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常用命令

Git 每次提交更新时,它会纵览一遍所有文件的指纹信息并对文件作一快照,然后保存一个指向这次快照的索引。为提高性能,若文件没有变化,Git 不会再次保存,而只对上次保存的快照作一链接,图中虚线的文件并未保存。

在 Git 内都只有三种状态:已提交(committed),已修改(modified)和已暂存(staged),对应本地仓库、工作区和暂存区三个位置。

 

(1)git clone:克隆仓库,生成.git文件,是 Git 用来保存元数据和对象数据库的地方,可以使用HTTP或者SSH传输协议。

(2)git config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John Do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johndoe@example.com

$ git config --global core.editor emacs  //设置文本编辑器

$ git config --list  // 查看配置

(3)git help + 命令名字

(4)git init

在当前目录中初始化git仓库,生成 .git,所有 Git 需要的数据和资源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但还没有开始跟踪管理项目中的任何一个文件,需要手动add文件进行跟踪

(5)git status,查看状态

(6)git add跟踪文件或者添加文件到暂存区

(7)git diff,查看工作目录中当前文件和暂存区域快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修改之后还没有暂存起来的变化内容,即工作区的改动。若要看已经暂存起来的文件和上次提交时的快照之间的差异,可以用 git diff --cached 或者git diff --staged(效果相同

(8)git commit  -m添加提交说明,-a直接提交(相当于add + commit) --amend重新提交

$ git commit -m 'initial commit'

$ git add forgotten_file

$ git commit --amend

上述三个命令只产生了一次提交,第二个提交命令修正了第一个的提交内容

(9)git rm  从已跟踪文件清单中移除

(10)git mv file_from file_to,git不跟踪文件移动,相当于执行了$ mv README.txt README   $ git rm README.txt   $ git add README三个操作

(11)git log,查看提交历史,-p展示差异,-数字n展示最近n次提交,显示内容还可以添加--pretty美化。

$ git log

commit ca82a6dff817ec66f44342007202690a93763949

Author: Scott Chacon <schacon@gee-mail.com>

Date: Mon Mar 17 21:52:11 2008 -0700

changed the version number

(12)git reset

git reset HEAD <file> 来撤销已经add的(暂存区)的文件

(13)git checkout

git checkout -- <file> 撤销工作区的修改

git checkout [branchName] 切换分支,-b新建并切换到该分支

(14) git remote

查看当前配置有哪些远程仓库,git remote add 添加远程仓库

(15)git fetch/git pull/git push

git pull = git fetch + git merge

git push [remote-name] [branch-name],例如$ git push origin master

(16)git tag,打标签,$ git tag -a v1.2 9fceb02,9fceb02是commit编号的开头。

(17)git branch [branchName],新建分支,-d删除分支

(18)git merge,--no-merged/--merged查看未合并/合并的分支

(19)git rebase  https://git-scm.com/book/zh/v1/Git-%E5%88%86%E6%94%AF-%E5%88%86%E6%94%AF%E7%9A%84%E5%8F%98%E5%9F%BA

根据当前分支(也就是要进行变基的分支 experiment)后续的历次提交对象(这里只有一个 C3),生成一系列文件补丁,然后以基底分支(也就是主干分支 master)最后一个提交对象(C4)为新的出发点,逐个应用之前准备好的补丁文件,最后会生成一个新的合并提交对象(C3'),从而改写 experiment 的提交历史,使它成为 master 分支的直接下游,即把 C3 里产生的改变到 C4 上重演一遍。

$ git rebase --onto master server client命令,找出 client 分支和 server 分支的共同祖先之后的变化,然后把它们在 master 上重演一遍。

一旦分支中的提交对象发布到公共仓库,就千万不要对该分支进行变基操作,提交历史会混乱。应该把变基当成一种在推送之前清理提交历史的手段,而且仅仅变基那些尚未公开的提交对象。

(20)git stash,工作到一半想要切换到别的分支。

git stash等同于git stash save,后者可以添加注释,git stash save 'message...'

git stash list列出所有的储藏

git stash pop [--index] [stash_id] 对文件的变更被重新应用,但是被暂存的文件没有重新被暂存。想那样的话,你必须在运行 git stash apply 命令时带上一个 --index 的选项来告诉命令重新应用被暂存的变更。stash_id可以通过git stash list获得。git apply只恢复,不删除。

git stash pop [–index] [stash_id],恢复并将储藏从栈上移走,默认最新的储藏。

git stash drop [stash_id],删除储藏,默认最新的储藏。

git stash clear删除所有储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