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思考】如何做学术研究?—— 我的方法论

前言

创作开始时间:2021年9月22日12:35:15

最近讨论了几次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我有一些感触,认为有必要记录一下。所以在此记录之。

我做研究的时日尚短,真正开始做学术研究的时间可能得从2019年算起,如今才不到3年。这个过程中种种曲折、困难都经历过。同时,也在此磕磕绊绊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术研究方法论。今日在此简述,后续见机补充。

做学术研究:本质和意义

我认为,学术研究的本质是追求真知的过程。虽然现在有很多所谓“灌水”论文,但是追求真相,永远是学术研究最根本和最真诚的追求。

因为这一特质,学术研究的困难性就凸显了出来:虽然有一些related work,但我们做的研究,在这个世界上往往并没有人做过,我们需要独自去面对这些前沿问题,去解决它。这是一个有趣但又痛苦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做学术研究是一个攀山的过程,唯勇与谋者可至高峰。(心向往之)

做学术研究:理论

我人围殴做学术研究的方法论依旧是金字塔模型。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缺陷定位领域为例:

底层:theory。这个领域最基础的理论,或者理论相关的一些基础性科学问题。 (如:缺陷定位中,哪些是需要定位的缺陷?)
中层1:infrastructure。这个领域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整个领域的发展。 (如:缺陷定位中,GZoltar这个定位框架被用的非常多,很多ranking metric提出来都可以直接实现到gzoltar里面,以供系统性的评估。)
中层2:associated techniques。这个领域的黑盒、辅助性技术。这些技术避免重复造轮子,为核心技术的提出和评估提供了便利。 (如:缺陷定位里面,控制流和数据流的分析技术,为切片技术提供了免费的、可复用的轮子。) (备注:这一类切实也可以归结到上一层。
上层:core techniques。这个领域的最核心的技术,用于解决这个领域的根本科学问题。 (如:缺陷定位中各种ranking metric的提出。)

以上,其实也是一种分类(taxonomy),基于component的one-dimensional taxonomy。

做学术研究:方法

理论是方法的基础,方法是理论的体现。如果要做好学术研究,我认为必须使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
1)先了解最下层的理论,明确科学问题;
2)熟悉领域基础设施,打下基础;
3)熟悉领域的黑盒、辅助性技术,为最后核心技术实现做准备;
4)基于前面1)对科学问题的发现,提出核心技术,基于2)3)对基础设施和黑盒技术的熟悉,实现核心技术。
5)注意:2)和3)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也会发现有意思的研究问题,同样可以给整个领域带来进步。

实际上,方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完的,但是这里把自己想到的最核心的讲完,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小结

以上。

创作结束时间:2021年9月22日15:11:21

参考文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