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无法充电怎么办_准大一选电脑还是选iPad?

本文详细评测了iPadPro2020的性能、续航、操作系统等方面,指出其在某些方面可媲美传统电脑,适合轻便高效的工作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误:成年人才做选择,小孩子都要。

先说结论:

  • iPad从各方面说都可以算是电脑;

  • iPad操作逻辑有浓厚的苹果味道,要看你能不能适应;

  • 有些活儿传统电脑干得更好,有些iPad更好,重点看你适合哪一种。

我相信在对比这两种工具时,大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电脑为基准点。毕竟多数人对电脑的认知程度要多一点。我的回答也一样,以iPad为分析对象,传统电脑为分析基准。

iPad产品线也不少,迭代次数也很多,这里就分析最新款的iPad Pro 2020,回答中出现的iPad都代指iPad Pro 2020:

形态及组成

iPad连上带触摸板的妙控键盘,带上鼠标,插入USB-C拓展坞后,你甚至可以连接显示器,连接网线。

  • 硬件和传统电脑的形态没区别啊——输入输出单元、算术逻辑和控制单元、记忆单元都具备啊。
  • 软件上更没什么区别啊,iPad OS本就属于类UNIX的操作系统。

如果要轻装上阵,你只需要一个妙控键盘和一个充电器就好了,和笔记本的便携程度五五开。


但我知道,大家真正关心的不是形态,而是iPad能不能实现电脑上干的那些活,所以后面分析iPad的性能、功耗(续航)、iPadOS操作系统,对了,还有价格和逼格。

性能

A12Z处理器

iPad Pro 2020上搭载的A12Z是目前最强的移动端芯片,CPU和GPU部分都是。但ARM芯片和X86芯片的性能对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就单纯描述A12Z能做哪些累活,你看看这些累活有没有触及到你的需求上限。

  • 视频剪辑:如果用iPadOS版的LumaTouch,可以同时叠加6个视频轨道和6个音频轨道,一般情况下剪辑4K H.265 25P的视频时,你不会感到卡顿。即便是运行macOS 11,经过Rosette 2转译的A12Z,仍然可以用Final Cut Pro同时播放三个视频流。

  • 图片编辑:即便是编辑5GB大小的图片,也可以添加多个图层使用多个特效。

  • 游戏:QQ飞车手游可以跑满120帧。

硬盘性能

iPad使用的是NAND 闪存,你可以想想成它集成了一个固态硬盘。最大容量可选1TB,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容量是够的。iPad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和随机读/写速度完全不亚于一般的电脑。

多任务处理

由于仅搭载了6GB的内存,除去系统、服务占用,留给后台保存应用状态的内存捉襟见肘。通常只能保存4个左右的应用处于活状态,超过这个数目的应用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加载,好在加载速度不算慢。

拓展性能

是的,iPad只有一个向外拓展的USB-C接口,而且带宽只有10Gb(相当于USB 3.1 Gen2)。和雷电3是无缘了,所以只要是将雷电作为传输协议的设备,都无法在iPad使用,除了苹果自己的显示器Pro Display XDR。

但仔细想象,10Gb的带宽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可以支持4K 60帧的显示器,支持5GbE的USB网卡,支持多数移动硬盘慢速读取和写入。但距离台式机的拓展性,还差的很远。

屏幕性能

不论是屏幕面板的参数还是苹果对屏幕色彩的调教,虽然还比不上自家XDR显示器,但可以说,从现实亮度、色彩精准度、刷新率来说,iPad Pro的屏幕性能绝对是处于第一梯队的。

最高120Hz的屏幕搭载了自适应刷新技术,在确保流畅的同时,能省下一些电。

无线信号传输

可选4G LTE。WiFi和LTE的性能都处于主流水平,比不过一些搭载最新无线网卡的笔记本。

一些使用公共WiFi的地方,比如学校,需要身份验证的,在连接WiFi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点麻烦。


功耗及续航

这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一点。

iPad Pro满载功耗大约在30W左右,此时背面铝壳就比较烫手了。

11英寸的iPad Pro电池容量大约为7800 mAh,官方标称使用无线局域网浏览网页,活观看视频时,使用时间最长可达10小时。实际使用时间会低一点。


iPadOS

这是目前争议最大的地方,当要记住,你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的需求的,有的人要运行建模、渲染软件,他就只能用电脑,有的人只需要处理一下OFFICE文档、写写邮件,iPadOS可能能做得更好。这几就几个要点进行分析:

