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微控制器与LCD12881显示屏的驱动实现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项目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STM32微控制器对LCD12881显示屏进行驱动。项目中,我们将探索STM32F103的SPI接口与UC1617S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以及如何通过编写驱动程序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模式、背光亮度、显示内容等。通过具体代码文件的学习,开发者可以掌握STM32与LCD显示屏的交互技术,提高硬件接口编程能力。 基于STM32的LCD12881显示屏驱动

1. STM32微控制器基础

STM32微控制器是由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开发的一系列32位ARM Cortex-M微控制器,它们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和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被广泛使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集成以及灵活的内存配置而受到业界的青睐。

1.1 STM32微控制器架构解析

STM32微控制器的核心是基于ARM Cortex-M内核,提供了多种核心,包括Cortex-M0、Cortex-M3、Cortex-M4和Cortex-M7,支持不同的性能和功能需求。每个核心版本都有其特定的特性,例如Cortex-M4加入了DSP指令集和浮点运算单元(FPU),为信号处理和复杂算法提供了硬件加速。

// 示例代码:STM32的微控制器配置
#include "stm32f4xx.h" // 根据具体的微控制器型号选择合适的头文件

void microcontroller_setup(void) {
    // 初始化代码,例如时钟配置、外设初始化等
}

int main(void) {
    microcontroller_setup();
    // 主循环代码
    while (1) {
        // 循环处理
    }
}

1.2 开发环境与工具链

为了开发STM32微控制器,通常需要一个合适的开发环境和工具链。最常用的是基于Eclipse的集成开发环境(IDE),例如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和STM32CubeIDE。这些IDE提供了代码编辑、编译、调试以及性能分析等全面的功能,有助于工程师快速开发出稳定可靠的应用程序。

# 示例命令:使用STM32CubeIDE创建一个新的STM32项目
stm32cubeide --project="MySTM32Project" --type="STM32F4xx" --pack="STM32CubeF4"

STM32微控制器作为行业标准的解决方案,其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掌握其基础和相关工具链,开发者可以有效地实现创新应用的设计与实现。在后续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将STM32微控制器与LCD12881显示屏和SPI通信协议结合在一起,以构建更复杂的系统。

2. LCD12881显示屏特性与接口

2.1 LCD12881显示屏概述

2.1.1 显示屏的技术参数

LCD12881是一种常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点阵LCD显示屏,它拥有128x80像素的分辨率,能够显示文本和图形。该显示屏的工作电压一般在3.3V到5V之间,支持多种颜色显示,从单色到全彩色,具体取决于型号和背光配置。此外,LCD12881在亮度、视角和响应时间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使其适用于各种显示需求。

2.1.2 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像素排列

LCD12881的分辨率是128x80,意味着它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显示128个像素点,在垂直方向上显示80个像素行。每个像素点的排列顺序遵循特定的规则,通常是以行或列的形式组织。像素排列对于图像的精确显示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排布上的偏差都会导致图像错位或模糊。

2.2 LCD12881接口类型与选择

2.2.1 不同接口类型的特性分析

LCD12881支持多种接口类型,包括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并行接口通常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因为它们一次可以传输多个数据位。然而,这种接口占用更多的I/O端口,可能会增加微控制器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串行接口如SPI或I2C虽然传输速度较慢,但节省了I/O端口,简化了硬件设计。

在选择合适的接口类型时,开发者需要权衡速度、成本和项目需求。例如,如果应用程序对实时显示更新要求很高,那么选择并行接口可能更合适。而在端口数量有限的微控制器上,使用串行接口可能更为合适。

2.2.2 接口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接口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采用并行接口,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加快显示更新速度,但同时也要求更高的功耗和更多的I/O资源。相比之下,串行接口简化了电路设计,并且可以减少系统的功耗。不过,串行通信可能会带来延迟,影响显示更新的速度。

在选择接口类型时,还需要考虑控制器的处理能力和数据缓冲需求。例如,如果控制器处理速度不足以支持快速的显示更新,那么即使接口支持高速传输,系统性能也受限于控制器的处理能力。对于I/O端口数量有限的嵌入式系统,使用SPI或I2C等串行接口更为合适,即使这样会牺牲一些显示更新的速度。

