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五轮面试面经

HashMap Java7/8源码详解

1、HashMap与哈希表
数据结构:哈希桶,底层是数组,查找速度很快o(1)
哈希表的软肋:数据的碰撞,解决碰撞,就是用链表
哈希表的核心是基于哈希值的桶和链表
O(1)的平均查找、插入、删除时间
致命缺陷是哈希值的碰撞
2、Java7 HashMap
经典的Hash表实现:数组+链表
重要知识点:
初始容量:16,2的幂次方
负载因子:0.75
哈希算法
扩容
低效
线程不安全

3、为什么一定要是2的幂次方
hash&(length-1)
只有在长度为2的幂次方时,对他进行减一操作时才能拿到全是1的值,然后用位运算的方式快速的拿到数组的下标,并且他的分布还是均匀的

4、Java7的HashMap容易遇到的问题
死锁
环形链表
链接: link.

可以通过精心构造的恶意请求引发Dos
链表性能退化分析

5、Java8 HashMap的改进
数组+链表/红黑树
扩容时插入顺序的改进
函数方法
forEach
compute系列
Map的新API
merge
replace

阿里五轮面试面经

1、Synchronized和lock锁的区别;看过synchronized源码吗?

synchronized底层语义原理
Java 虚拟机中的同步(Synchronization)基于进入和退出管程(Monitor)对象实现, 无论是显式同步(有明确的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指令,即同步代码块)还是隐式同步都是如此。在 Java 语言中,同步用的最多的地方可能是被 synchronized 修饰的同步方法。同步方法 并不是由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指令来实现同步的,而是由方法调用指令读取运行时常量池中方法的 ACC_SYNCHRONIZED 标志来隐式实现的,关于这点,稍后详细分析。下面先来了解一个概念Java对象头,这对深入理解synchronized实现原理非常关键。
链接: https://blog.csdn.net/javazejian/article/details/72828483.

2、JVM自动内存管理,Minor GC与Full GC的触发机制
链接: https://blog.csdn.net/ysl19910806/article/details/99776387.

3、了解过JVM调优没,基本思路是什么
如果CPU使用率较高,GC频繁且GC时间长,可能就需要JVM调优了。
基本思路就是让每一次GC都回收尽可能多的对象,
对于CMS来说,要合理设置年轻代和年老代的大小。该如何确定它们的大小呢?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可以先采用JVM的默认值,然后通过压测分析GC日志。

如果看年轻代的内存使用率处在高位,导致频繁的Minor GC,而频繁GC的效率又不高,说明对象没那么快能被回收,这时年轻代可以适当调大一点。

如果看年老代的内存使用率处在高位,导致频繁的Full GC,这样分两种情况:如果每次Full GC后年老代的内存占用率没有下来,可以怀疑是内存泄漏;如果Full GC后年老代的内存占用率下来了,说明不是内存泄漏,要考虑调大年老代。

对于G1收集器来说,可以适当调大Java堆,因为G1收集器采用了局部区域收集策略,单次垃圾收集的时间可控,可以管理较大的Java堆。

4、如何设计存储海量数据的存储系统

海量数据的解决方案:
页面上:
使用缓存;页面静态化技术;
数据库层面:
分离数据库中活跃的数据;批量读取和延迟修改;读写分离;使用NoSQL和Hadoop等技术;分布式部署数据库;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分离;
其他方面:
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业务的拆分;
高并发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应用程序和静态资源文件进行分离,静态资源可以使用CDN;
集群与分布式;
使用Nginx反向代理;

5、缓存的实现原理,设计缓存要注意什么
将热点数据放在内存中,用户查询时命中内存中的数据而不用到数据库中查询
注意缓存的一致性,缓存雪崩、击穿、穿透的问题

6、volatile关键字的如何保证内存可见性
volatile修饰的变量保证其每个写操作后都更新到主内存,每个读操作都到主内存中更新,具体的话是在JVM层面,在修饰的变量前后加关键字
顺带一提volatile还能防止指令重排,这两者的实现方式都是内存屏障。

