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7074,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3篇(共7074字).doc

a7f4a3f590493a1e451dd952a488fd7c.gif 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3篇(共7074字).doc

(15页)

1d81e91a55bdeecb54663082d7d8f900.gif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14.9 积分

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3篇(共7074字)第一篇一、教学现状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 划的实施,高校新生计算机知识水平趋于非零起点,但是, 由于某些农村中小学校计算机师资不足和教学设备落后甚 至缺乏,加上某些学校为了统考升学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没有得到重视,甚至不开设。导致高校新生计算机知识水 平参差不齐,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接受能力不同,这给教师在 教学设计上带来了困难。2. 课程实践操作不足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实践操作 要求比较高,单一依靠教材和教师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在课后应加强实践练习,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电脑,学校 的机房紧张,学生实践操作练习得不到巩固。3 •教学指导资料滞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 知识不断更新,计算机操作系统由原来的windowsXP更新至 windows7,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实践操作平台由office2003 更新至office2010,因此,高校选用的教材必须更新,而配 合教材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操作练习指导书也必须做相应的 调整,编写指导书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期间,导致学生只 能从新教材中有限的实践内容学习,课后没有更好的实践操 作练习指导书可以学习。二、教学研究与改革1•学生层次划分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参差不齐,若是 按照专业班级来授课,教师很难评估教学质量,为了教师在 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上更为合理,高校教学部门应该在新生入 学后,对需要开设课程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模拟考试, 根据考试结果,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让同一层次的学生共 同学习,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方法不同。2.教学方法改革(1) “专题探讨”的理论教学方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模块教学中,任课教师可 根据章节内容,设计“专题探讨”的互动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小组,让学生主动去讨论学习,教师再从讨论中加入 理论注释,并实行每周一个任务,促进学生课后研究,加深 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既改变理论课堂教师灌输式教学方 式,又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 新精神。(2) “案例驱动”操作教学方式在实践操作模块教学中,根 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改变单一的纯操作及按钮介绍,采用 “案例驱动”方式,设置实践操作案例,从操作案例中介绍 各项操作工具的应用,同时,布置任务,设定操作时间,让 学生从“做中学”,自己动手做案例,加深操作记忆,加强 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3) “任务驱动”的课后练习方式在实践操作模块教学中,除了课堂的教学案例安排,课堂学习结束后,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操作指导书的操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 学生带着任务,课后加强操作练习,使得学生从任务中提高 操作应用的熟练程度,并且,在下一次操作课程开始时,对作业进行评讲,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让学生对操作应用 加深理解。(4) 组成学生“互助”小组由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层次 不同,为了帮扶学习落后的学生,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 由掌握知识比较快的学生带上学习落后的学生共同完成一 项任务,教师在课堂对每项任务进行评比,让学生上台介绍 任务完成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提 高师生互动交流。(5) 创建网络学习“互动”平台除了教材与指导书的学习 资源,为了让学生共享到更多学习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校 园网络,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整合高校任课 教师的备课情况,把尽可能多的课程资料上传到网络课程网 站,如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及课件、课堂视频、实训 操作指导练习题库、理论题库、考试模拟题库、学生作业上 传及批改、教学评价及师生互动等模块,扩充课堂教学区域, 使得学生可以在何时何地与教师保持联系,很好地补充课堂 教学。三、教学评估1. 课堂评估不管是理论模块还是操作应用模块的教学,教 师都可以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理论讨论、案例操作、作业评 讲等情况中,评估出本次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另外,配合学 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平台,结合教学管理部门、同事及学 生多方面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总结教学的优缺点, 督促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方法,修正不足之处。2. 作业提交学生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并从学生作业 中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总结出每一次课的教学质量 和不足,从中找到解决办法,进而调整下一次课程的教学方 法。3. 模拟考试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以计算机一级统考作为 考核方式,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知识掌握情 况,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后,可以组织一次类似计算机一级 统考模式的模拟考试,考试大纲内容、模块分配完全以计算 机一级历次统考作为模板,教师根据模拟考试的情况,按学 生掌握程度进行分组,总结学生的短板模块,并对相应模块 加深讲解,给掌握较差的学生分配助教,进行小组指导。四、结束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亦 不断改革,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不断创新的 课题,需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不断探讨,同时对计算机应用 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任课教师,我们 要转变教学观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深入研究,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更适应计算机的发展规律。第二篇一、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1 •强调理论,轻视应用。目前的计算机课程,理论内容讲的多,对应用技术重视不够,课堂讲授的内容不能指导实际 工作。据调查,90%的高职学生对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不感 兴趣,导致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普遍,教学质量不理想。2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同步。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 偏重知识点的全面和系统,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导 致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陈旧,与工作岗位对技术、技能、 技巧的要求不相符。3•课程设置混乱,课时安排不合理。各高职院校在教学上 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采用的教材和安排的教学学时各不相 同,少的只有40学时,多的达120余学时,导致学生的计 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高职教学改革的 切入点应该从突出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和注重习惯养成的教 学方式入手,满足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对计算机应用技 能方面的基本需求,满足专业领域技能提升的要求,以信息 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的。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从2012年开始,我院进行了以“面向应用的教学目标、案 例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思想为主线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改革,实行“教、学、做、考、赛” 一体化。在经过半个学 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后,引导学生参加基IC3(InternetandComputingCoreCertification, 简称 IC3) 标准的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参加比赛 的同时还能够获得由微软办公软件全球认证中心颁发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全球标准认证”证书。基于IC3 标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计算机基本原理、常用软件 和网络应用与安全3个模块,共272个技能项目。其中,计 算机基本原理模块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使用操作 系统三部分内容,常用软件模块包括常用程序功能、文字处 理功能、工作表操作和展示软件四部分内容,网络应用与安 全模块包括网络和因特网、电子邮件、使用因特网和使用互 联网四部分内容。三、教学改革学生的心得体会1•课程标准的设计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教学目标,突出能 力的培养,同时强调与理论知识的融合。例如计算机基本原 理模块中“购买计算机”的知识点,在教改之前,通常以讲 授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参数和性能指标为主,没有从用户对软 硬件系统的需求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听完之后虽然在理论上 掌握了各个部件的性能指标,但是没有形成整体的概念。