接口类型的选择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控制器的特性、系统的电源管理、成本和预期的用户交互等因素综合考量。例如,如果设计的设备将被用在便携式产品中,那么功耗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从而可能偏向于选择串行接口。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优化SPI通信协议,以及在LCD12881中如何应用这种协议来提升显示性能和效率。

| 接口类型 | 数据速率 | 复杂性 | 功耗 | I/O 端口需求 |
|----------|----------|--------|------|--------------|
| 并行接口 | 高       | 高     | 高   | 高           |
| SPI      | 中       | 中     | 中   | 低           |
| I2C      | 低       | 低     | 低   | 非常低       |
graph TD
    A[开始选择LCD12881接口] --> B[评估系统性能需求]
    B --> C{并行接口?}
    C -- 是 --> D[考虑并行接口的高数据速率和复杂性]
    C -- 否 --> E[考虑串行接口的功耗和I/O端口]
    E --> F[选择SPI或I2C]
    F --> G[综合考虑成本和系统要求]
    G --> H{接口选定}
    H -- 是 --> I[进行接口配置]
    H -- 否 --> B[重新评估系统性能需求]
    I --> J[结束选择LCD12881接口]

2.3 LCD12881显示屏接口电路设计

2.3.1 接口电路设计的要点

设计LCD12881的接口电路时,要点如下:

  • 确保微控制器与显示屏之间的信号兼容性。例如,使用适当的电压转换器确保信号电平一致。
  • 设计足够的信号去抖动电路,以确保稳定的数据传输。
  • 如果使用并行接口,考虑采用总线扩展器以减少微控制器I/O端口的使用。
  • 对于串行接口,确保时钟信号稳定,数据传输速率符合显示屏的要求。
// 伪代码示例 - SPI初始化配置
void spi_init() {
  // 配置SPI主模式
  SPI.begin();
  SPI.setClockSpeed(2000000); // 设置SPI通信速率
  SPI.setBitOrder(MSBFIRST);  // 设置数据位顺序,大多数设备为MSB先行
  SPI.setDataMode(SPI_MODE0); // 设置SPI模式
  // ... 其他配置根据设备进行调整 ...
}

// SPI发送数据示例
void spi_sendData(uint8_t data) {
  SPI.transfer(data); // 发送数据
}
2.3.2 保护接口电路避免电气损害

接口电路设计中,保护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应考虑如下措施:

  • 使用ESD (静电放电) 保护元件以防止静电损坏接口电路。
  • 在电源和信号线上放置滤波电容,以减少电磁干扰。
  • 如果接口电路外接,应当使用隔离芯片来保护内部电路免受外部干扰。
// 保护机制示例 - 简单的静电放电保护
void protect_esd() {
  // 确保所有信号线都通过ESD保护二极管连接到VCC或GND
  // 这里是伪代码,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硬件选择合适的ESD保护元件
}

2.4 LCD12881显示屏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4.1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在智能仪表设计中,LCD12881可以用来显示实时数据和图表。其高分辨率和低功耗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选择。接口方面,由于微控制器的I/O端口充足,设计者选择了并行接口以优化数据更新速度。

在便携式医疗设备中,为了节省电能,设计者则倾向于使用SPI接口,尽管这可能会导致显示更新稍慢,但总体上满足了设备的低功耗要求。此外,设计师还采取了一些软件层面的优化措施,比如仅刷新变化的数据区域,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在分析这些案例时,我们可以看到,接口类型和电路设计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显示性能、系统功耗、硬件成本和设计复杂性。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利弊,而最合适的方案往往取决于特定的应用需求和资源限制。

通过本章节的介绍,我们了解了LCD12881显示屏的特性,并对选择和配置不同接口的策略进行了深入讨论。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探索SPI通信协议的应用,特别是在LCD12881显示屏中的实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协议来提升显示数据的传输效率。

3. SPI通信协议的应用

3.1 SPI通信协议基础

3.1.1 SPI协议的通信原理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它使用四线制连接方式:SCLK(Serial Clock)、MOSI(Master Out Slave In)、MISO(Master In Slave Out)和CS(Chip Select)。SPI通信协议通过主设备(Master)的时钟信号(SCLK)同步从设备(Slave)的数据传输,支持全双工通信。

SPI通信协议的典型特点包括:

  • 主从架构:一个主设备可以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通信。
  • 同步通信:使用主设备提供的时钟信号(SCLK)来同步数据传输。
  • 全双工:数据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支持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 四线连接:包括一个时钟线、一个主输出从输入线(MOSI)、一个主输入从输出线(MISO)和一个片选线(CS)。

3.1.2 SPI的帧格式和控制字

SPI协议支持多种帧格式,其中包括:

  • CPOL(Clock Polarity):时钟极性,定义时钟空闲时的状态。
  • CPHA(Clock Phase):时钟相位,定义数据采样的边沿。
  • 位宽:通常为8位,但也可以配置为其他大小。
  • 控制字:用于配置SPI的各种参数,如波特率、数据格式、主从模式等。

