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化发展

第一章、信息化发展

  1. 信息与信息化
    1. 信息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信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1984年数学家香浓在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特性:客观性、普遍性、无限性、动态性、相对性、依附性、变化性、传递性、层次性、系统性和转化性。

信息的质量属性:精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性、可验证性和安全性等。

    1. 信息系统
      1. 信息系统及其特性

信息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信息系统抽象模型

序号

信息的特征

描述

1

客观性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糖很甜

2

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如大家都知道糖是甜的

3

无限性

信息来源和信息的发展,没有止境,如我今天想吃糖,明天想吃奶茶

4

动态性

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5

相对性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可能不同,如小朋友爱吃糖,糖尿病人不吃。

6

依附性

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糖是甜的,通过书本媒介获得

7

变换型

信息是通过处理可以实现变化和转化,以适应特定的需要。如中国人:“您好”,泰国人:“萨瓦迪卡”

8

传递性

可以实现时间或者空间上的传递,如西游记从古传到今

9

层次性

信息是分等级的,如糖的甜度是3分,7分

10

系统性

信息可以表示为一种集合,不同类别的信息可以形成不同的整体。如不同的科目的书籍

11

转化性

信息的产生不能没有物质,信息的传递不能没有能量,如85度的水,感觉有点烫

序号

信息质量属性

信息的价值大小

1

精确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

2

完成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

3

可靠性

信息的来源合法,传输过程可靠

4

及时性

信息的获取及时

5

经济性

信息获取、传播带来的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6

可验证性

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程度

7

安全性

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

      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编码及测试---->维护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4阶段法:

立项---->开发---->运维---->消亡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5阶段法: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

阶段名称

依据

确定

成果

系统规划阶段

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确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信息系统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

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

《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设计任务书

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结构即逻辑模型

《系统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

逻辑模型

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物理模型

《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

设备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编码和调试、人员培训、系统调试与转换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维护、评价、记录运行情况

    1. 信息化
      1. 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主体

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信息化时域

一个长期的过程

信息化空域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信息化手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信息化途径

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信息化目标

是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信息化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提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是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信息化内涵主要包括:

  • 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 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 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 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进度等。

      1. 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

  • 龙头(需求和效益):信息技术应用
  • 核心任务(关键):信息资源
  • 必要手段:信息网络
  • 建设基础:信息技术和产业
  • 成功之本:信息化人才
  • 根本保障: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1. 信息化趋势

组织信息化趋势:

国家信息化趋势:“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

第二步: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规划明确了:

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构件释放数据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培育先进安全的数字产业体系,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体系,构筑共建共识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拓展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体系和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等重大任务。

  1. 现代化基础设施
    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概念:201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

      1. 概念定义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信息基础建设(技术新):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

  • 融合基础建设(应用心)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 创新基础建设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1. 发展重点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持续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 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 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
  • 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持续提高用户普及率,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
  • 前瞻布局 6G 网络技术储备;
  • 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
  • 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 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 级超级计算中心
  • 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
  • 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 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资渠道,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等
    1. 工业互联网
      1. 工业体系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具有四大层级: 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

(1)网络是基础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包括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标识解析三部分。

(2)平台是中枢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包括边缘层、LaaS、PaaS 和 SaaS 四个层级,相当于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主要作用:数据汇集、建模分析、知识复用、应用创新。

云计算模式分类

laas:基础设备即服务,计算机能力+存储空间等,出租资源。

PaaS:平台即服务,虚拟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Web应用平台化服务。

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具体软件,如CRM,办公软件,采用WEB和SOA。

它有四个主要作用:

  • 数据汇聚:网络层面采集的多源、异构、海量数据,传输至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深度分析和应用提供基础;
  • 建模分析: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的算法模型和物理、化学等各类仿真工具,结合数字李生、工业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实现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和智能应用;
  • 知识复用:将工业经验知识转化为平台上的模型库知识库,并通过工业微服务组件方式,方便二次开发和重复调用,加速共性能力沉淀和普及;
  • 应用创新:面向研发设计、设备管理、企业运营、资源调度等场景,提供各类工业 App、云化软件,帮助企业提质增效。
  1. 数据是要素

