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大学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编写人:谢新华

审核人:

一、本大纲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二、编写本教学大纲的说明

(一)课程类别与教学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在基本原理、概念、技术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的各方面理论与技术进行阐述,追踪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态势。本课程的设立,成为培养新时代信息化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计算机网络协议结构。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集成、网络的软硬件、网络互连,Internet网络的应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有较深的认识与理解。

(三)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网络协议、常用的网络设备、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TCP/IP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

(四)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与智能综合布线

(五)学时、学时分配安排

课程教学总学时54学时。其中授课36学时,实验18学时。

(六)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及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及时引入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新技术,培养与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大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理论2学时)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构成及分类,熟悉计算机网络的性能;熟练掌握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概念及其区别;掌握协议的定义及两种网络体系结构OSI和TCP/IP,掌握服务、协议、接口和服务原语的概念,正确理解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第二章物理层(理论4学时,实验3学时)

1、物理层功能和物理层接口基本特性

2、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信道通信方式

3、尼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

4、传输媒体

5、信道复用技术

掌握物理层的功能和物理层接口基本特性,掌握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的概念,掌握码元、波特率、比特率、信道等常用名词的定义;掌握信道通信的方式;掌握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调制方法;准确理解涉及信道极限容量的两个基本公式: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公式;掌握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信道复用技术:FDM、TDM、WDM、CDMA。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理论6学时,实验3学时)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成帧方法

3、差错检测

4、PPP协议

5、CSMA和CSMA/CD协议

6、扩展的以太网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几种成帧的方法和它们的区别;熟练掌握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掌握点对点协议PPP;了解LLC子层与MAC子层的定义以及MAC地址的含义;掌握各种以太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曼切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切斯特编码技术原理及其适用的网络;熟练掌握随机接入技术:CSMA和CSMA/CD;理解二元指数后退算法在以太网中的作用;掌握数据链路层交换的基本原理和网桥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的概念和区别。

第四章网络层(理论8学时,实验6学时)

1、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2、网际协议IP

3、划分子网和无分类编址CIDR

4、路由算法和路由选择协议

5、网络互联

掌握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及其区别: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掌握网际协议IP,正确理解IP地址的含义、特点,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熟练掌握子网掩码的概念和应用;熟练掌握CIDR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常用路由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INTERNET中两类路由选择协议IGP与EGP;了解ARP、RARP、ICMP、IGMP协议;理解服务质量的概念;掌握互连网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传输层(理论8学时,实验3学时)

1、传输层的功能

2、传输协议的要素

3、TCP和UDP

4、差错控制

5、流量控制

6、拥塞控制

掌握传输层的功能以及传输控制协议TCP和UDP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制;掌握TCP的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的方法;掌握差错控制中的停止等待协议以及各种ARQ协议;掌握流量控制中的滑动窗口协议;掌握拥塞控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端口号与套接字的概念。

第六章应用层(理论4学时,实验3学时)

1、域名系统DNS

2、万维网WWW

3、电子邮件

掌握域名系统DNS的功能;掌握万维网的概念和所使用的技术;掌握文件传送协议F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和POP3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功能;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第七章网络安全(理论4学时)

1、网络安全概述

2、两类密码体制

3、数字签名

4、鉴别

5、防火墙

熟悉网络安全的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掌握数据加密技术中的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的原理;掌握数字签名和鉴别的功能和应用;掌握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编写人:谢新华

审核人:

一、考试对象

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结构各个层次的功能,熟悉计算机网络的连接设备,对网络中的各种协议、常用技术和路由算法等方面的内容有较深的认识与理解。

三、考试的内容

第一章 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数据交换技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4、网络体系结构OSI和TCP/IP

5、网络协议、服务、接口和服务原语的概念

第二章 物理层

1、物理层功能和物理层接口基本特性

2、信道的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3、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4、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的概念

5、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公式

6、导向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7、数据调制方法:调幅、调频、调相

8、信道复用技术:FDM、TDM、WDM、CDMA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的概念和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

2、成帧方法(封装、字符填充、位填充)

3、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生成

3、PPP协议的特点、帧格式和工作状态

4、曼切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切斯特编码的原理

5、CSMA和CSMA/CD协议的要点

6、网桥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 网络层

1、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的特点和区别

2、IP数据报的格式

3、IP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概念和应用、CIDR的概念和应用

4、路由算法:最短路径法、洪泛法、距离矢量法、链路状态法

5、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IGP与EGP

6、网络互联的概念

第五章 传输层

1、传输层的功能

2、传输协议的要素

3、TCP和UDP的特点和区别

4、TCP的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的方法

5、差错控制:停止等待协议以及各种ARQ协议

6、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协议

7、拥塞控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六章 应用层

1、域名系统DNS的功能

2、万维网的概念

3、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格式

4、HTTP协议操作过程和报文结构

5、FTP、SMTP、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

6、DHCP的功能

第七章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的内容

2、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的原理

3、数字签名和鉴别的功能和应用

4、防火墙的功能和技术

四、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笔试为主,实验考核为辅。

2.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评价标准

学生修完本课程并参加期末考试后,其成绩的评定为: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其中期末考试成绩按统一的评分标准阅卷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实验等。

六、试卷设计的结构

1.题型比例

客观性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主观性试题分为简答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其中客观性试题约占40%左右。

2.难度比例

试题的难度等级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为40:45:15。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