一个典型的SPI帧包括8位数据,数据的传输从MSB(Most Significant Bit)或LSB(Least Significant Bit)开始,这取决于SPI的配置。

3.2 SPI在LCD12881中的应用实例

3.2.1 配置SPI接口的步骤和要点

在使用SPI与LCD12881显示屏进行通信前,需要正确配置SPI接口。以下是配置步骤和要点:

  1. 初始化SPI接口的硬件引脚,包括SCLK、MOSI、MISO和CS。
  2. 设置SPI的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宽、CPOL、CPHA。
  3. 通过软件设置SPI为主模式或从模式。
  4. 配置片选信号(CS),通常需要一个GPIO引脚来控制。
  5. 根据需要选择硬件流控制或软件流控制。

要点在于确保时钟频率与显示屏的规格相匹配,并且数据格式和时钟极性与相位能够正确配合。例如,如果显示屏要求CPOL=0,CPHA=1,那么SPI配置也应相应设置。

3.2.2 通过SPI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流程

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流程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激活片选信号(CS拉低),开始通信。
  2. 通过MOSI发送控制字或数据到LCD12881。
  3. 根据配置的时钟频率,通过SCLK线提供时钟信号。
  4. 如果需要接收数据,通过MISO线从LCD12881接收数据。
  5. 完成数据传输后,禁用片选信号(CS拉高),结束通信。

例如,发送一个命令到LCD12881,可以按照以下伪代码逻辑进行:

void SPI_SendCommand(uint8_t command) {
    CS_LOW(); // 激活片选
    SPI_Transmit(&command, 1); // 发送命令
    CS_HIGH(); // 禁用片选
}

在实际代码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硬件平台和库函数来实现SPI_Transmit函数。

下面是针对数据接收的流程示例:

uint8_t SPI_ReceiveData() {
    uint8_t received_data;
    CS_LOW(); // 激活片选
    SPI_Receive(&received_data, 1); // 接收数据
    CS_HIGH(); // 禁用片选
    return received_data;
}

在以上示例中,CS_LOW和CS_HIGH分别用于控制片选信号,确保在数据传输前后能正确地启用和禁用通信。

在本章节中,我们通过介绍SPI协议的基础知识及其在LCD12881显示屏应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要点,深入探讨了SPI通信协议的配置和数据传输细节。这样的分析有助于读者理解SPI协议,并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它来控制显示屏。下一章节将探讨如何通过UC1617S控制器来解析和实现复杂的显示内容管理。

4. UC1617S控制器指令集解析

4.1 UC1617S指令集概述

4.1.1 指令集的结构和功能分类

UC1617S是一款常用的字符型LCD控制器,其指令集结构定义了控制器所有可能的指令及其功能。通过理解这些指令的功能分类,我们能更好地编写程序,实现液晶显示屏的各种显示效果。

UC1617S的指令集主要分为四类:

  • 基本指令:用于显示屏的初始化、清屏、光标设置等基础操作。
  • 显示指令: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字符或图形,以及控制显示模式。
  • 软件指令:用于调整显示屏的软硬件设置,如对比度调整、闪烁控制等。
  • 扩展指令:包括特殊功能或特定需求的指令,如自定义字符或特殊显示功能。

4.1.2 关键指令的功能和用途

以下是UC1617S控制器几个关键指令及其功能的详细描述:

  • 初始化指令(Display On/Off, Clear Display, Entry Mode) :用于控制显示屏的开关,清空显示内容,设置光标移动方向等。
  • 光标控制指令(Cursor/Display Shift, Function Set) :实现光标的位置移动,显示内容的滚动等。
  • 数据写入指令(Write Data) :用于向显示屏的内部RAM写入数据,进而显示特定字符或图形。
  • 设定指令(Set CGRAM Address, Set DDRAM Address) :设置字符发生器(CGRAM)和显示数据RAM(DDRAM)的地址,从而为显示特定字符或图形设定位置。

4.2 指令集在编程中的实现

4.2.1 指令的编码与发送机制

要将指令发送至UC1617S,我们需对指令进行编码,然后通过数据总线传输。例如,要清除屏幕内容,需要发送指令编码 0x01 (二进制 *** )到显示屏的命令寄存器。这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配置控制器接口 :设置数据线和控制线,确保与UC1617S接口兼容。
  2. 发送指令字节 :将编码好的指令字节通过数据总线传输。
  3. 时序控制 :确保数据发送符合UC1617S时序要求,发送指令后需有适当的延时。
  4. 校验响应 (可选):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校验控制器是否已正确接收指令。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发送“清除显示屏”指令:

void clear_display() {
    // 假设R/W=0, RS=0,表示我们正在写入指令到指令寄存器
    // CS是片选信号,需要在发送数据前后进行高低电平切换
    CS = 0; // 拉低片选,开始通信
    RS = 0; // 选择指令寄存器
    DATA_PORT = 0x01; // 将编码后的指令写入数据端口
    RW = 0; // 设置为写模式
    E = 1; // 使能端拉高,发送数据到UC1617S
    _delay_ms(1); // 等待数据发送完成
    E = 0; // 使能端拉低,结束数据传输
    CS = 1; // 拉高片选,结束通信
}

