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级分类限定层级_标签与层级之争

你是否也因分类而苦恼

不少朋友曾向我诉苦,他们也使用云笔记软件,使用之初根据构想划分了几个文件夹:「工作」、「生活」、「学习」…信息管理简洁有序,井井有条。
但随着时间推移,大量信息的涌入让分类开始变得不再简单,最直接的体现是:「每记录一条信息,都要纠结应该划入哪个分类,使用标签还是文件夹」。虽有此痛点,但管理者往往因为不够重视或是没有时间研究分类方法,导致笔记本最终被废弃,沉淀的信息再无被翻看的可能。
那如何简洁有序地分类信息呢?本文将告诉你答案

什么是层级?什么是标签?

层级分类即最常见的文件夹分类形式,而之所以称为层级分类,是因为其具备层次性,Windows文件系统中层层嵌套的文件夹即是典型代表。
标签分类则是一种扁平化的分类方式。打个比喻:标签类似于便签盒中的一张张便签纸,我们可以为任一信息贴上多张便签进行分类。
上个图来更直观地感受一下:

b9ede92c24e79717d17ff12f210bfc3d.png
层级(文件夹)

284e38abb2f0e0729d14f87b42a2182d.png
标签

问题来了,不是说标签是扁平化的分类方式吗?为什么也有层级嵌套的结构?

因为“扁平化”及“层次性”只是一种分类理念,而层级嵌套结构是必要的维度管理方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分类理念体现在:
    层级分类中,信息只能存储于最底层的子节点。
    标签分类中,信息可以同时存储于父节点和子节点,以及多个节点。
  • 维度管理方式体现在:层级嵌套结构用于满足分类细化的需求
    例如数学这个大分类,无论采用哪种分类理念,只要有更细的分类需求(如拆分为代数学和几何学),就得依赖层级嵌套的结构。

明确标签和层级其实是两种分类理念之后,问题就转变成了,「两种理念的边界是什么?我们应该采用哪种分类理念?」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为什么要对信息分类。

目标导向:信息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不妨运用目标导向的思维思考一下,信息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信息分类的目的:在需要时能够被快速调出
我们为每一个信息划定类别、存储归档,其实都是为了在需要使用时,能够快速定位到目标信息。

寻找抓手:什么分类方式能最好地实现目的?

现在我们来对比层级与标签两种分类理念

1. 层级

特点:

分类特征:排他性。一个信息只能属于一个最底层子节点,非A即B
检索方式:层级检索。记忆及调取成本与层级深度呈正相关
  • 优点:在分类深度不超3层,广度不超5个的情况下,检索将优雅且高效
  • 缺点:
  1. 排他性极大限制了我们对信息的定义,以及检索的维度
    这个特点是上个时代的产物:在信息尚未数字化的年代,一个信息只能被归到一个分类。

「现在有两个抽屉和一份报告,两抽屉上分别贴着“法律”和“政治”的便签,报告内容同时包含政治和法律,但奈何一份报告只能放进一个抽屉」。
可以看出:当分类的颗粒度较小时,这种排他性的分类方式将十分令人抓狂

2. 分类深度一旦超过三层,记忆及调取成本将骤升
举个最佳示例:“当你在Windows中,尤其是C盘这种层深过5的区域,一层层地深入去检索某个文件时,是不是感到很难受?”

2. 标签

特点:

分类特征:兼容性。一个信息可以归属多个节点,AB兼容
检索方式:搜索查找。键入标签关键词来检索目标信息
  • 优点:
  • 能更好地标注对信息的价值认知
  • 信息所捆绑的标签越多,越易被检索
  • 海量信息的存储情况下,搜索不仅比层级来的快,而且减少了记忆负担
    举个例子:
    我收集了俞军老师的用户价值公式,它既可以归类于“产品”,也可以归类于“方法论”,这时为其贴上两个标签即可。(如若使用层级分类的理念,这将是艰难的抉择)
    而当某一天我想在海量信息中将其调出,“产品”和“方法论”两个标签的共同检索能帮我过滤掉只属于“产品”或是只属于“方法论”的信息。
  • 缺点:当信息库庞大,依赖搜索的检索结果将引入许多不相关内容。
    例如我想回顾主题是“用户体验”的相关内容,当我键入这四个字,结果却包含许多主题不是“用户体验”但正文内容却有提及的文章。
    要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需要附加更多的筛选条件,以及掌握高级搜索的语法技巧。(我会在其他文章中分享)

总结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标签相较于层级有着 更好的定义性&检索性

事实上,细心的你会发现,印象笔记在产品的设计中也在向用户透传他们所推崇的分类理念:印象笔记的层级分类最多只能有三层,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而它的标签却可以实现无限层级的嵌套。

965bad1a854f6c153bb1e590aa10f144.png
多层级嵌套


那是不是只用标签即可实现对信息的良好管理呢?虽然的确有众多效率爱好者推崇只用标签分类的极端方式,例如他们喜欢Bear这种没有层级,只用标签定义笔记的产品。

但我个人更建议灵活地结合两种方式去处理。

例如:

  • 可以利用层级做一些大类划分(例如工作、学习、生活),标签进行细化
  • 可以将类型定义全部交给标签,层级用于组织项目、资料,或是践行GTD的理念(例如“收件箱”笔记本)
    我自己是运用“标签为主,层级为辅”的分类理念在进行信息整理,标签负责组织信息,层级用于进度管理(收件箱、工作台、归档)。

结语

信息整理的方式因人而异,但理念是共通的,祝各位都能研究出适合自己的信息整理方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