happen-before原则
如果前一个操作的执行结果必须对后一个操作可见,那就不允许这两个操作进行重排序,且happen-befor具有传递性

7、你说你熟悉并发编程,那么你说说Java锁有哪些种类,以及区别(果然深度不一样)
公平锁/非公平锁
这个是在ReentrankLock中实现的,synchronized没有,是用一个队列实现的,在公平锁好理解,就是先进这个队列的,也先出队列获得资源,而非公平锁的话,则是还没有进队列之前可以与队列中的线程竞争尝试获得锁,如果获取失败,则进队列,此时也是要乖乖等前面出队才行
可重入锁
如果一个线程获得过该锁,可以再次获得,主要是用途就是在递归方面,还有就是防止死锁,比如在一个同步方法块中调用了另一个相同锁对象的同步方法块
独享锁/共享锁
共享锁可以由多个线程获取使用,而独享锁只能由一个线程获取。
对ReentrantReadWriteLock其读锁是共享锁,其写锁是独占锁
读锁的共享锁可保证并发读是非常高效的,读写,写读,写写的过程是互斥的。其中获得写锁的线程还能同时获得读锁,然后通过释放写锁来降级。读锁则不能升级
互斥锁/读写锁
上面讲的独享锁/共享锁就是一种广义的说法,互斥锁/读写锁就是具体的实现。
互斥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entrantLock
读写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adWriteLock
乐观锁/悲观锁
乐观锁就是乐观的认为不会发生冲突,用cas和版本号实现
悲观锁就是认为一定会发生冲突,对操作上锁
分段锁
在1.7的concurrenthashmap中有分段锁的实现,具体为默认16个的segement数组,其中segement继承自reentranklock,每个线程过来获取一个锁,然后操作这个锁下连着的map。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在jdk1.6中做了第synchronized的优化,
偏向锁指的是当前只有这个线程获得,没有发生争抢,此时将方法头的markword设置成0,然后每次过来都cas一下就好,不用重复的获取锁
轻量级锁:在偏向锁的基础上,有线程来争抢,此时膨胀为轻量级锁,多个线程获取锁时用cas自旋获取,而不是阻塞状态
重量级锁:轻量级锁自旋一定次数后,膨胀为重量级锁,其他线程阻塞,当获取锁线程释放锁后唤醒其他线程。(线程阻塞和唤醒比上下文切换的时间影响大的多,涉及到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
自旋锁:在没有获取锁的时候,不挂起而是不断轮询锁的状态

8、Http请求的过程与原理

9、对Java中的对象、实例、句柄、直接指针的理解
虚拟机在创建对象的时候,会优先查询常量池中是否有该对象的实例,如果没有则需要加载、解析、初始化class,然后分配内存,初始化内存,设置对象(HASH CODE 、 GC年代等),最后执行init才算是创建完对象。
对象即实例。
String str;
以上的str就是一个句柄,但是并没有指向任何对象,好比这是一个客服中心,告诉你打400号码联系客服中心,但是没有指明是哪个客服人员,如果String str = “9527”;这个时候就是说明了编号9527为您服务,可以通过句柄访问对象。
直接指针,我理解的:
class Test{
public void doSth();
}
new Test().doSth();//直接指针
Test() test = new Test();//句柄引用
test.doSth();
当然直接指针肯定是速度更快的,但是如果用句柄,对象被移动(比如GC),只需要改变指针而不会改变引用;如果是直接指针的方式,速度那是杠杠的,不用多余的一次指针的定位。综上,写JVM多用直接指针,写应用更多的是句柄。

10、什么是SQL注入?如何防范sql注入?
防治SQL注入式攻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加强对用户输入内容的检查与验证;二是强迫使用参数化语句来传递用户输入的内容。
SQL注入并不是一个在SQL内不可解决的问题,这种攻击方式的存在也不能完全归咎于SQL这种语言,因为注入的问题而放弃SQL这种方式也是因噎废食。首先先说一个我在其他回答中也曾提到过的观点:没有(运行时)编译,就没有注入。
SQL注入产生的原因,和栈溢出、XSS等很多其他的攻击方法类似,就是未经检查或者未经充分检查的用户输入数据,意外变成了代码被执行。针对于SQL注入,则是用户提交的数据,被数据库系统编译而产生了开发者预期之外的动作。也就是,SQL注入是用户输入的数据,在拼接SQL语句的过程中,超越了数据本身,成为了SQL语句查询逻辑的一部分,然后这样被拼接出来的SQL语句被数据库执行,产生了开发者预期之外的动作。所以从根本上防止上述类型攻击的手段,还是避免数据变成代码被执行,时刻分清代码和数据的界限。而具体到SQL注入来说,被执行的恶意代码是通过数据库的SQL解释引擎编译得到的,所以只要避免用户输入的数据被数据库系统编译就可以了。现在的数据库系统都提供SQL语句的预编译(prepare)和查询参数绑定功能,在SQL语句中放置占位符’?’,然后将带有占位符的SQL语句传给数据库编译,执行的时候才将用户输入的数据作为执行的参数传给用户。这样的操作不仅使得SQL语句在书写的时候不再需要拼接,看起来也更直接,而且用户输入的数据也没有机会被送到数据库的SQL解释器被编译执行,也不会越权变成代码。至于为什么这种参数化的查询方式没有作为默认的使用方式,我想除了兼容老系统以外,直接使用SQL确实方便并且也有确定的使用场合。多说一点,从代码的角度来看,拼接SQL语句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
SQL注入#和$区别与总结:

