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 TS38.201 物理层及基础描述

4. 层1的一般描述

4.1 和其他层的关系

4.1.1 基础协议架构

本规范终所描述的无线接口,包括UE和gNB间的接口、gNB与gNB间的接口、IAB-node DU和MT/UE间的接口、UE和UE间的接口。无线接口由层1(Layer1)、层2、层3组成。TS 38.200系列协议描述的是层1(物理层的规范)。层2和层3在TS 38.300系列协议中描述。
图1 围绕物理层的无线接口协议框架。

图1现实了围绕物理层的NR无线接口协议框架。物理层与层2的MAC子层、层3的RRC层相连。不同层/子层间的圆圈,表示服务接入点(SAPs)。物理层向MAC层提供传输信道。传输信道的特征是信息如何通过无线电接口传输。MAC层向层2的RLC层提供不同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的特征是传输信息的类型。

4.1.2 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物理层为高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通过MAC子层,使用传输信道,可以获取这些服务。详情在[2]中描述。

4.2 层1的基础描述

4.2.1 多路访问

NR物理层的多路方案是基于CP-OFDM实现的。对于上行,也支持DFT-s-OFDM。为了支持成对和非成对频谱的传输,FDD和TDD都使能。
层1基于资源块,以带宽不可知的方式定义。这使得NR层1可以适应各种频谱分配。一个资源块包含给定子载波间隔的12个子载波。
无线帧持续时间为10ms,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1ms。一个子帧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时隙组成,每个时隙包含14个连续的符号。更详细的帧结构在[2]中介绍。

4.2.2 物理信道和调制

下行物理信道包含:

  • the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 th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 the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上行物理信道包含:
  • the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 th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sidelink的物理信道:
  • the 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 (PSBCH),
  • the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PSCCH),
  • the 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PSFCH),
  • the 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PSSCH).
    此外,信号分为参考信号、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
    支持的调制方式有:
  • 下行包括: QPSK, 16QAM, 64QAM, 256QAM,1024QAM,
  • 上行包括: QPSK, 16QAM, 64QAM , 256QAM for OFDM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