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架构设计常用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网络结构中的位置

设计考虑因素

OSI七层模型

备注

1

Gateway-router:网关路由器

两个网络连接处,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协议下工作
路由选择,存储转发
网络层

2

Firewall:网络防火墙

网络结构中防火墙放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

综合考虑网络性能、带宽、延迟以及网络规模,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高效性;

安全需求、预算以及企业的特殊要求

网络层

3

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入侵防御系统

IPS位于防火墙和网络的设备之间
IPS基本上有两大主流技术,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

4

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入侵检测系统

1. IDS一般部署在防火墙之后。 2. Location 1部署的IDS用于保护Web服务器。 3. Location 2部署的IDS用于保护余下的网络组件免受恶意软件的危害。
IDS在交换式的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一般是在
1.尽可能的靠近攻击源   2.尽可能的靠近受保护资源
(1)服务器区域的交换机上(2)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个交换机上
(3)重点保护网段的局域网交换机上

5

Core switch核心交换机

Core Layer: 核心交换机为进出数据中心的包提供高速的转发,为多个汇聚层提供连接性,核心交换机为整个网络提供一个弹性的 L3 路由网络。

在50台以下无需用核心交换机.有个路由器即可

 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

网络层

6

Aggregation switch:汇聚交换机

Aggregation Layer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 “中介(中间层)”,就是在 Server 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

网络用户数大于等于200,且未来用户数还会持续增长,建议部署汇聚交换机

汇聚交换机具备源地址、目的地址过滤、实时策略、安全等多种功能的同时,还具备网络隔离、分段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

7

Access switch:接入交换机

Access Layer: 接入交换机通常位于机架顶部,所以它们也被称为ToR(Top of Rack)交换机,它们物理连接服务器

端口数量,固定电源模块、风扇、端口类型(光口、电口)

数据链路层

8

SAS(Security Audit System):网络安全审计系统(上网行为管理)

9

运维安全管理与审计系统(堡垒机)

  • 37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