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魔改_200+元神U拥有战平I7的性能?打造一台魔改ITX小钢炮

本文详细记录了一位玩家使用Z170主板魔改7820HK的过程,包括CPU介绍、BIOS刷写、内存兼容性、散热选择以及性能测试。通过魔改,这颗250元的7820HK在Z170主板上展现出接近7700K的性能,但在内存超频和PCIe通道方面存在限制。文章提醒读者魔改需谨慎,并分享了组装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经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4c27b41185860fee00e7af56f777671.png

创作立场声明:自从“最后一次”魔改上9600KF之后,就自认为手里这块折腾了四代的Z170i pro gaming应该没有其他折腾余地,可以光荣退休了,没想到马上被魔改7820HK打脸,而且这次折腾魔改的骚操作算得上是771硬改后之最。

Z170系列主板是不是可以算Intel史上比较长命的一代芯片组啦?从原生支持六、七代到魔改屏蔽上八、九代。你能想象得出艾伦竟然在同一块Z170主板上体验了6400T——7700K——8700K——9600KF,其中不乏折腾超外频、魔改、护舒宝等骚操作。而这次的魔改7820HK在我近一个月的使用后,兼容性完全没发现问题,温度表现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足够便宜!一颗250元还要什么自行车!!!

入手前还是要提醒一句:魔改需谨慎,切莫一味贪图便宜!由于需要烧录器刷写BIOS,建议小白玩家看完我这次装机过程后再决定是否有条件折腾。

此次魔改装机分别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7820HK ES介绍
  2. 怎么刷BIOS?
  3. 内存兼容性
  4. 散热如何选择?
  5. 理论性能及游戏实测
  6. 硬件开箱

7820HK是颗什么CPU?

7820HK真身是一颗Intel Core i7移动端处理器,使用和7700K相同的14nm制程工艺、Kaby Lake架构,相同的4核心8线程、缓存大小、HD630集显;它们俩不同在核心大小、接口形式、核心频率。简单做了张对比图看起来更直观些。

3b9bc1c73de24de4f0c460a339b6b6d5.png

至于接口不同应该如何把FCBGA1440插到LGA1151上呢?卖家都帮你搞定了。。。先来看看硬改后长什么样吧

30fe61b84b75be9c7c3f1d5015910045.png

左侧是桌面端I7-8700,右侧是魔改后的7820HK,后者核心外露,并没有像8700核心上面还有顶盖覆盖保护。核心与CPU散热器直触的方式有利有弊,好处是少了顶盖能更直接传递出热量,坏处则是安装时务必要小心谨慎,压散热器时切记平均受理以防核心被压坏。

30aa223489c677c556a0539ab3322dbb.png

从背面看7820HK成功通过转接板的形式硬改为LGA1151的插槽

80157b089b78ab8e48c54273d81aa3c8.png

9f56711963da7340f3b09575e91010f9.png

从侧面隐约能看到夹汉堡转接板中间的锡球,厚度上比8700稍薄些,一般兼容LGA1151的散热器都可以使用

95e13c20d7d3715fcfa2e77e717cde0e.png

实际上在卖家出售的店铺内7820HK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QL3X、QL2X以及正式版,QL3X与QL2X的区别仅在于CPU-Z有没有显示型号,如下图。

2cc1cbdc6af6626e55b1b9ee16015bd7.png

QL2X和QL3X我各买了一颗,卖家说QL2X超频体质相对会好点,然而我这两颗都半斤八两(4.5GHz @1.36V)日常使用体验完全一模一样。建议入手QL3X就好,毕竟价格便宜将近一半。

特制BIOS如何刷?

首先,小白不用担心“难道还要自己动手制作BIOS?”入手CPU前先问问卖家自己准备用的主板是否能很好兼容,没问题的话卖家会将制作好的BIOS发到你邮箱。你要做的就是将特制BIOS刷入到主板中,需要用到BIOS编程烧录器、烧录线、烧录夹。

BIOS刷入的方式可分三种:

  • 如果是像我这块华硕Z170i pro gaming类似的可拆式BIOS芯片仅需烧录器即可

b96b939e6a514ef93d017e88fd123c07.png
  • 不可拆式BIOS芯片,但是主板上带有编程插针的额外需要一条烧录线,不同品牌主板编程插针针数或线序有所不同,要对应好购买