在 教改之后,我们把授课重点立足于实际购买计算机时所要考 虑的因素,其中不仅包括了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还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装机需求,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硬件,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能够运用所学的 知识指导购买计算机的行为,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以应用为目标,更强调实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和对用人单位的走访,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理 论知识学习得很好,考试分数很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很差;有些学生只对某一部分操作熟悉,无法做到综合运用; 有些学生的操作很熟练,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做,更重要的是 教会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应死记,不仅仅多练,不能把 应用降低为操作,还要多思多想。3. 教改后的课程标准不仅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常规教学 的核心内容,还增加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例如传统教 学中常见的问题是“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而现在我们则 会问学生“如何评价网络上的信息质量? ” O在“网络与安全”模块中,强调了重视计算机与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在线信息法律上和道德上的问题,以及计算机安全与犯罪的辨识,这充分融合了我们的德育教学目标。在常用软件模块教学中,设计了 “某单位外岀旅游策划案”的综合性应用案例,要求学生首先应用Excel软件分析单位人员的年龄构成和爱好分布图,根据分析结果,搜索合适的旅 游线路和价格等资料,然后应用Word软件对搜集到的内容 进行排版,生成“旅游线路推荐书”的作业,这个作业保存 在教师机的硬盘中。在单元的教学中,完成了前三个案例的 教学后,教师要求学生应用PowerPoint软件设计,利用一 次课的时间,根据“旅游线路推荐书”设计制作商业推广案 演示文稿,利用最后一次课的时间,在课堂上模拟商业场景, 学生要根据自己做的商业推广演示文稿进行演示答辩,教师 和全体同学打分。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性应用的实例,让学生 对整个Office办公软件的综合运用有了感性认识,既练习 了软件的使用,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素材 的搜集整理和现场演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保证将来在进入职场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4•统一课程标准,实现教考分离,考试与认证同步进行, 大赛检验成果。教改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安排过72学 时、54学时和36学时,讲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教 改后,统一为56学时,其中计算机基本原理部分12学时, 常用软件部分32学时,网络应用与安全部分12学时。课堂 学习采用案例驱动法、问题驱动法或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IC3互 联网在线学习平台辅助练习,教师通过学习效果追踪反馈可 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实现了课堂的 有效延伸。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题库定期更新,在线答 题,提交试卷立刻显示考试成绩。考试结合IC3认证,学生 考试通过,就可以得到国际认证的计算机证书,有利于就业。 每年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 素养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通过比赛扩展 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改进行后,学 生的学习状态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国家级 大赛上屡次获奖,增加了我们今后继续进行教改的信心。四、总结但是,我认为IC3认证考试的内容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当前高职教学的现状,不需要以此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指挥棒”。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先进理念,在教学 中要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要学习和利用国际先进经验和资 源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 革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三篇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1.1教学理念陈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沿用的 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自我为中心,并根据相关教 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教学,没有根据当前社会 发展的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整,直接就是照本宣科, 毫无新意。1・2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在广大高等院校对于计算机专 业的教学,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脫节的情况。很多 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的企业普遍反映出毕业 生一般只能掌握比较有限的计算机相关操作技能,而对于一 些现代社会日渐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现代化相 关技术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1.3师资力量不足。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教师大 多都局限于对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相对地忽视了对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些教师普遍没有丰富的计算 机相关工作经验,因此,在相关知识的讲解中,普遍都是“纸 上谈兵”,说服性较差,不利于学生的理论,从而直接导致 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最终在毕业后无 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二、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2. 1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在长久以来都是受到人 们尊重的一份职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教学时,教 师的素质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学习状况。而且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所以,教师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应该树立终身学习 的观念,时刻都在增加自身的知识量和运用最新的教学方式, 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在教学过程 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2. 2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 握计算机的书本知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做到这一点的要素在于学校决策者 和教师,学校的决策者可以在选择教学的材料时,倾向于可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本;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有针对性 地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教学时主要培养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2. 3调整课程结构。计算机学科与技术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对计算机学科 与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安排时,不要只重视课堂教学, 还应将实践教学融入进去,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如果单方 面的重视课堂教学,而对实践教学进行忽视,那么培养出来 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其实际操作能力却很差,这 样的学生不符合社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求;但是, 如果学校有过分重视实践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很强,但是却缺乏理论知识,这样的学生就不能够对计算 机学科与技术进行创新,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 4加强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高等院校,为了能 够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必须加强对计算 机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如对已存在的师资力量定期地组 织相关的专业培训,对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及时地更新, 从而提高其专业的素养,或者是积极引进一些高素质高技能 的师资力量,更新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亦或是通过聘请校 外该专业著名专家来院授课的形式,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由于计算机专业同其它的专业不同,它既需要理论知 识的学习,又需要具体的实践操作。因此,高等院校需积极 地建立计算机专业的相关实训基地,并在基地展开相关实践 课程的教学。三、结语教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 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对于应用技术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知识, 扩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将学 生培养成适应社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人才。 关 键 词: 教学 高校 研究 计算机 7074

4d91c43bfc72ca913299809b07b4968f.gif  天天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