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af df的matlab仿真,协作通信-af和df的matlab仿真.pdf

41528d3028836879cd698677c3999917.gif协作通信-af和df的matlab仿真.pdf

摘要【版权所有,可自由交流使用,但请尊重作者,请注明出处】【WWWCSDNCOM,YUEMA1086,上北小寒山】摘要协作通信思想通过用户间彼此共享天线,互为通信中继,实现虚拟发射分集,从而为MIMO的实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协作通信的核心问题是中继节点的协作协议。有两种最基本的中继协作方式放大转发(AF)与解码重传(DF),其它各种协作协议的研究,几乎均是建立在这两个固定中继协议之上。本文通过MATLAB仿真,来验证协作对通信的改善,并分析不同信道情况下的AF与DF表现,研究二者的实际性能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关键字协作通信固定中继放大转发AF解码重传DF任务与要求任务本项题目旨在研究多中继环境下采用固定中继的协作系统在采用不同中继结构时的系统性能增益,分析BER及分集增益并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要求1)在学习中继系统的基础上,了解实际系统中所采用的不同的中继结构。2)使用MATLAB工具建立搭建采用不同中继协议下的固定中继通信系统(可以采用简单的调制方式),通过信号发射与接收来验证中继选择的性能。ABSTTACTABSTRACTCOOPERATIVECOMMUNICATIONPROVIDESAFEASIBLEWAYOFREALIZINGMIMOITACHIEVESTHISBYSHARINGANTENNAANDREGARDINGEACHOTHERASCOMMUNICATIONRELAYBETWEENUSERS,SOASTOIMPLEMENTDUMMYLAUNCHDIVERSITYTHECOREPROBLEMOFCOOPERATIVECOMMUNICATIONISTHECOOPERATIVEPROTOCOLSFORRELAYNODETHEREARETWOBASICRELAYCOOPERATIVEWAYS,WHICHAREAMPLIFYANDFORWARDAFANDDECODEANDFORWARDDFOTHERRESEARCHESINCOOPERATIVEPROTOCOLSAREALLBASEDONTHETWOFIXEDRELAYPROTOCOLSTHISTHESISVALIDATESTHEÌ»7»¬´±ƑABSTRACT„6¢M”Q¥Ò{™8DENDIFTHERELAYDECODINGERROR,NOTFORWARDTHIRDMODULATETHESIGNAL SIGNAL_DEMOD IFTX_COOP0DISP FAILINDF,SOURCESHOULDTRANSMITTHESIGNALTODESTINATIONDIRECTLYWITHOUTCOOPERATION ELSEIFTX_COOP1ASTHEFORCEDECODINGISCORRECT,SO SIGNAL_DEMOD ISEQUIVALENTTO SIGNAL_X SIGNAL_DFMODULATEMODEMPSKMODM,SIGNAL_XEND实际上,在本仿真中可以等效简化为FUNCTIONSIGNAL_DFDFM,SIGNAL_XSIGNAL_DFMODULATEMODEMPSKMODM,SIGNAL_X函数通过输入源节点PSK调制的进制数M(以提高程序的通用性)、需要中继的信号S_R和原始比特流X(虚设置,用于校验是否正确解码,本次仿真中假定解码正确),实现中继的DF过程,返回值为重新调制之后的信号,它将被发送到目的节点。第四章系统性能仿真2343仿真结果分析图431和图432分别是源与中继间信道状态较好、假定DF解码正确的情况下的非协作系统与AF、DF的实际误码率曲线和理论误码率曲线图,图433是此时的AF、DF的实际与理论误码率比较图。图433是在源与中继间信道状态较差、DF解码存在错误的情况下的非协作系统与AF、DF的实际误码率曲线。从图46和图47可以看到,采用AF中继和DF中继的协作通信系统,其误码率明显低于非协作系统。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信噪比的提升,协作中继对系统性能的提升越明显,但是,当信噪比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优势将不复存在。同时可以看出,DF中继能要优于AF中继。这是由于AF将噪声也同样放大转发,而DF中继通过译码、校验等数字处理,避免了噪声对下一链路的影响。并且若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条件较差,转发的信号的大部分为噪声,从而会降低系统性能。这种情况,在多次运行程序的时候,偶尔会出现,如图434所示。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在系统中采用DF中继一定会比AF中继更佳。这主要由于一方面,DF是数字处理,设备复杂度较高,不适合应用于低成本设备;另一方面,若要获得良好的性能,DF需要相应的校验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传输速率;此外,当信噪比较低时,中继节点译码错误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协作失败,或是“错上加错”的编码重传,导致系统的性能急剧恶化,误码率甚至可能会高于非协作系统。仿真中,假设DF中继完全解码正确,从而获得较好的性能。而当DF中继采用“解调(解码)(编码)调制重发”(为简化程序,省略信道编码过程)的仿真时,从图434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到,DF并没有获得更低的误码率,反而性能最差。根据“233分集增益”的介绍,分集增益即误码率的斜率,从图中可以了解到,相比于非协作系统,AF与DF均能获得一定的分集增益。然而,AF与DF分集增益相差并不明显,这是由于分集增益主要与分集阶数(传输过程中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同一信号独立副本的数目,即收发天线数)相关。仿真中,AF与DF均是虚拟发分集为2,接收分集为2。所以,尽管传统的AF、DF协作通信能改善通信性能,但是实际应用并不理想。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中继协议,是推进协作通信的应用发展关键。图431非协作系统与AF、DF(解码正确)的实际误码率曲线图432非协作系统与AF、DF的理论误码率曲线第四章系统性能仿真25图433AF、DF的实际与理论误码率比较图434非协作系统与AF、DF(解码错误)的实际误码率曲线第五章总结27第五章总结协作通信为MIMO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因而寻找一种有效地协作算法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协作通信也许很快得以广泛应用。在仿真中,也有遇到多种问题,多次运行程序时,偶尔会出现以下情况1实际BER曲线出现断点断点几乎全部出现在曲线的末端,这可能是由于限于电脑配置,蒙特卡罗仿真次数较少,因而导致在高信噪比时系统会随机出现异常(突发错误或无错传输)。2AF或DF的理论BER无法画图显示DF出现的情况稍多,通过DISP()观察数值时,可知THEO_BER_AF10E003COLUMNS1THROUGH1001593006600024700083000240000600001000000000000000这应该是由于BER数值过小趋于零,而无法在图中显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瑞利信道模型不够合理。此外,对于协作通信中功率分配问题协作与非协作的信号功率是否一样根据已有文献,采用所谓的功率归一化处理,保证目的节点信号强度为一,仿真为非协作时S以功率1发送给D,协作时S发给R和D的功率均为1/2,R向D的发送功率同样为1/2。但是,S是以广播形式发送信号的,则S发给R和D的功率应均为1。如果不是,那么在“33ׄ理论误码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