25f77ae55423edf387ba533713e418a5.png

借用卖家图示

  • 既不能拆BIOS芯片,又没有编程插针的建议还是换块板子。。。何必为难自己

工具都准备好后刷入BIOS过程还是相当简单的,我这里使用的编程器卖家提供的烧录软件XTW-100,编程器加软件一共20+元

1f3494da2f59b39a46aab827fab3b319.png

打开软件后点击“自动检测”,检测到BIOS芯片后可以先“读出芯片”,并点击右上角“保存”备份,再点击右上角“打开”卖家提供的魔改BIOS,勾选“擦除芯片”“写入芯片”“校验芯片”后点击“自动烧录”OVER。刷完BIOS重新装好BIOS芯片后就该安装CPU了,由于魔改7820HK转接板外形所限,安装前需要卸下主板原装扣具,拧下3颗梅花螺丝即可

c75c40d8f5a2cde00503ed8ee74f2f3b.png

放入7820HK,转接板左上和右上角有对应主板插座的防呆口,注意别大力出奇迹哦!

78f8fac8b50e59d2494d88ed028afd02.png

扣具和螺丝卖家都有提供专用的,使用附赠的螺丝刀均匀拧紧三颗螺丝就大功告成啦~

2fd2b1434448ac3400b30abf82a8cbc9.png

bb254782318d60a4cd9ae6374d9a6520.png

内存兼容性

理论带K的CPU+Z170芯片组是没有超频限制的,但7820HK在我这块主板上并不支持超内存,应该是CPU本身限制,这套平台最高仅能2666开机

381392155d9e5a85d2ae247de6f03291.png

1a010127671596cde811e1588c372aff.png

一开始用的3600的高频内存甚至无法点亮,询问老板后得知尽量要用低频内存。。。然后翻箱倒柜找出了两条好几年前的宇瞻黑豹DDR4-2400 LED灯条,黑银配色的散热马甲与这次整体配色比较搭

bbd66f4af842696783b47556b991d652.png

顶部带有獠牙状的导光灯柱,设计风格有点像黑豹电影中主角佩戴的项链~~~内部LED灯珠为单色白光,毕竟几年前大家还不知道RGB能提升性能

42855b9009708dd3b9b260576d37205e.png

默认2400MHz的频率下跑AIDA64 Memory Test,以现在主流3600Mhz的眼光来看频率稍低了些,跑分成绩也属实有点拉跨,不过好在内存带宽不至于太影响Intel平台整体性能。

a9f43fef44c79d7932e76c1bd884c4ee.png

后续小超至2666MHz并优化调整小参,跑分表现提升显著

散热选择

Intel硅脂U被玩家们骂了好几代已逐渐习以为常,核心与铜盖之间的大量积热一度使超频玩家们走上开盖换液金的道路。更甚者直接核心直触,而本身CPU底板就不厚,使用体积巨大的风冷散热直触核心时很容易压坏核心,这颗魔改7820HK也是如此,虽然在原本底板下额外增加了转板,但上散热使无比谨慎再谨慎。

722be279b21eda2327c11d4e4112915a.png

核心直触的散热方式对于散热器的选择也有所限制,应尽量选择带均热底的散热,避免散热铜管直触,从下图就能看出当铜管直触时,利民AS120四根铜管中仅有两根接触到核心,整体散热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而FS140多一层均热铜底则能很好的将热量传导至每一根热管。

9e043c9226e22b039529768d6a0b3d84.png

因此这套平台只好舍弃所有铜管直触的散热方案,最后使用右边这款利民家新出的FS140黑化版

eaff641bbb78e8e07602ca281adb1da9.png

如果机箱对于散热高度有限制放不进158mm高的FS140,仅135mm高的AK120mini同样使用铜底焊接的方案也是个很哈的选择,实测温度表现比FS140稍高2-3度

cdbc49724ccc18e57c3334744bda0bee.png

1202e98442d6ed121fc3d4c4a1d21137.png

138d346dd6d25bb972a4c1d84c2eec76.png

FS140 Black整体包装延续一贯风格内部填充到位,将本体和配件一一拿出,散热本体、风扇、背板、压力扣具、螺丝甚至风扇扣具都有做黑化处理,质感上相较于原版提升不是一点点。

f574dd53fa8a9bbe75c1591d2812e33d.png

e34ee5615fdedabac635ee7ab147cf93.png

4fd66b30e024aef5b06d58ede732419e.png

风扇配置依旧是14CM+12CM的组合,14CM型号为D14B PWM 1500RPM;12CM型号为C12-B PWM 1500RPM,转速相同好评

fb246887d168f0cc3831ed76b366cbcf.png

069a2c7a6ed375e1bff3cbd2595d933d.png

相较于原版FS140主体部分也做了很多黑化处理,尤其黑化后的顶盖深得我心!

