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算贝塞尔公式_浅谈计算器的普及与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关系

【作者声明】

  本文所有文字均为作者原创,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本人亲自截图或制作。

  版权所有,仅供阅读欣赏,未经作者允许,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的文字或图片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复制、转载、引用、抄袭、截图、模仿、翻译、印刷等之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行为。禁止将本文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谢谢合作。

引言

  这篇文章属于杂谈性质的,同时也做一点关于计算器和数学教科书之间微妙关系的讨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上都有计算器的内容,在绝大多数地区,这些内容往往都属于老师们不屑于花时间教的内容,通常都是一句“你们自己看一下”就把学生给打发了。但作为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可能多少都会有点兴趣,要么是想拥有一台和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计算器,看看亲自按一按是什么感受,要么是看一下不同的书上都有哪些计算器。

  我们能考证到,计算器最早引入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是在1979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 数学 第三册》的附录中介绍了电子计算器,并展示了一张CASIO于1978年发布的fx-140科学计算器的照片:

09e8d7b17fb57e4e48c07b7c8812aefa.png

中学数学教科书计算器相关内容展示

  本世纪初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科书版本甚多,我们也无法一一将所有的书找出来翻找,这里就以人教版、北师大版的一部分中学数学教科书为例,来展示一下计算器相关的内容。展示的原则是必须正版计算器,且还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有计算器的面板照片;
(2)有计算器的按键照片(非按键示意图);
(3)有计算器的屏幕截图。

人教新课标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05年版):CASIO fx-82ES(屏幕被处理过)

6e2b2a9e10635ac011e4f2896cd572f5.png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12年版):CASIO fx-82ES PLUS(白色款)

a6451cdc5fdc37faf488075837ce06a0.png

北师大版新课标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05年4版):CASIO fx-82ES(屏幕被处理过)

887eb38a32dec6c70aed37ccdfaec720.png

北师大版新课标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006年4版):CASIO fx-82TL

72d7c38c6a777134adaea3efe14b6843.png

北师大版新课标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2007年5版):CASIO fx-82MS(屏幕被处理过)

b9d9746650a72093de68fba3031ea3a6.png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13年2版):CASIO fx-82CN X(白色款,原先是fx-82ES PLUS,后更换成此型号)

f88170be9b29bd37dff32d42735f7113.png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选修2-2:TI-92 Plus(可能有人认为是Voyage 200,但从数学1(必修)第三章“信息技术应用”的图片可以看出是TI-92 Plus)

a7ba404a8c60099fe4b8b186e752fa5c.png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019年版):CASIO fx-991CN X(SHIFT和OPTN两个按键被处理过)

0f06871173284397a59a9a2ef24caf0f.png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必修第三册(2019年版):TI-83 Plus

b973c22cd2395504d33cafbe3ebb1775.png

  以上仅仅是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版本的数学教科书上同样也有计算器相关内容,涉及的型号也不同,这里就不作过多介绍了。

  随着计算器的普及,数学教科书上也或多或少地将计算器引进来,形式有例题的形式,也有阅读材料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计算器是一种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探索数学问题的工具,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加以利用,有较好的效果。

  不过,这又促使我们进一步地联想到,在计算器没有普及的时候,中学数学教科书上对于计算的问题肯定是无法回避的,必须讲查表方法。由此追溯当年的教科书,我们又能找到一些现在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陌生知识,却又能引起一点兴趣的内容。

从对数和《中学数学用表》说起

  现在是2020年,似乎在年轻一辈人的记忆里,“对数”这个概念一般而言是高中才会接触到的,人教大纲版、2004(2007)版新课标、2019版数学教科书都是如此。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数学 必修 第一册》是在第四章第4.3节引入对数这一概念的。

a5a29e9632b23827811d6b8635369dc6.png

那么我们在文章

電卓院亜紀良:初中数学教科书(1978/1981年版)​zhuanlan.zhihu.com
6b4662afb54777f2f6b5f4b4b744b7c0.png

中,看到在1978年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对数的概念是在初中数学第四册(代数第三册)中引入的,也就是说在初二的时候就介绍对数的概念,其中还用大篇幅讲对数的首数和尾数、对数表和反对数表的查法、利用查表进行对数计算等等内容,只是没有讲换底公式和自然对数(这些内容在高中数学的对数函数的章节中)。本世纪的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都有一篇阅读材料《对数的发明》,而且关于对数的计算,只是提到有“查表”或“使用计算器”、“使用计算工具”等方法,已经不再作任何说明。

c6797310de512b91183fabe84cb4cb56.png

  和对数内容有类似变化的还有三角函数、乘方和开方等内容。大纲版初中数学(分代数、几何的最后一版)虽然没有了对数的概念,但三角函数、乘方和开方仍然有篇幅介绍查表方法,同时也介绍计算器的用法(虽然讲的是盗版计算器)。现在的教科书中再也见不到查表方法的内容了,但一些学校还在给学生发《中学数学用表》,只可惜已经鲜有人翻开研究了,都知道使用计算器、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的计算软件更方便。我们当然能知道,这一切都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但当我们遇到一些疑问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再去寻找这些被“遗弃”的知识。

