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液晶,大家脑海里第一个印象是什么?丰富多变的色彩?五彩斑斓的黑?用手一碰,立即变色?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液晶,显示屏,电视机等等,只要能显示画面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液晶制品 ,那么液晶到底是什么呢?

自然界中大多数物体以固体和液体这两种形态存在,比如石头和水。
但是某些物质介于这两者之间,它有液体的流动性,但是在分子层面,却保留着晶体分子高度有序的排列状态,这种特殊物质就是液晶

从1888年液晶第一次被发现,到2020年170余年间,人们已经合成了1万多种液晶材料,其中被用作液晶显示的材料有上千种。


液晶对压力和电比较敏感。受到压力或者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上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光线的射入,最终改变图像的显示。人们正是利用了这些特性设计制造了液晶显示器。


可是,大多数液晶显示器都是通过持续供电来维持显示的,断电图像立即消失,你见过不需要电就可以显示的液晶屏么?
液晶手写板就是这样一种液晶屏。它的工作原理比液晶显示器简单的多

它采用了双稳态液晶作为显示材料。什么是双稳态液晶呢?
双稳态的意思就是,在不借助电或者其他外力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可以保持2个稳定的状态不改变。这样就意味着在断电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显示画面。

这就是一节纽扣电池能使用1万次的原因。

液晶手写板由上到下分别是雾膜,半导体透明导电膜,液晶,半导体透明导电膜,和黑膜这5层膜组成。
雾膜在最上面,透光坚硬,对手写板起到保护作用。
两层半导体透明导电膜夹着液晶层,通电时负责改变液晶状态
双稳态液晶在中间,它的2种状态分别是FC状态和P状态,通过状态的调整就可以改变透光度,进而改变手写板的颜色,形成我们需要画面。
黑膜在最下面,我们看到手写板默认状态的黑色,实际上就是黑膜。
默认状态下液晶是FC状态,这时候液晶分子垂直于屏幕,光线透过所有的层,被底层黑膜吸收,这时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黑色的屏幕。
当我们在屏幕上写字时候,液晶分子受力挤压翻转,呈螺旋上升形,翻转后的区域就是P状态,光线照射到P状态区域的时候,折射出不同的颜色,画面就显现出来了。

当我们需要手写板复原的时候,液晶的另外一个特性就起作用了。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上的变化,按下删除键,控制电路会发出特定频率的电 信号,通过半导体透明导电膜传到双稳态液晶,这时候液晶分子会发生变化,从P状态转换到FC状态,这样手写板又恢复了起初的黑色。

但是只能整体删除,并不是特别好用。
那小伙伴们又要问了,为什么在上面写字时候有深有浅呢?

其实液晶层是由很多层组成的,当轻轻写字,压力小的时候只有上层改变了状态,就呈现出比较浅的颜色,当用力写字,压力变大的时候,所有层都改变状态,就呈现出比较深的颜色了。
可是,有些手写板是彩色的,是怎么实现的呢?
只要改变液晶分子的螺纹距离就可以改变反射光的波长从而改变颜色了。

但这毕竟是手绘写字板,主打就是省电,环保,所以不太能做出像LCD显示器一样丰富多彩的颜色。

那我们了解了液晶手写板的工作原理,是不是可以在省电,环保的基础上开发出可擦写,可存储甚至联网的手写板呢?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