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数据目录信息解读
官网注册以及数据下载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打开FTP数据传输可以看到以上的目录信息。关于数据的存放说明在同级的txt文档中。整理如下:
/jma/:Himawari标准数据(Himawari Standard Data)
/jma/hsd 存放的是扩展名为dat的数据
#可用的Himawari标准数据
数据类型 | 观察区域 | 时间分辨率 | 空间分辨率 |
全盘 | 全盘 | 10分钟 | 0.5km (波段3)、1km (波段1、2、4)、2km (波段5-16) |
日本地区 | 日本区域(1区和2区) | 2.5分钟 | 0.5km (波段3)、1km (波段1、2、4)、2km (波段5-16) |
目标区域 | 目标区(3区) | 2.5分钟 | 0.5km (波段3)、1km (波段1、2、4)、2km (波段5-16) |
另外还有一个真彩色图像数据包括全盘、日本区域和目标区域,使用三个可见光波段(蓝色: 0.47微米,绿色: 0.51微米,红色: 0.64微米)的合成图像。
HS_H09_20230226_0350_B04_FLDK_R10_S0210.DAT.bz2
文件名中 FLDK ,表示是全圆盘数据
B04 表示数据集是4波段数据,文件名中的这个字段可以是B01~B16,代表1~16波段。
R10 是分辨率指示。R05、R10和R20三种,代表500m、1km和2km分辨率数据。
S02 是大圆盘分割条带的指示。S01~S10表示从大圆盘分割出来的某一条。
HS_H08_20150728_2200_B01_JP01_R10_S0101.DAT.bz2
日本区域文件
R10:空间分辨率(“05”:0.5km,“10”:1.0km,“20”:2.0km);
JP01:时间轴上的观测次数(从“01”到“04”不等)
HS_H08_20150728_2200_B01_R301_R10_S0101.DAT.bz2
目标区域
PI_H08_20150728_2200_TRC_FLDK_R10_PGPFD.png (Full-disk)
PI_H08_20150728_2200_TRC_JP01_R10_PLLJP.png (Japan Area)
PI_H08_20150728_2200_TRC_R301_R10_PLLTG.png (Target Area)
真彩色图像
/jma/netcdf 存放的是扩展名为nc格式的数据(HDF5)
#可用的Himawari L1网格数据
数据类型 | 全盘 | 日本地区 |
投影方式 | EQR | EQR |
观察区域 | 60S-60N, 80E-160W | 24N-50N, 123E-150E |
时间分辨率 | 10分钟 | 10分钟 |
空间分辨率 | 5km (像素号:2401, 行号:2401)<br>2km (像素号:6001, 行号:6001) | 1km (像素号:2701, 行号:2601) |
数据 | 波段01~波段06的反照率(反射率*cos(SOZ))<br>波段07~波段16的亮温 | 波段01~波段06的反照率(反射率*cos(SOZ))<br>波段07、14、15的亮度温度 |
额外数据 | 卫星天顶角、卫星方位角<br>太阳天顶角、太阳方位角<br>观测时数(UT) | 卫星天顶角、卫星方位角<br>太阳天顶角、太阳方位角<br>观测时数(UT) |
NC_H08_20160831_0000_R21_FLDK.06001_06001.nc
NC_H08_20160831_0000_r14_FLDK.02701_02601.nc
NC_Hnn_YYYYMDD_hhmm_Rbb_FLDK.xxxxx_yyyyy.nc
nn: 08: Himawari-8 09: Himawari-9
bb:R21表示区域为全圆盘,r14区域对应日本(官方文档里说R后面的表示分辨率,理论上他就应该是分辨率,但是我查资料发现它并非和HSD目录下的命名规范一致)
xxxx: pixel number; ("2401": 5km resolution, "6001": 2km resolution,)
yyyyy: line number; ("2401": 5km resolution, "6001": 2km resolution)
/pub/:Himawari地球物理参数数据(Himawari Geophysical Parameter Data),基本实时可用。
该贴只说明数据文件夹信息,后续会更新帖子说明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dat数据和nc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