鼠标

苹果对鼠标的调教有他特殊的一套逻辑,和Windows、Mac不同,iPadOS的鼠标操作不是面向高精度的。

鼠标指针是一个圆点,具有吸附性——在接近功能性按钮的时候,会自动隐去这个圆点,并将这个按钮以区块的形式凸显出来;而且,鼠标指针具有惯性加速,会根据你移动的速度,在你停止移动之后维持惯性运动,有点类似触摸时候的惯性加速的操作。

我用的是逻辑M590,可以自定义一些功能按键,但这些功能很有限,不能像在Windows平台那样定义鼠标宏。

虽然右键的时候能出现拓展菜单,但这个功能明显没有适配完毕,在各个场景是不通用的,似乎需要App自己做适配。

说实话,我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依旧不适应这种鼠标操作逻辑。但如果题主是一个还没有习惯桌面平台鼠标操作逻辑的话,可能可以很快上手。

触摸板

刚刚提到的鼠标的特殊逻辑,可能是为了和触摸板进行统一。

因为,iPad妙控键盘留给触摸板的面积并不大,要在这个面积操控这么高分辨率的屏幕,使用传统的高精度指针操作有难度。不少人在笔记本上也觉得触摸板不好用,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个功能是鼠标暂时替代不了的,就是屏幕滚动。使用鼠标滚轮的效果很差,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屏幕运动的卡顿,但用触摸板的话就是丝般顺滑。

就像使用mac触摸板一样,基本的功能没有变。少数几个需要稍微记一下。

触摸

通过触摸进行选择性操作很普通,但通过触摸进行编辑操作就有些难。

什么三指下滑啦,什么捏合啦,苹果试图用完整的一套手势操作还原一整套的编辑操作。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没有适应桌面端的操作逻辑,可能可以很快上手。

键盘

虽然已经可以在iPad上使用全键盘操控,但是快捷键的支持仍不全面,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在桌面系统时用键盘也用不到多少快捷键。

从苹果给出的API来看,是可以支持键鼠操作游戏的,不过需要游戏做单独适配。

分屏和窗口操作

这两项功能能够决定你多任务操作的上限。

讲述这两功能时就又要讲述桌面系统和移动系统的显示逻辑了。

  • 桌面系统顾名思义,给你一个桌面,你一个在上面堆常用但暂时没用的文件(桌面图标之类的),剩下的空余空间你可以打开某个文件,进行编辑之类的操作;
  • 移动系统就像一叠小卡片,把你要看的那张放在最上面,不看的就藏在后面。

iPadOS正在做的,就是在移动系统的基础上,融合桌面系统的一些操作逻辑,实际体验就一个字:怪。

苹果的分屏最多只有两个,而且这两个应用占用的面积比例是有限的,做不到“无级调整”。

窗口操作就更局限了,就像是有一叠的便签贴在屏幕上,可以移动位置,但一样调整不了尺寸。

而且,这两项功能都需要应用自己做适配,很多尚未适配的应用都只能全屏现实。

辅助功能

到目前为止,iOS和iPadOS的辅助功能是所有操作系统中最完善、最人性化的,而且,在这方面,iOS和iPadOS没有对手,包括苹果自家的mac。

对于视力、听力、肢体互动能力、学习能力有一定困难的人士,相比于电脑,iPad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的选择要基于自己的需求。

跨平台文件传输

虽然iCloud很好,但它是面向小型文件的,最重要的是,在国内不好用,访问延迟比较高。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云盘就是百度网盘,你的确可以将其作为跨平台文件传输的主要工具。我在如何用云盘优化办公流程?——百度网盘一文中做了具体的介绍。

但如果不依赖云盘呢?

iPadOS自带了文件管理器,但明显是一个不成熟的产品。对跨平台文件传输协议的支持很有限,SMB只支持1.0。如果要用访问本地服务器,比如NAS,连接和重连有些麻烦。而且,传输文件的时候它竟然没有进度条!如果你手欠返回了桌面,你都不能保证它会在后台传输完整个文件。

Airdrop是好用,但它只对苹果自家的设备好用,换一个Android阵营的,怎么办,你说怎么办?:-)

另一个问题就是文件格式的兼容性,例如,一些在PC编辑的OFFICE文档,传到iPad后可能会出现格式不完整的情况,如果你用的办公软件是Libreoffice之类的,那更惨,有些时候可能都无法打开。这个问题只能由苹果和厂商携手适配,消费者能做的只有等待。

