"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课程,其专业地位十分重要。 (三)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技术》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能够搭建和管理一个中小型局域网络为最终目标,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充分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习局域网的规划、制作网线及测试分析网络连通性的基本技能,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的课堂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实践教学部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等多个教学任务,实践部分的教学模式采用"典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小《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2页。《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2页。组合作的形式参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小组共同承担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的架构方案的设计实施,最后通过一个功能全面、综合性强大型企业局域网组建项目的设计实施,使学生具备中小型企业局域组建管理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2页。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出中小型局域网组网方案、绘出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并出相应设备采购清单; 能够根据给出的设计方案,正确连接一个物理局域网络; 能够进行企业局域网IP地址的规划,正确配置网络中所有主机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和各种网络协议,并进行连通性调试; 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操作系统分配和管理局域网中的资源; 能够对企业局域网进行管理维护,并能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 (二)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网络组网方法、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和配置等实际操作技能。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决类似问题,能举一反三。 (三)素质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敢于创新的思想,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协作学习, 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四、课程内容安排 项目 子项目 学习内容(支撑知识) 教学方法建议 成果形式 参考课时 1.计算机网络原理 任务一、初识计算机网络 任务二、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任务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 理论讲述结合实例操作。 实训报告 2 2、数据交换技术 理论讲述结合实例操作。 2 3、网络体系结构 理论讲述结合实例操作。 2 2.局域网组网技术 任务一、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3页。《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3页。任务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3页。 任务三、局域网环境搭建 1、局域网体系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理论讲述结合实例操作。 实训报告 4 2. 交换机工作原理 理论讲述结合实例操作。 实训报告 4 3.校园网建设案例分析 理论讲述结合实例操作。 实训报告 4 知识模块3.网络互连接入技术 任务一、广域网技术 任务二、IP地址技术 任务三、路由器的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