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深圳大学小伙伴为例 为你展开绩点计算的正确打开方式
深圳大学的平均GPA究竟应该怎么算
一般谈到计算绩点,同学们都是简单粗暴地把每个学期的GPA相加,然后除以总的学期数。
而实际上这种坊间常用方法其实不太准确。而面对必修、选修等不同课程+不同学分占比,究竟如何计算平均绩点才更接近精确答案?
下面我们以几位同学的具体成绩为例,简单介绍正确的算法。情况涵盖了全数通过、需要重修等不同情况。
01
全部课程都已通过
(图片来源名校工坊)
02
需要重修并全部重修课程已通过
(图片来源名校工坊)
03
需要重修且有重修课程未通过
(图片来源名校工坊)
该同学的4学分的A课程尚未通过,需要留待大四重修清考。但是深圳大学打印成绩单的时候,暂时不打印重修未通过的课程,所以该课程及其对应的学分暂不计入总平均GPA里。
(注,不管某门课程几次重修未过,一次也不算入实际取得的学分数里,即一次也不算入分母里,而具体到计算每个学期单独的总学分绩点时,则是用该学期的平均GPA乘以该学期所修的学分总数而得。)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根据不同学生的课程完成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公式去进行计算。得到绩点以后,高绩点的同学们当然是得到了一项相当可观的硬实力,为自己的留学申请、考研等等都加分不少。但是绩点相对不那么可观的同学们也不要灰心。在选择留学申请时候,不少的专业会对于学生的绩点有详细的要求,而逆袭的案例依然不少。来自深圳大学的名校工坊小伙伴无论是在法律、工科、商科、教育还是传媒都有逆袭案例。更多详情请戳今日的其他推送哟。
算完GPA,想了解自己的选校的选校定位,咨询一下定位小天皇,名校工坊的老师们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