1.#{} 将传入的数据都当成一个字符串,会对自动传入的数据加一个双引号。
如:order by #user_id#,如果传入的值是111,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order by “111”,
如果传入的值是id,则解析成的sql为order by “id”.
2.$将传入的数据直接显示生成在sql中。如:order by u s e r i d user_id userid,如果传入的值是111,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order by user_id,
如果传入的值是id,则解析成的sql为order by id.
3.#{}方式能够很大程度防止sql注入。
4. 方 式 无 法 防 止 S q l 注 入 。 5. 方式无法防止Sql注入。 5. Sql5.方式一般用于传入数据库对象,例如传入表名.
6.一般能用#的就别用$.

MyBatis排序时使用order by 动态参数时需要注意,用$而不是#

Nosql数据库:
现在主流常用的数据库应该是redis和mongodb;
Redis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目前由VMware主持开发工作。

  1. 特点
    1.1 数据格式
    Redis 通常被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因为值(value)可以是 字符串(String), 哈希(Hash/Map), 列表(list), 集合(sets) 和 有序集合(sorted sets)五种类型,操作非常方便。比如,如果你在做好友系统,查看自己的好友关系,如果采用其他的key-value系统,则必须把对应的好友拼接成字符串,然后在提取好友时,再把value进行解析,而redis则相对简单,直接支持list的存储(采用双向链表或者压缩链表的存储方式)。
    我们来看下这五种数据类型。
    ⑴ String
    string 是 Redis 最基本的类型,你可以理解成与 Memcached 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
    string 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思是 Redis 的 string 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 jpg 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
    string 类型是 Redis 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键最大能存储512MB。
    ⑵ Hash
    Redis hash 是一个键值对集合。
    Redis hash 是一个 string 类型的 field 和 value 的映射表,hash 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⑶ List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导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⑷ Sets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 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1)。
    添加一个string元素到 key 对应的 set 集合中,成功返回1,如果元素已经在集合中返回0,key对应的set不存在返回错误
    ⑸ sorted sets/zset
    Redis zset 和 set 一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 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zset的成员是唯一的,但分数(score)却可以重复。可以通过 zadd 命令(格式如下) 添加元素到集合,若元素在集合中存在则更新对应score。
  2. 优缺点
    优势
  3. 非常丰富的数据结构;
  4. Redis提供了事务的功能,可以保证一串 命令的原子性,中间不会被任何操作打断;
  5. 数据存在内存中,读写非常的高速,可以达到10w/s的频率。
    缺点
  6. Redis3.0后才出来官方的集群方案,但仍存在一些架构上的问题(出处);
  7. 持久化功能体验不佳——通过快照方法实现的话,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将整个数据库的数据写到磁盘上,代价非常高;而aof方法只追踪变化的数据,类似于mysql的binlog方法,但追加log可能过大,同时所有操作均要重新执行一遍,恢复速度慢;
  8. 由于是内存数据库,所以,单台机器,存储的数据量,跟机器本身的内存大小。虽然redis本身有key过期策略,但是还是需要提前预估和节约内存。如果内存增长过快,需要定期删除数据。
    适用场景
    适用于数据变化快且数据库大小可遇见(适合内存容量)的应用程序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1.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外键关联来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2.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指数据以对象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而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每个对象自身的属性来决定。
3.非关系型数据库中,我们查询一条数据,结果出来一个数组,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一条数据结果是一个对象。

11、联合索引是什么
对多个字段同时建立的索引(有顺序,ABC,ACB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联合索引。)
为什么要用
以联合索引(a,b,c)为例

