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学习的时间的单位是相对较小的单位,时、分、秒。此外,涉及时间的相对较大的单位也包括年、月、日。在学习年、月、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别对于年,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分,这两种年的差别主要是在2月份天数的差别,闰年2月份有29天,平年2月份有28天,因此闰年的总天数会多于平年的总天数。熟悉年月日,在生活中,从最常见的日历中,熟悉年月日的关系,找到指定的日期,掌握24小时计时法以及1年分为的12个月的每个月天数。
有关时间的计算,我们通常采用的是算式计算,但最开始接触时间的计算问题时,可以利用直观的工具进行辨识。通过填表,整理、思考、发下规律的过程认识年月日,将掌握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


初步的认识年月日,学会区分平年和闰年,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区别主要是2月份天数的差别。

年月日时间概念的掌握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生活中,借助观察日历,了解每个月份的天数,能够找到指定的日期。同时对日期之间的进率熟悉掌握,主要包含24时计时法,一年为12个月份,以及每个月份分别的天数。

计算经过的时间,最常见的是应用算式计算,不过在最初接触这方面知识时,为了更加深刻理解含义,可以借助直观工具,直观感受经过的时间。

有关时间的推算方法,可以转化为普通计时法,或者直接按照顺序,借助于钟表,边数边画。

为了深刻掌握年月日的知识,需要经过填表、整理、思考,并能发现规律,对过程有个感性的认识,积累实质相关的经验,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纳入我们自身的知识体系。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思维导图加盟:中国学习能力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