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函数通过系统调用创建一个与原来进程几乎完全相同的进程,也就是两个进程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但如果初始参数或者传入的变量不同,两个进程也可以做不同的事。
一个进程调用fork()函数后,系统先给新的进程分配资源,例如存储数据和代码的空间。然后把原来的进程的所有值都复制到新的新进程中,只有少数值与原来的进程的值不同。相当于克隆了一个自己。
fork函数的特性
fork调用的一个奇妙之处就是它仅仅被调用一次,却能够返回两次,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返回值:
- 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新创建子进程的进程ID;
- 在子进程中,fork返回0;
- 如果出现错误,fork返回一个负值;
在fork函数执行完毕后,如果创建新进程成功,则出现两个进程,一个是子进程,一个是父进程。在子进程中,fork函数返回0,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新创建子进程的进程ID。我们可以通过fork返回的值来判断当前进程是子进程还是父进程。
相当于链表,进程形成了链表,父进程的fpid(p 意味point)指向子进程的进程id,因为子进程没有子进程,所以其fpid为0。
fork出错的原因
- 当前的进程数已经达到了系统规定的上限,这时errno的值被设置为EAGAIN。
- 系统内存不足,这时errno的值被设置为ENOMEM。
fork后子进程拥有什么
由子进程自父进程继承到:
- 进程的资格(真实(real)/有效(effective)/已保存(saved) 用户号(UIDs)和组号(GIDs))
- 环境(environment)
- 堆栈
- 内存
- 打开文件的描述符(注意对应的文件的位置由父子进程共享, 这会引起含糊情况)
- 执行时关闭(close-on-exec) 标志
- 信号(signal)控制设定
- nice值 (译者注:nice值由nice函数设定,该值表示进程的优先级, 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 进程调度类别(scheduler class) (译者注:进程调度类别指进程在系统中被调度时所属的类别,不同类别有不同优先级,根据进程调度类别和nice值,进程调度程序可计算出每个进程的全局优先级(Global process prority),优先级高的进程优先执行)
- 进程组号
- 对话期ID(Session ID)
- 当前工作目录
- 根目录 (译者注:根目录不一定是“/”,它可由chroot函数改变)
- 文件方式创建屏蔽字(file mode creation mask (umask))
- 资源限制
- 控制终端
子进程所独有:
- 进程号
- 不同的父进程号(即子进程的父进程号与父进程的父进程号不同, 父进程号可由getppid函数得到)
- 自己的文件描述符和目录流的拷贝(目录流由opendir函数创建,因其为顺序读取,顾称“目录流”)
- 子进程不继承父进程的进程,正文(text), 数据和其它锁定内存(memory locks) (锁定内存指被锁定的虚拟内存页,锁定后, 不允许内核将其在必要时换出(page out))
- 在tms结构中的系统时间
- 资源使用(resource utilizations)设定为0
- 阻塞信号集初始化为空集
- 不继承由timer_create函数创建的计时器
- 不继承异步输入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