d1c0e2f1820088ad7635a9630b3fed3d.png

235f8979aff703dce68fb10822e1ed70.png

鳍片及铜管规模应该是保持没变,延续传统扣FIN工艺,底部部分鳍片有做避让内存马甲的设计

71edea412988afa3a6087732c8ac5c23.png

d213341f7744641ac67ae6b7430f8a02.png

4根8mm铜管对比AS120十分粗壮,采用回流焊的方式与鳍片相连,对散热效能提升显著。纯铜电镀镜面底座与铜管之间连接也很紧密,填充焊料用量正好。

c29be20b796f08d9f6d6148623a00c32.png

安装上扣具,CPU核心真的面积很小,十分考验散热铜底均热效果

d835b40ab3e14785a45948a2d9aa731f.png

a513e3e21c6d76a0b0f1aa0ae8fc8386.png

装上主板后效果,右侧散热塔底部鳍片避让对高内存十分友好

f603dd18ed2499470b7cfc8af731d3c1.png

如果不想损失内存RGB灯效也可将12CM风扇装到左侧

1aafc2dbabde82734ddf2e5cf629ff2d.png

723ffb6b1abefb9edeb660f9c4e18311.png

cc556405c16364acba356ccaa8e15d96.png

81ebd29a191fa0c7fa00ee799e4961fb.png

在看散热结果前还得先大概介绍下机箱选择及整体风道,机箱选择了乔思伯新品V8,抽拉式设计,ITX中为数不多可以安装超高双塔风冷散热的机箱,前20CM风扇负责进风,后12CM风扇出风,整体前进后出的水平风道(后文会有写单独开箱)

CPU频率@4.5G CPU电压@1.36V

5b1c4d184f3fc4b9cde042aab7f56952.png

室温28度,AIDA64单烤FPU 1小时CPU温度稳定在86度,此时全部风扇均满速状态,AIDA64显示CPU功耗在100W左右,这么小的核心面积能压制到这样已经很满足。

理论及游戏性能

bb8039a690dcbc832331b4d40cedb865.png

CPU-Z单核530.7 多核2738.9,全面领先默认状态下的7700K,看到这是不是正如主题所言200+即可获得I7的性能

a685ce55c568234aab341abd91c3b9de.png

977f87b9616cdd4e1fd59d218cd65f5c.png

看不清上图分数的请直接看下表

dac5b05a7e09b311a438846f8b3be43e.png

d84ccacbcbdb45724d3b377b7f2257f9.png

PCMARK 10跑分各方面都会兼顾

14ba8cf0b13304b8f964b5fc3b788146.png

04112ab919a9622127d3defbb9bff17c.png

3DMARK则偏向理论游戏性能

3756f5ab65f1e9aed85088f7ddd66e41.png

实际游戏帧数图比较多,这里统一汇总成图标的形式,1080P下畅玩各种大作完全不是问题,甚至2K分辨率也能一战

9c0caf68bc5cfc0d4d4c1f3dc7e7afa4.png

49c5b21025c15dc77c6aea67d8f093df.png

话说这颗7820HK是有核显的,祖传HD630,鲁大师随便跑下分才1W3,用来办公倒也可以

0f8551252000c00d0a9ca86c83b0968c.png

换上前前旗舰1080TI再来看看,总分54W,显卡性能38W

硬件开箱

曾经很火的卧式结构机箱如今已寥寥无几,没想到乔思伯还会推出新品V8,抽拉式设计的卧式ITX,之前有在关注银欣的珍宝,老款外观实在朴素了点,新款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市,所以除乔思伯V8以外并没有合适的备选