49946d4b39a93d3c3e6afe03554c526d.png

  这本《中学数学用表》是1983年版,直到现在仍然在印刷,虽然人教社出了彩色版,但印刷数量不多,远不如黑白版普及程度高;其他各地也都有类似的数学用表的书发给学生。

  以前我也对于这本《中学数学用表》有些不屑,观点和大多数人都一样:“毕竟都有计算器了,谁还用这个”。但唯一觉得不能理解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里面会有“正弦对数和余弦对数表”、“正切对数和余切对数表”,而且对数计算结果都是像下图这样表示的:

d615b540b1c7f4aee778f3cf533e9495.png

疑问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以前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必须要在初中就讲对数?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中学数学用表》里面计算对数,真数小于1的结果都是像“

”这个样子的,而且也没有对“
”这样的数据的含义作详细说明,什么是“首数”?什么是“尾数”?我们使用计算器来计算lg sin 34°56′,结果却是:

dadd56c5cc01e42dfa3046fd32d9ee3e.png

  当然我们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出,“

”的尾数部分0.7579和计算器算出来的结果的绝对值0.2421加起来等于1。虽然能找出这个关系,但还是缺乏一些具体的理解。

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在有“正弦和余弦表”、“正切和余切表”、“常用对数表”、“反对数表”的情况下,还要单独给出“正弦对数和余弦对数表”、“正切对数和余切对数表”呢?

寻找答案

  我们先解决第二个问题。在1979年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 数学 第四册》中看到,教科书中用相当多的篇幅讲解对数的首数、尾数、对数表、反对数表、利用对数的相关计算方法,尤其是最后一个内容涉及对数的负首数四则计算,非常复杂。

13c7a8a97ea00a114ff0405558222abf.png

  看到这里,上面第二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常用对数表里面只列出范围在1~10之间的对数,其他对数都可以用首数(整数)和尾数来表示,查表能直接得到的都是大于0小于1的尾数。根据对数的性质,大于1小于10的对数的首数为0,大于10的对数的首数是正数,大于0小于1的对数的首数是负数,这三者的尾数都一样。最终可以直接把结果写成“首数+尾数”的形式。首数是负数的,为了表示方便,

  所以,“

”就是首数为-1,尾数为0.7579的结果,它并不等于-1.7579,而是等于-1+0.7579=-0.2421。

  这种“首数+尾数”的表示法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号,而是当时在计算器没有普及的时候,许多复杂的复合计算必须用这样的表示方法来简化计算。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计算器,不借助对数,下面图中这些内容在只能查表的情况下,还是否能计算,还是否能简单地计算?

a2e648177d35be44b733580f593ab250.png

  然后我们再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 数学 第五册》里面,“解三角形”一章讲解直角三角形和解斜三角形的时候,为了能用对数来简化乘除法计算,将乘除法化为加减法,才有了“正弦对数和余弦对数表”、“正切对数和余切对数表”。

a75fae900b748ff1ddbfef5331e7d98a.png

ab435bb98f4bcd606bc9db2c90130b08.png

  所以,如果没有计算器,我们的数学教科书里面还能不能像这样直接一个“≈”得到近似结果?

995c347117e706307c38e5d4c0417817.png

  这样一来,第一个问题也顺便解决了。因为初中数学在要讲解三角形的前提下,如果不先引入对数的计算,那么许多复杂的算式就无法简便地计算,尤其是解三角形的计算,也只能依靠“正弦和余弦表”、“正切和余切表”,再加上繁琐的乘除运算来实现了。先引入常用对数,解三角形的计算就要简便得多。后来有了科学计算器,能把对数绕开,直接利用计算器来计算三角函数值,那么对数也就没有必要在解三角形之前引入了,直接和高中的对数函数的内容编排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回到主题

  上面这个对数与数学用表的例子,可以说很确切地体现出计算器和中学数学教科书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展示了计算器对中学数学教科书的一大影响,这种影响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当人们的计算方式、计算工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也随之作出改变与调整。当我们不经意间翻出被遗弃在角落里的知识碎片的时候,如果能通过这些知识碎片追根溯源,或许也能像本文这样发现一些奇妙的事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