建立这样的索引相当于建立了索引a、ab、abc三个索引。一个索引顶三个索引当然是好事,毕竟每多一个索引,都会增加写操作的开销和磁盘空间的开销。
覆盖(动词)索引。同样的有联合索引(a,b,c),如果有如下的sql: select a,b,c from table where a=xxx and b = xxx。那么MySQL可以直接通过遍历索引取得数据,而无需读表,这减少了很多的随机io操作。减少io操作,特别的随机io其实是dba主要的优化策略。所以,在真正的实际应用中,覆盖索引是主要的提升性能的优化手段之一
索引列越多,通过索引筛选出的数据越少。有1000W条数据的表,有如下sql: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a = 1 and b =2 and c = 3,假设每个条件可以筛选出10%的数据,如果只有单值索引,那么通过该索引能筛选出1000W*10%=100w 条数据,然后再回表从100w条数据中找到符合b=2 and c= 3的数据,然后再排序,再分页;如果是复合索引,通过索引筛选出1000w 10% 10% 10%=1w,然后再排序、分页,哪个更高效,一眼便知
使用时注意什么
单个索引需要注意的事项,组合索引全部通用。比如索引列不要参与计算啊、or的两侧要么都索引列,要么都不是索引列啊、模糊匹配的时候%不要在头部啦等等
最左匹配原则。(A,B,C) 这样3列,mysql会首先匹配A,然后再B,C.
如果用(B,C)这样的数据来检索的话,就会找不到A使得索引失效。如果使用(A,C)这样的数据来检索的话,就会先找到所有A的值然后匹配C,此时联合索引是失效的。
把最常用的,筛选数据最多的字段放在左侧
多个单列索引在多条件查询时优化器会选择最优索引策略,可能只用一个索引,也可能将多个索引全用上! 但多个单列索引底层会建立多个B+索引树,比较占用空间,也会浪费一定搜索效率,故如果只有多条件联合查询时最好建联合索引!
联合索引本质:
当创建
(a,b,c)联合索引时,相当于创建了(a)单列索引
*,(a,b)联合索引以及**(a,b,c)联合索引**
想要索引生效的话,只能使用 a和a,b和a,b,c三种组合;当然,我们上面测试过,a,c组合也可以,但实际上只用到了a的索引,c并没有用到!
注:这个可以结合上边的 通俗理解 来思考!

MyISAM和InnoDB索引:
MyISAM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分离的,索引文件仅保存数据记录的地址。而在InnoDB中,表数据文件本身就是按B+Tree组织的一个索引结构,这棵树的叶节点data域保存了完整的数据记录。这个索引的key是数据表的主键,因此InnoDB表数据文件本身就是主索引。
InnoDB索引和MyISAM索引的区别:
一是主索引的区别,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就是索引文件。而MyISAM的索引和数据是分开的。
二是辅助索引的区别:InnoDB的辅助索引data域存储相应记录主键的值而不是地址。而MyISAM的辅助索引和主索引没有多大区别

MYSQL索引:
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Mysql索引类型:唯一索引、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全文索引
聚集索引:数据行的物理顺序和列值得逻辑顺序相同,一个表中只能拥有一个聚集索引。索引的叶子节点就是对应的数据节点,可以直接获取到对应的全部列的数据,而非聚集索引在索引没有覆盖到对应的列的时候需要进行二次查询。查询方面,聚集索引的速度往往更占优势。
非聚集索引:
该索引中索引的逻辑顺序与磁盘上行的物理存储顺序不同,一个表中可以拥有多个非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叶节点仍然是索引节点,只是有一个指针指向对应的数据块。
解决非聚集索引的二次查询问题:复合索引。需要按组最左侧索引的原则

磁盘IO操作包括三个参数:平均寻址时间、盘片旋转速度以及最大传输速度
最耗时的是寻找扇区的时候。

12、网络协议层相关
计算机网络分层:(TCP/IP分层)
OSI七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四层: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和UDP属于传输层:
UDP:无连接,不可靠,可能出现丢包,顺序会乱,数据报模式,面对报文,不会占用太多系统资源。UDP首部结构简单,开销8个字节
UDP要实现可靠性,模拟TCP,但是无法在传输层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需要通过应用层来实现和控制。不考虑拥塞处理,可靠UDP设计:
1、 添加seq/ack机制,确保数据发送到对端
2、 添加发送和接受缓冲区,主要是用户超时重传
3、 添加超时重传机制
也有开源程序利用UDP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分别为RUDP、RTP、UDT
TCP如何实现可靠性传输:
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滑动窗口