4.2.2 错误处理和指令的重试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因为电磁干扰、电源波动等原因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因此,需要考虑错误处理机制,以确保程序的健壮性。

以下是实现错误处理和指令重试的策略:

  1. 数据校验 :在指令传输之后,对返回的数据进行校验,以确认指令是否已被正确处理。
  2. 重试机制 :如果发现指令执行失败,则进行一定的延时后重发指令。
  3. 超时处理 :设置超时限制,如果在超时时间内指令未被正确执行,则报告错误并进行异常处理。
#define MAX_RETRY 3
#define RETRY_DELAY_MS 10

int send_command(unsigned char command) {
    int retries = 0;
    while (retries < MAX_RETRY) {
        clear_display(); // 发送清除屏幕指令
        if (is_command_successful()) { // 假设这个函数能够检查命令是否成功执行
            return 1; // 成功执行返回1
        } else {
            retries++;
            _delay_ms(RETRY_DELAY_MS); // 延时后重试
        }
    }
    return 0; // 超过最大重试次数,返回失败
}

以上代码中 is_command_successful() 函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硬件平台和环境进行实现,用来检查指令是否成功执行。如果指令执行失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尝试或者执行错误处理逻辑。

通过以上两个小节的详细解析和代码示例,我们对UC1617S控制器指令集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如何在编程中有效地实现和处理这些指令。接下来的章节将讨论驱动程序的编写,实现LCD初始化、命令发送和数据传输的具体机制。

5. 驱动程序的编写:初始化、命令发送、数据传输

编写驱动程序是微控制器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涉及到如何有效地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如何管理硬件资源以实现特定功能。本章将详细探讨驱动程序的初始化流程,以及如何通过命令发送和数据传输机制与LCD12881显示屏进行交互。

5.1 驱动程序初始化流程

初始化是驱动程序运行前的必要步骤,确保硬件和软件环境都处于正确的状态。

5.1.1 硬件初始化的要求和步骤

硬件初始化包括对微控制器的特定引脚进行配置,以及对连接的LCD显示屏进行复位和检查。以下是硬件初始化的详细步骤:

  1. 配置微控制器的GPIO引脚为输出模式,用于SPI通信。
  2. 设置SPI接口的相关参数,包括时钟速率、数据格式、传输模式等。
  3. 初始化LCD12881显示屏的电源和控制引脚。
  4. 对LCD12881进行复位操作,并等待其上电稳定。
// 示例代码块:硬件初始化
void Hardware_Init() {
    // 配置GPIO引脚
    // ...

    // 设置SPI接口参数
    // ...

    // 初始化LCD12881的电源和控制引脚
    // ...

    // 复位LCD12881显示屏
    // ...
}

5.1.2 软件初始化的参数设置

软件初始化通常包括设置缓冲区、配置定时器等。这一步骤确保了驱动程序在处理数据传输等任务时的效率和准确性。

// 示例代码块:软件初始化
void Software_Init() {
    // 分配内存空间给显示缓冲区
    Display_Buffer = malloc(DISPLAY_BUFFER_SIZE);
    // 初始化定时器,用于自动刷新显示
    Timer_Init();
    // 配置其他必要的软件参数
    // ...
}

5.2 命令发送和数据传输机制

在初始化完成后,驱动程序需要能够发送命令以及传输数据到LCD显示屏。

5.2.1 命令发送的优化方法

命令发送通常是通过SPI通信协议进行,优化方法可以包括使用DMA(直接内存访问)和中断服务程序来提升效率。

// 示例代码块:命令发送优化
void Send_Command(uint8_t command) {
    // 等待SPI接口空闲
    while(SPI_IsBusy());

    // 使用DMA发送命令,提高效率
    DMA_Transmit(&command, sizeof(command));
    // 启动SPI传输并等待完成
    SPI_Transmit();
    while(SPI_IsBusy());
}

