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加热炉热平衡、热效率分析与计算

加热炉的燃耗和热效率, 是评价炉子加热工作的重要指标。蓄热式加热炉的主要热收入项以及热支出项都可以通过热平衡的计算得出。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直观地分析出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对单耗影响较明显的项,并且可以对处于人为可控范围内的热量收支进行控制。

参数及公式参考《蓄热式加热炉设计》、《蓄热式加热炉热工计算程序设计与应用》、《第五章 加热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计算》、《基于加热炉热平衡的空燃比优化控制研究与应用》、《燃气加热炉热平衡测试与计算》。

热平衡公式如下:

热收入项 = 热支出项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热量 Q1+ 金属氧化放出的热量Q2 = 金属吸收的热量Q3 + 烟气带走的热量Q4 +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 Q5 + 其它损失的热量Q6

热效率公式如下:

热线率 = Q3/Q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Q1 = 燃料量*燃料热值;
Q2 = 炉子生产能力*金属氧化损失率*金属氧化放热;
其中金属氧化放热 = 5652 kJ/KG;
Q3 = 炉子生产能力*(金属出炉温度 *比热(T1)- 金属入炉温度*比热(T2));
其中,不同温度下,通过查手册得到金属比热 kJ/KG.℃(现场给出或查算),参考《蓄热式加热炉设计》;T2一般取20℃。
Q4 = 燃料量*单位燃气理论烟气量*排烟温度*比热(T));
其中,不同温度下,通过查手册得到烟气比热 kJ/KG.℃(现场给出或查算);
Q5 = 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比热容*(出口冷却水温度-入口冷却水温度);
其中冷却水比热容 = 4.2kJ/KG.℃(现场给出或查算);
Q6 = 其它损失的热量;

现场相关参数

炉子生产能力 = 90t/h;
金属入炉温度 = 20℃;
金属出炉温度 = 1150℃;
金属氧化损失率 = 1%;
燃料流量 = 35550m^3;
燃料热值 = 720*4.18kJ/m^3;
冷却水入口温度 =  32℃;
冷却水出口温度 =  45℃;
冷却水流量 = 430m^3;
烟气温度=150℃;
不同温度下的比热通过查表获得,这里采用一维插值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难点:单位燃气理论烟气量

计算方法1

理论空气量计算:
L = 0.0476*(0.5CO+0.5H2) ;
L =0.0476*(0.5*23.5+0.5*1.8)
=0.602

三元子气体容积计算(CO2):
VRO2 = 0.01*(CO2+CO);
=0.01*(17.5+23.5)
=0.41

烟气氮容积计算(N2):
VN2 = 0.79L+0.01N2;
=0.79*0.602+0.01*56.9
=0.476+0.569
=1.04

水蒸汽容积计算(H2O):
VH2O = 0.01H2
=0.01*1.8
=0.018

理论烟气量计算:
Vtheoretical value=0.41+1.04+0.018
=1.468m^3(1.5附近)
实际烟气量计算:
VO2=(空气过剩系数-1)*0.602
Vactual value = Vtheoretical value +VO2
=1.468+(1.1-1)*0.602
=1.528m^3

空气过剩系数 = 21/(21-O2);
其中CO、CO2、O2等含量通过烟气分析烟气成分含量;
计算方法2
理论空气量计算:
L = 空气过剩系数*(0.19*燃料热值/1000)
理论烟气量计算:
Vtheoretical value=L+0.97-0.03*燃料热值/1000
=1.509m^3(1.5附近)

空气过剩系数 = 21/(21-O2);
其中CO、CO2、O2等含量通过烟气分析烟气成分含量;
通过上述计算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Q1 = 106991300(35550*720*4.18);
Q2 = 5086800(90000*0.01*5652 );

Q3 = 71505000(90000*(1150*0.69 - 20*0.45) );
Q4 = 11265434(35550*1.509*1.40*150);
Q5 = 23478000(430000*4.2*(45-32));
Q6 = 5829666;
热线率 = Q3/Q1
=71505000/106991300
=66.833%

这篇博文的正确性需要考证,希望大家在这里指正。

加热炉热平衡计算

> 已知:炉高H,炉宽B,炉子产量G=150T/h,长度L,温度110℃、120℃、80℃,空燃比1.3158,燃料低发热量Q=3500KJ,燃料预热温度tg=950°C
> 空气预热温度ta=950°C 热平衡计算的目的
> 确定加热炉的热效率;确定加热炉的各项热损失,并分析各项损失的原因和寻求降低热损失的方法,有效地提高锅炉效率,以节约能源;确定燃料量。

热收入项计算

> 1.燃料燃烧的化学热 Q1 = 燃料流量B* 燃料热值Q=B×3500
> 2.燃料预热的物理热 Q2=燃料流量B*燃料预热温度Tg*比热=B×950×1.549
> 3.空气预热的物理热 Q3 =燃料流量B×单位燃料实际空气量×空气预热温度Ta×比热
> =B×1.3158×950×1.379=B×1723.76  单位燃料实际空气量,即空燃比。
> 4.钢坯氧化的化学热 Q4 = 5646×炉子产量×氧化烧损率=5646×150000×0.01=8469000 氧化烧损率,取1%。 

热支出项计算

> 1.加热钢坯所需的热量 Q5=炉子产量×(钢坯出炉比热容×钢坯出炉温度-钢坯入炉比热容×钢坯入炉温度)=150000×(0.6895×1200-20×0.4500)=122760000
> 2.烟气带走的物理热 有烟气流量表情况 Q6=烟气流量C×烟气温度×比热=C×950×2.0320=C×1930.40 无烟气流量表情况 Q6=燃料流量B×单位燃料实际烟气量×烟气温度×比热=B×1.556×950×2.0320=B×3003.70
> 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有烟气流量表情况 Q7 = CO热值D×烟气流量C×CO百分比含量/100 无烟气流量表情况 Q7 = CO热值D×燃料流量B×单位燃料实际烟气量×CO百分比含量/100
> 4.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8=燃料损失百分数*燃料流量B×燃料热值Q 燃料损失百分数,取2%,管道接口与阀门等处的漏气
> 5. 炉衬散热损失 按炉衬外表面向周围的传热计算: Q9=热流×面积
> 6. 通过炉门及小孔的辐射热损失 Q10=20.41×sum(各辐射孔洞面积×角度修正系数×辐射时间)[(炉内温度+273)/100 ^ 4-(炉内温度+273)/100 ^ 4-(钢坯温度+273)/100 ^ 4]
> 7.通过炉门及小孔的逸气热损失 一般包括在Q6内,不单独计算,因为难测。
> 8.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 Q11 = 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比热容×(出口冷却水温度-入口冷却水温度)

参考《蓄热式加热炉热工测试与优化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杨铮...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