TCP:面向连接的,可靠,编号,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避免丢包,超时,重传,流模式,面对字节,会对字节信息进行处理,占用资源多。TCP首部复杂,开销至少25个字节。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客户端像服务端发送SYN seq
SYN:同步 seq:序列号
服务端像客户端回消息 seq ACK(ACK=SYN+1)确保是这次连接
客户端设置seq ACK
假如是两次握手,如果出现了客户端项服务的发送连接,但是因为网络延迟的原因没有连接成功,于是第二次发生连接,成功连接,然后第一次的连接服务端收到了,建立连接,这个连接在服务端就会一直等待客户端的数据交互,但是客户端以为这次连接失败了,让服务端浪费很多资源
四次挥手: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FIN+ACK
服务端收到后发送ACK
服务端继续发送ACK确认(两次发送之间传递服务器未传输完成的数据)
客户端收到后发送ACK,之后饿虎的进入TIME-WAIT状态,两个MSL时间后无响应则连接关闭。MSL:最大分节生命期
如果三次挥手,那么不能确定数据传输完成就关闭连接了。

DNS域名解析:
首先在本地DNS服务器中找是否有缓存,没有的话就找 根DNS服务器—顶级域DNS服务器—权威DNS服务器—查询到IP地址,回送到浏览器(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
浏览器获得IP地址之后,发起三次握手
TCP/IP建立连接之后,浏览器就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了
服务器接受到请求之后,根据路径参数,经过处理,生成HTML页面代码返回给浏览器;
浏览器拿到代码之后,进行解析和渲染。

DNS在区域传输的时候使用TCP协议,其他时候使用UDP协议。
DNS区域传输的时候使用TCP协议:
1.辅域名服务器会定时(一般3小时)向主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以便了解数据是否有变动。如有变动,会执行一次区域传送,进行数据同步。区域传送使用TCP而不是UDP,因为数据同步传送的数据量比一个请求应答的数据量要多得多。
2.TCP是一种可靠连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域名解析时使用UDP协议:
客户端向DNS服务器查询域名,一般返回的内容都不超过512字节,用UDP传输即可。不用经过三次握手,这样DNS服务器负载更低,响应更快。理论上说,客户端也可以指定向DNS服务器查询时用TCP,但事实上,很多DNS服务器进行配置的时候,仅支持UDP查询包

13、携程面经:
1、 链表的定义
链接: https://blog.csdn.net/m0_37631322/article/details/81777855.

扩展:约瑟环的实现,用队列实现
2、 实现链表翻转
3、 怎么判断链表是否有环
4、 二叉平衡树如何用一维数组存储
5、 JVM分区
五大分区:
线程私有:
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
线程共有:
堆、方法区
6、JVM GC
7、求数组的最大子序列和
8、final关键字4种方法
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jiejunwang/p/10285979.html.

9、继承、封装和多态
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yinbiao/p/8067273.html.

10、sleep用法
链接: https://blog.csdn.net/xzj80927/article/details/84590610.

11、线程池
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210eab345423.

12、spring ioc aop 概述和优点
链接: https://blog.csdn.net/dkbnull/article/details/87219562.

https://www.job592.com/pay/comms11116.html
http://www.mybbchina.net/jingli/148728.html

14.服务器如何记录用户的状态(cookie和session)

15、负载均衡

链接: https://blog.csdn.net/bpb_cx/article/details/82771168.

16、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

优点:性能比面向对象高,因为类调用时需要实例化,开销比较大,比较消耗资源;比如单片机、嵌入式开发、 Linux/Unix等一般采用面向过程开发,性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缺点:没有面向对象易维护、易复用、易扩展
面向对象:

优点:易维护、易复用、易扩展,由于面向对象有封装、继承、多态性的特性,可以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使系统 更加灵活、更加易于维护
    缺点:性能比面向过程低
    
17、如果硬件和带宽不变,如何提高TCP传输速度
用UDP实现,然后自己实现可靠性

18、一、fork入门知识

 一个进程,包括代码、数据和分配给进程的资源。fork()函数通过系统调用创建一个与原来进程几乎完全相同的进程,也就是两个进程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但如果初始参数或者传入的变量不同,两个进程也可以做不同的事。

一个进程调用fork()函数后,系统先给新的进程分配资源,例如存储数据和代码的空间。然后把原来的进程的所有值都复制到新的新进程中,只有少数值与原来的进程的值不同。相当于克隆了一个自己。
为什么两个进程的fpid不同呢,这与fork函数的特性有关。fork调用的一个奇妙之处就是它仅仅被调用一次,却能够返回两次,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返回值:
1)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新创建子进程的进程ID;
2)在子进程中,fork返回0;
3)如果出现错误,fork返回一个负值;

在fork函数执行完毕后,如果创建新进程成功,则出现两个进程,一个是子进程,一个是父进程。在子进程中,fork函数返回0,在父进程中,fork返回新创建子进程的进程ID。我们可以通过fork返回的值来判断当前进程是子进程还是父进程。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