84840d87edb5a9188bded98fef5c4030.png

机箱三围大约 39x25x26 CM,体积超过25L,相比最近爆款酷妈NR200P还大了5L,但为了外观一体性而使用抽拉式设计所造成体积浪费只能说有舍有得。不过正由于方方正正的造型,内部硬件兼容性在ITX领域基本无人能敌。

b774554c4bfc6b085e80d2ddc8b5504b.png

fc450d01818495b81638169d8252db5b.png

dce9f34bb2dd4411c5ad71eff0dd563c.png

336539309d1e3788916493c991fec507.png

机箱风道之前篇幅略有体积,前面板20CM大风扇使用隐藏式进风设计,前面板周围一圈进风口有金属防尘网覆盖,两侧进风口也带有一体式金属防尘网,可供显卡进风使用,顶部则可以充当240水冷排出风口

24742c379225b2cd4f83ea8ae478e494.png

尾部12CM、14CM出风口,显卡PCIE挡板为两槽设计,对于双槽但散热模块较厚的显卡而言内部空间足以兼容三槽厚

b0f1eb5025931437ea0010490ba4bcc2.png

07d0f7edafa2ecb9f122347c8aa69f1f.png

拧下顶部两颗螺丝后即可抽取出安装托架,尾部设计有两个抽拉把手

872d64c6a3fc3a647c5b23480f88998c.png

硬盘支架可以安装2块3.5硬盘+1块2.5硬盘

8d6af1c635b8302158a773f3577aa7a3.png

硬盘支架后面为电源位,支持SFX、SFX-L

be3f45a31919daf2b7c75560f97cfbd0.png

这里使用的HIGHPOWER钜能的500W SFX-L电源,钜能算是中国台湾老牌电源厂商,国内似乎没什么渠道因此非常少见,COMPACT SFX-L500GD使用全模设计,通过80PLUS金牌认证。有意思的是钜能在大陆的型号往往会以神兽名字命名,像是青龙、白虎,这款据论坛大佬说名叫貔貅

93a091d29429140732cf18fbbcfd4ce1.png

SFX-L的优势在于能装进12CM风扇,进风量与SFX常用的8CM风扇相比不是一个等级的,相同进风量能以更低转速运行保证日常使用低噪音。另外,相同瓦数SFX-L定价往往也会比SFX略低,SFX规格需要做到高瓦数确实相当考验各大厂商的黑科技,用料成本方面很难压缩。

ff265c149fb50a33fd039a3a9cf5bfed.png

920ff6dee0875f33280e7c744dd2242f.png

虽是全模设计,但原装模组线还是早期那种五颜六色的。。考虑到这毕竟是款2014年推出的型号,我还是自己做了套白色硅胶定制线

6e16a6a58e7091b7ed1ad0e0c5c08498.png

f579c4b2e5e345497fad6f8d28ec47e7.png

电源支架可以先拆下后固定好电源在装到机箱内,内部理线空间比较充足

总结

先说一个艾伦遇到比较明显的硬伤,PCIe插槽只能运行在2.0 x16,且我这块Z170i无法手动修改,修改后会黑屏无法点亮(群里有小伙伴说是没问题,可能是个例)

885d4b477525142f37a7fdcba5a9e27a.png

如上图可以看到GTX1080Ti 实际运行在PCIe x16 2.0,不过对实际性能影响不大

除开PCIe2.0通道以外,根据跑分及实际游戏体验来看,250元的7820HK ES完全能够达到默认7700K的水平,艾伦近一个月的日常体验中,上网+游戏还没碰到蓝屏、重启、卡顿等问题,但由于每个人的使用情况不一样,不能保证完全没BUG,可以当作二奶机瞎折腾确实很有意思,不建议作为主力机使用。

关于主板选择再多说两句,由于ES CPU的特殊性,H110、B150、B250等芯片组的部分主板也是可以解锁倍频超频的,需要手动开启BIOS中的倍频调整选项或使用Intel XTU工具,选择主板前建议多询问下卖家。最后,搭配一块百元内的H110,这套组合食用起来肯定会更香~

9a14d60783722c1a154b82fee23ff26f.png

by:什么值得买值友AAAAAAAEilan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http://SMZDM.COM

原文链接:200+元神U拥有战平I7的性能?打造一台魔改ITX小钢炮

9f54a490fd10578fe201f63be8e8bc88.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