工业互联网数据有三个特性:重要性、专业性、复杂性。

(4)安全是保障

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涉及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工业 App、数据等多方面网络安全问题,其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测评估、功能测试等手段确保工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1. 应用融合

六大类典型应用模式:

  • 平台化设计
  • 智能化制造
  • 网络化协同
  • 个性化定制
  • 服务化延伸
  • 数字化管理
    1. 车联网
      1. 框架体系

车联网 (Internet of Vehicles,LOV) 是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与汽车、电子、道路交通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

体系框架:端、管、云

(1)端系统(感知):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

(2)管系统(互联):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网、车与人等的互联互通。

(3)云系统(应用):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 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

      1. 链接方式

车联网分别是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设备之间等全方位网络链接。

(1)车与云平台间的通信:指车辆通过卫星无线通信或移动蜂窝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车联网服务平台的信息传输,接收平台下达的控制指令,实时共享车辆数据。

(2)车与车间的通信:指车辆与车辆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速度等车辆状态信息,可用于判断道路车流状况。

(3)车与路间的通信:指借助地面道路固定通信设施实现车辆与道路间的信息交流,用于监测道路路面状况,引导车辆选择最佳行驶路径。

(4)车与人间的通:是指用户可以通过 Wi-Fi、蓝牙、蜂等无线通信手段与车辆进行信息沟通,使用户能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监测并控制车辆。

(5)车内设备间的通信:指车辆内部各设备间的信息数据传输,用于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检测与运行控制,建立数字化的车内控制系统。

      1. 应用场景

(1)实用类场景应用

未来车联网环境下的汽车,每秒将产生数千次的数据点,为客户及汽车经销商、厂商提供必要的信息,可以帮助车主在问题发生之前提前预测。

(2)便捷类场景应用

随着车载平台的智能化发展,通过语音、手势控制就可以实现更多服务,有助于创造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3)效率类场景应用此类应用

  • 车辆系统更新:车联网实现之后,人们无须再前往车辆服务中心,便可将车辆自动更新到最新的固件和软件;
  • 车载远程服务:客户可以通过无线设备远程控制汽车诸如定位在停车场停放的车辆,将导航信息发送至车辆以及远程启动等;
  • 智能化交通:有效改善现有的道路拥堵情况,提前预知交通安全隐患,使人们的出行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还能保障出行安全。
  1. 现代化创新发展
    1. 农业农村现代化
      1. 农业现代化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 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 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 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
  • 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
      1. 乡村振兴战略

聚焦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

  1. 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千兆光网、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
  2. 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建设数字乡村: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深化乡村智慧社区建设。

    1. 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
      1.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融合。两化融合的核心:以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

(1)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2)产品融合

产品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3)业务融合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

(3)产业衍生

产业衍生是指两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形成一些新兴业态,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

      1.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智能制造的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级

一级(规划级):业务流程化

二级(规范级):建立数据库,单一业务活动的数据共享

三级(集成级):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

四级(优化级):核心业务活动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五级(引领级):产业链协,成为行业智能制造基准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关系

工业互联网主要是由工业平台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帮助企业上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和有效途径。

智能制造:全球工业的终极目标,让全球的工厂都可以实现智能自动化。

    1. 互联网消费

消费互联网是以个人为用户,以日常生活为应用场景的应用形式,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而生的互联网类型。

消费互联网是一种眼球经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变革消费体验。其具备两个属性:

媒体属性:自由媒体,社会媒体以及资讯为主的门户网站

产业属性:由在线旅行和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等其他组成。

  1. 数字中国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面重点提到了建设数字中国,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

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数字政府:数字驱动政务管理。

数字社会:智慧城市

数字生态:为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支撑。

数字中国概览示意图

    1. 数字经济
      1. 主要内容构成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管理和数据价值化四个部分。

        1. 数字产业化

数字产业化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 云计算
  • 大数据。
  • 物联网。
  • 工业互联网。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1. 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

数字科技广泛应用和消费需求变革催生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速数字产业化形成。产业数字化具有的典型特征包括:

  • 以数字科技变革生产工具;
  • 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
  • 以数字内容重构产品结构;
  • 以信息网络为市场配置纽带;
  • 以服务平台为产业生态载体;
  • 以数字善治为发展机制条件。
        1. 数字化治理

数字化治理通常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法与手段,优化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 对数据的治理:即治理对象扩大到涵盖数据要素。
  • 运用数据进行治理:即运用数字与智能技术优化治理技术体系,进而提升治理能力。
  • 对数字融合空间进行治理: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活动搬到线上,治理场域也拓展到数字空间。
        1. 数据价值化

价值化的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

数据价值化是指以数据资源化为起点,经历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阶段,实现数据价值化的经济过程。上述三个要素构成数据价值化的“三化”框架,即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细化描述为:

  • 数据资源化:是使无序、混乱的原始数据成为有序、有使用价值的数据资源。
  • 数据资源化:是激发数据价值的基础,其本质是提升数据质量,形成数据使用价值的过程。
  • 数据资产化:是数据通过流通交易给使用者或者所有者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过程。数据资产化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核心,其本质是形成数据交换价值,初步实现数据价值的过程。
    1. 数字政府
      1. 数字新特性

数字政府既是“互联网 +政务”深度发展的结果,也是大数据时代政府自觉转型升级的必然,其核心目的是以人为本,实施路径是共创、共享、共建、共赢的生态体系。

      1. 主要内容

(1)一网通办

(2)跨省通办

(3)一网统管

“一网统管”建设通常强调:

  • 一网:主要包括政务云、政务网和政务大数据中心等。
  • 一屏:通过对多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将城市运行情况充分反映出来。
  • 联动:畅通各级指挥体系,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勤联动、高效处置提供快速响应能力。
  • 预警:基于多维、海量、全息数据汇集,实现城市运行体征的全景、实时掌握和智能预警。
    1. 数字社会
      1. 数字民生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交汇融合,集群互动形成一种呈指数织增长的信息技术体系,使得传统生产方式优化升级,在触发经济发展结构变革的同时,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势头向政治、文化、生活等民生领域延伸,将“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将大幅提升社会整体服务效率和水平,实现数字民生。

普惠: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体系,扩大民生保障覆盖范围,助力普惠型民生建设,解决民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

赋能:信息技术体系与民生的深度融合赋予了民生建设新动能,促进民生保障实效指数式增长。

利民:信息技术体系创新拓展了公共服务场景,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使民生服务日趋智慧化、便利化和人性化。

      1. 智慧城市

        1. 成熟度等级

智慧城市成熟度等级参考模型

一级(规划级):应围绕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策划,明确相关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等初步开展数据采集和应用,确保相关活动有序开展。

二级(管理级):应明确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原则、目标和实施计划等,推进城市基础

设施智能化改造,多领域实现信息系统单项应用,对智慧城市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

三级(协同级):应管控智慧城市各项发展目标,实施多业务、多层级、跨领域应用系统的集成,持续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推动惠民服务、城市治理、生态宜居、业发展等的融合创新,实现跨领域的协同改进。

四级(优化级):应聚焦智慧城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基于数据与知识被。实施城市经济、社会精准化治理,推动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和开发利用,推进城市竞争力持续提升。

五级(引领级):应构建智慧城市敏捷发展能力,实现城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力持续提升。空间的融合演进和共生共治,引领城市集群治理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1. 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到2035 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 数字生活

数字生活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生活工具数字化。

(2)生活方式数字化。

(3)生活内容数字化。

    1. 数字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1. 数字营商环境

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更加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加速弥合数字鸿沟。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021年12月提出的全球数字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

  • 数字支撑体系:包含普遍接入、智慧物流设施、电子支付设施;
  • 数据开发利用与安全,包含公共数据开放、数据安全;
  • 数字市场准入:包含数字经济业态市场准入、政务服务便利度;
  • 数字市场规则:包含平台企业责任、商户权利与责任、数字消费者保护;
  • 数字创新环境:包含数字创新生态、数字素养与技能、知识产权保护。
  1. 数字化转型与元宇宙
    1. 数字化转型
      1. 驱动因素
  • 生产力飞升:第四次科技革命;
  • 生产要素变化:数据要素的诞生;
  • 信息传播效率突破:社会互联网新格局;
  • 社会“智慧主体”规模:快速复制与“智能+”;
      1. 智慧转移

