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分摊分配不产生会计凭证的原因_SAP成本要素类别(二)

01a92a0de31bb4c0a26c1607e0c04364.png

在“SAP成本要素”小节,我们介绍了成本要素的基本概念,其中次级成本要素用于CO内部的成本结转,与FI模块没有任何关系。次级成本要素是一个汇总的CO科目,如直接人工、燃料动力、折旧费、制造费用,一个次级成本要素往往对应多个初级成本要素。在CO模块内部进行费用分摊时,如果只关注费用大类,就可以通过次级成本要素录入CO凭证。

7a55ea29e220f405c5a8d0c61b2d18d7.png

次级成本要素比较固定,一般很少新建,往往在项目实施时就已经定义好了。大家经常看到的次级成本要素主要包含424321

成本要素类别42

42分摊,这类成本要素用于成本对象之间的费用分摊。例如,将成本中心A的费用分摊到成本中心B,可以手工录入CO凭证,也可通过KSU5执行费用分摊循环。

e930a050e46963ee4946313f9d54aeae.png

成本要素类别43

43是内部作业分配,通过作业类型进行的费用分摊,主要在生产订单报工、订单结算时用到。成本中心提供作业服务,生产订单(或其他成本对象)确认作业消耗后,CO模块自动记录成本中心分摊到生产订单的成本。

5f0e40c180fe07ad8ca727b0eaa299f2.png

大家通过事务码S_ALR_87013611在生产类成本中心看到的次级成本要素就是此类成本要素。通过43类的次级成本要素,实现成本中心到订单的成本流转。下图中“过量/吸收不足”余额为0,说明成本中心费用全部结转到生产订单。

8ccbbeee4f6863e15e15f6d7cac0d7b9.png

成本要素类别21

21是内部结算,用于CO模块结算规则中,一般在后台配置时用到。当CO模块结算时,系统根据此成本要素生成CO凭证,但不会生成会计凭证。成本要素类别“31”在后台配置WIP结算时用到,其余成本要素类别很少用到,财务人员能够分别成本要素“42”和“43”即可。

原文源自公众号《ERP财会讲堂》

SAP成本要素类别(二)​mp.weixin.qq.com
8dcc6fe10c7f88196ec439fb0d6843e5.png
  • 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