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图的好处_直调光模块中的消光比(ER)和光调制幅度(OMA)

本文介绍了直调光模块中消光比(ER)和光调制幅度(OMA)的概念、计算方法、意义及其相互关系。ER和OMA是衡量光功率差异的关键指标,与接收机性能和误码率紧密相关。虽然较高的ER有助于改善性能,但过高的ER可能导致额外的代价,如啁啾和功耗增加。实际应用中,DML和EML的ER通常分别为4~6dB和8~10dB。测试ER和OMA通常使用眼图仪,并结合其他指标评估光模块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我们在有些用于短距传输的直调光模块的手册上通常会去重点关注与DML或EML相关的ER和 OMA两个指标。那么它们代表了什么意思呢?二者有什么关系呢?取值多大合适?怎么测试?今天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谈谈这方面的知识。

1. 定义与计算

ER,extinction ratio,消光比,指的是信号发送高电平和低电平时光功率的比值,即:

1e7bdcf05f33fc06a2d685d6c855dd72.png

(1)

不过通常在手册上看到的是它的对数形式,即ERdB = 10*log10(ER),如果发送“1”和“0”的光功率P1和P0都是用dBm单位的话,对数消光比就等于二者功率之差,即ERdB)= P1(dBm) -P0(dBm)。

OMA,optical modulation amplitude,光调制幅度,指的是光信号经过调制后高电平和低电平时光功率的差异,即:

bf070f5b95f1f45afecbe7f0fd71a99c.png

(2)

很显然,ER和 OMA都是代表发送高电平和低电平信号时光功率的差距,只不过ER表示的是相对差距,而OMA表示的则是绝对的差异。

2. 意义及相互转换

那为什么ER和 OMA重要?

凭直觉就知道,“1”和“0”的光功率区分度越大,在接收端就更容易区分“1”和“0”了,误码率BER自然就小了。事实上理论上也很容易去证明这一点。

还记得上次我们讲眼图的时候,提到过品质因子Q的定义,对吧?就是下面这个式子:

28225f469c56157b9946c11edd9bc057.png

其中分子是高低电平对应的光功率之差,也就是OMA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