智慧转移S8D模型

(1)“智慧一数据”过程

该过程通常指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运行过程,也就是传统讲的“信息化过程”

  • 通过智慧结构化明确了业务体系层面的内容;
  • 通过知识模型化定义业务活动的逻辑关;
  • 通过过程信息化(管理和工艺流程化)明确各执行操作系列要求;
  • 通过数据平台化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等。

(2)“数据一智慧”过程

  • 通过对象数字化实现对各类对象的数字化表达;
  • 通过李生虚拟化完成物理对象到信息空间的映射;
  • 通过架构可视化实现业务知识模型与经验沉淀的复用和创新;
  • 通过计算智能化实现多元条件下的调度和决策。
      1. 持续迭代

组织数字化转型需要在能力因子不断细化的基础上,针对能力因子的数字化转型实施迭代可类比为整体数字化转型与局部数字转型的关系。组织每个能力因子数字化“封装”的持续迭代主要包含四项活动:

  • 信息物理世界建设;
  • 决策能力边际化部署;
  • 科学社会物理赛博机制构筑;
  • 数字框架与信息调制。
    1. 元宇宙

元宇宙: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不仅仅有我们自己,所有人都在。

核心技术:

扩展现实:VR、AR和MR提供沉浸式体验

数字孪生: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

区块链:搭建经济体系

      1. 主要特征

元宇宙的主要特征包括:

  • 沉浸式体验:元宇宙的发展主要基于人们对互联网体验的需求,这种体验就是即时信息基础上的沉浸式体验。
  • 虚拟身份:人们已经拥有大量的互联网账号,未来人们在元宇宙中,随着账号内涵和外延的进一步丰富,将会发展成为一个或若干个数字身份,这种身份就是数字世界的一个或一组角色。
  • 虚拟经济:虚拟身份的存在就促使元宇宙具备了开展虚拟社会活动的能力,而这些活动需要一定的经济模式展开,即虚拟经济。
  • 虚拟社会治理:元宇宙中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也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则的约束,就像现实世界一样,元宇宙也需要社区化的社会治理。
      1. 发展演进

实现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三元空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1. 习题解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只存在家庭中

B、信息只存在图书馆中

C、信息只存在校园里

D、信息无处不在

参考答案:D

(2)信息的基础是( )

A、数据

B、知识

C、事实

D、概念

参考答案:A

(3)工业互联网的体系不包括()

A、网络 B、平台 C、技术 D、安全

网络参考答案:C

(4) 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属于()

A. 信息基础设施

B. 融合基础设施

C. 创新基础设施

D. 网络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C

(5)GB/T 39116《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规定了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水平。若企业应对装备、系统等开展集成,实现跨业务活动间的数据共享,则该企业属于( )水平。

A. 一级(规划级)

B. 二级(规范级)

C. 三级(集成级)

D. 四级(优化级)

参考答案:C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勾勒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

数字生态 B.数字技术 C.数字服务 D.数字人才

参考答案:A

(7)( )不属于智慧城市核心能力要素

A、数据治理、边际决策、多元融合

B、数据治理、数字孪生、边际决策

C、数据管理、数字孪生、态势感知

D、数字孪生、多元融合、态势感知

参考答案:C

(8)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明确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原则、目标和实施计划等,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多领域实现信息系统单项应用,对智慧城市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则该智慧城市成熟度处于( )水平。

A、规划级 B、管理级 C、协同级 D、优化级

参考答案:B

2、思考题

(1)请列出大数据的特点,并简要叙述大数据有哪些重要应用领域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其特点在于数据量的海量、存储和传输的高速、数据的多样性以及对实时性的要求等,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大数据的核心特征。在金融、电子商务、政府、军事、医疗、教育、物流、交通等多个领域,大数据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分析数据,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决策。

(2)请简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的关系及其意义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整体影响力。因此,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的关系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请简述数字中国的时代特征及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关键特征,它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数字中国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数字中国的建设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推动各国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善全球经济结构,促进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