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所属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
课程编号:10414104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各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
《计算机导论》等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的先修课程,而《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工程》等课程是它的后续课程。 (二)基本理念。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培养新时期为安徽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
2.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程渗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重在启发,贵在引导,授之以“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大学生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起到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的作用。
2.总体设计原则
通过对TCP/IP协议各层及相关协议,交换机、路由器等各种网络设备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