5.2.2 数据传输的效率提升策略

数据传输相比于命令发送往往需要传输更多的信息,因此对于传输效率要求更高。可以使用缓冲区预处理和批量传输来提升效率。

// 示例代码块:数据传输优化
void Transmit_Data(uint8_t *data, size_t size) {
    // 将数据写入缓冲区
    for(size_t i = 0; i < size; i++) {
        Display_Buffer[i] = data[i];
    }
    // 等待上一次数据传输完成
    while(SPI_IsBusy());
    // 通过DMA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
    DMA_Transmit(Display_Buffer, size);
    // 启动SPI传输并等待完成
    SPI_Transmit();
    while(SPI_IsBusy());
}

在编写驱动程序时,重要的是要理解初始化流程、命令发送和数据传输之间的关系。高效的驱动程序编写能够确保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稳定和快速通信。本章节只探讨了基本的流程和优化方法,但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硬件条件和项目需求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的测试和优化,可以使得驱动程序更加完善,从而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项目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STM32微控制器对LCD12881显示屏进行驱动。项目中,我们将探索STM32F103的SPI接口与UC1617S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以及如何通过编写驱动程序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模式、背光亮度、显示内容等。通过具体代码文件的学习,开发者可以掌握STM32与LCD显示屏的交互技术,提高硬件接口编程能力。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 20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 目标检测的定义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的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各类物体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目标检测任务可分为两个关键的子任务,目标定位和目标分类。首先检测图像中目标的位置(目标定位),然后给出每个目标的具体类别(目标分类)。输出结果是一个边界框(称为Bounding-box,一般形式为(x1,y1,x2,y2),表示框的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一个置信度分数(Confidence Score),表示边界框中是否包含检测对象的概率和各个类别的概率(首先得到类别概率,经过Softmax可得到类别标签)。 1.1 Two stage方法 目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类:Two stage和One stage。Two stage方法将目标检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Region Proposal 生成阶段,主要用于生成潜在的目标候选框(Bounding-box proposals)。这个阶段通常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输入图像中提取特征,然后通过一些技巧(如选择性搜索)来生成候选框。第二个阶段是分类和位置精修阶段,将第一个阶段生成的候选框输入到另一个 CNN 中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对候选框的位置进行微调。Two stage 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较高,缺点是速度相对较慢。 常见Tow stage目标检测算法有:R-CNN系列、SPPNet等。 1.2 One stage方法 One stage方法直接利用模型提取特征值,并利用这些特征值进行目标的分类和定位,不需要生成Region Proposal。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因为省略了Region Proposal生成的过程。One stage方法的缺点是准确度相对较低,因为它没有对潜在的目标进行预先筛选。 常见的One stage目标检测算法有:YOLO系列、SSD系列和RetinaNet等。 2 常见名词解释 2.1 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 目标检测模型一般会给出目标的多个预测边界框,对成百上千的预测边界框都进行调整肯定是不可行的,需要对这些结果先进行一个大体的挑选。NMS称为非极大值抑制,作用是从众多预测边界框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结果,这样可以加快算法效率,其主要流程如下: 设定一个置信度分数阈值,将置信度分数小于阈值的直接过滤掉 将剩下框的置信度分数从大到小排序,选中值最大的框 遍历其余的框,如果和当前框的重叠面积(IOU)大于设定的阈值(一般为0.7),就将框删除(超过设定阈值,认为两个框的里面的物体属于同一个类别) 从未处理的框中继续选一个置信度分数最大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框处理完毕 2.2 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 定义了两个边界框的重叠度,当预测边界框和真实边界框差异很小时,或重叠度很大时,表示模型产生的预测边界框很准确。边界框A、B的IOU计算公式为: 2.3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即均值平均精度,是评估目标检测模型效果的最重要指标,这个值介于0到1之间,且越大越好。mAP是AP(Average Precision)的平均值,那么首先需要了解AP的概念。想要了解AP的概念,还要首先了解目标检测中Precision和Recall的概念。 首先我们设置置信度阈值(Confidence Threshold)和IoU阈值(一般设置为0.5,也会衡量0.75以及0.9的mAP值): 当一个预测边界框被认为是True Positive(TP)时,需要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Confidence Score > Confidence Threshold 预测类别匹配真实值(Ground truth)的类别 预测边界框的IoU大于设定的IoU阈值 不满足条件2或条件3,则认为是False Positive(FP)。当对应同一个真值有多个预测结果时,只有最高置信度分数的预测结果被认为是True Positive,其余被认为是False Positive。 Precision和Recall的概念如下图所示: Precision表示TP与预测边界框数量的比值 Recall表示TP与真实边界框数量的比值 改变不同的置信度阈值,可以获得多组Precision和Recall,Recall放X轴,Precision放Y轴,可以画出一个Precision-Recall曲线,简称P-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