对游戏的支持

你只能玩App Store上有的游戏,什么Steam啊,Origin啊,Epic啊,GOG啊就别想了。除非等到iPad可以使用macOS的那一天。


价格

如果你对比的Surface Pro,iPad Pro套件其实并不贵。配下来大概都是一万左右。但它的附加成本其实是蛮高的。这不单单体现在你自己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苹果生态,还要求你身边的人支持你的生态。如果你身边的大多数人用的都是Windows平台,分享文件、协同工作都是一件不简单事情。

就一般的大学而论,大多数学生的主力机应该都是电脑,学校用的电脑应该也是电脑,做小组作业的时候怎么办?要上台做展示连投影仪怎么办,传PPT怎么办?这些虽然都是小问题,并非不可解决,但为了解决这些小问题,你可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怎么操作,来购买相关的配件。

逼格

说不清楚,你觉得有的话,就有吧。

fa379e8465dbcde43e81d1a276295db4.png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Android开发中内容提供者(ContentProvider)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应用间数据共享的作用。首先解释了ContentProvider作为四大组件之一,能够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支持不同应用间的跨进程数据共享。接着阐述了ContentProvider的核心方法如onCreate、insert、delete、update、query和getType的具体功能与应用场景。文档还深入讲解了Uri的结构和作用,它是ContentProvider中用于定位资源的重要标识。此外,文档说明了如何通过ContentResolver在客户端应用中访问其他应用的数据,并介绍了Android 6.0及以上版本的运行时权限管理机制,包括权限检查、申请及处理用户的择结果。最后,文档提供了具体的实例,如通过ContentProvider读写联系人信息、监听短信变化、使用FileProvider发送彩信和安装应用等。 适合人群:对Android开发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希望深入理解应用间数据交互机制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ContentProvider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的应用;②学会使用Uri进行资源定位;③理解并实现ContentResolver访问其他应用的数据;④熟悉Android 6.0以后版本的权限管理流程;⑤掌握FileProvider在发送彩信和安装应用中的应用。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项目练习,特别是在理解和实现ContentProvider、ContentResolver以及权限管理相关代码时,多进行代码调试和测试,确保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深刻的理解。
开发语言:Java 框架: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 JDK版本:JDK 1.8 或以上 开发工具:Eclipse 或 IntelliJ IDEA Maven版本:Maven 3.3 或以上 数据库:MySQL 5.7 或以上 此压缩包包含了本毕业设计项目的完整内容,具体包括源代码、毕业论文以及演示PPT模板。 项目配置完成后即可运行,若需添加额外功能,可根据需求自行扩展。 运行条件 确保已安装 JDK 1.8 或更高版本,并正确配置 Java 环境变量。 使用 Eclipse 或 IntelliJ IDEA 打开项目,导入 Maven 依赖,确保依赖包下载完成。 配置数据库环境,确保 MySQL 服务正常运行,并导入项目中提供的数据库脚本。 在 IDE 中启动项目,确认所有服务正常运行。 主要功能简述: 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所有用户信息,包括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院系领导和学校领导的账号创建、权限分配等。 数据维护:管理员可以动态更新和维护系统所需的数据,如学生信息、课程安排、学年安排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配置: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配置,如设置数据库连接参数、调整系统参数等,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身份验证:系统采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不同用户类型(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院系领导、学校领导、系统管理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权限控制:系统根据用户类型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和操作其权限范围内的功能和数据。 数据安全:系统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如数据库加密、访问控制等,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请假审批流程:系统支持请假申请的逐级审批,包括班主任审批和院系领导审批(针对超过三天的请假)。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请假申请的审批进展情况。 请假记录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所有请假记录,包括请假时间、原因、审批状态及审批意见等,供学生和审批人员查询。 学生在线请假: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在线填写请假申请,包括请假的起止日期和请假原因,并提交给班主任审批。超过三天的请假需经班主任审批后,再由院系领导审批。 出勤信息记录:任课老师可以在线记录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包括迟到、早退、旷课和请假等状态。 出勤信息查询: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院系领导和学校领导均可根据权限查看不同范围的学生上课出勤信息。学生可以查看自己所有学年的出勤信息,任课老师可以查看所教班级的出勤信息,班主任和院系领导可以查看本班或本院系的出勤信息,学校领导可以查看全校的出勤信息。 出勤统计与分析:系统提供出勤统计功能,可以按班级、学期等条件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学生的出勤状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