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H
图/来源于网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饮食也越来越丰盛,但有许多食物都属于高嘌呤食物,长期并大量的摄入,只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据统计,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达到13.3%。患者超过1.8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嘌呤的基本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科学饮食,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

嘌呤是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一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它对人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
作为无色结晶,嘌呤在人体内通过氧化变成尿酸,当人身体内的尿酸过高时,就会引起痛风,影响身体健康。

嘌呤主要大量存在于动物内脏中,比如说鸡鸭鱼肉的肝脏,鸭肠、猪肠和鸭血中同样含有大量嘌呤物质。
在炖肉、用肉炖的汤中,嘌呤同样存在,因为各个动物种类的肉中本来就含有较多的嘌呤,通过烹调食用后,这些嘌呤会被人体吸收。
在许多水产品中,嘌呤同样存在。比如鱼类和螃蟹,龙虾,贝壳等海鲜产品,经常容易导致人体内嘌呤过量。

有些人会以为嘌呤只会出现在荤类食物上,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有部分蔬菜也含有较高的嘌呤,比如芦笋、紫菜、菌菇类和花类蔬菜中等都含有高嘌呤。


根据嘌呤含量,每100g食物中嘌呤含量小于50 mg为低嘌呤食物,在50-150mg之间的为中等嘌呤食物,大于150mg的食物为高嘌呤食物。
小H特意搜集了一份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大全,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尽量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因为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能够减少尿酸生成,与此同时,如果我们采取增加尿酸排泄的措施可以缓解高尿酸血症,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当我们摄入的嘌呤超标时,容易导致血尿酸异常,从而引发尿酸异常,产生尿酸盐,而尿酸盐则会促进痛风和肾结石的产生。
因此,饮食的摄入我们需要格外注意,除了要看高嘌呤食物,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食用低嘌呤食物,帮助调控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


生活里不但肉类和蔬菜中会含有嘌呤,我们常吃的调味品也含有这类物质,因此以下3种调味品,一定要谨慎少食。
蚝油
蚝油是牡蛎经过加工而成的一种调味品,贝类食物本来就含有较高的嘌呤,因此对于痛风或者尿酸高的人群而言,蚝油一定要少吃。
鸡精
鸡精食用后也会引起身体的尿酸指数上升,这是因为鸡精里面含有很多的核苷酸,经过人体代谢和分解后会变成尿酸,增加患痛风的可能性。
黄豆酱
黄豆酱的主要成分就是黄豆,在经过加工发酵后就制作成了黄豆酱,酱里含有大量的嘌呤,经常吃会导致体内的尿酸升高,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痛风是由于长期异质性嘌呤代谢活跃导致高尿酸血症, 由此引发的尿酸盐沉积性炎性疾病。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和关节破坏,累及肾脏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结石形成。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u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一般来说,患有痛风的人群都有着尿酸高的问题,对于这类人群,有以下几点需要格外注意。

每天喝足水
建议尿酸高的人群,每天喝水量至少达到2000ml,如果出汗多,还应适当增加,便于嘌呤的排出。
严格控制体重
肥胖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谢。因此,尿酸高的人,要注意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不要过于肥胖。
勤做运动
尿酸高的人群不能节食减肥或不吃主食,避免体内产生过多酮酸,这样反而不利于控制尿酸。因此勤做运动,更能够科学合理的改善健康状况。
少吃甜食
果糖在分解过程中直接产生尿酸,这等于为身体增加了负担,同时果糖又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进一步造成体内尿酸升高,加重痛风。
不要熬夜
熬夜容易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最终造成尿酸无法及时排出,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痛风虽然是慢性疾病
但它带来的痛苦不容小觑
CVP蔻维力温馨提示亲爱的您
一定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好好享受健康身体
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