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学好地理?
很多人习惯把地理称作“文科中的理科”,因为地理不仅有很多文科一样需要背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他文科学科所没有的逻辑理解能力。上述的特点也造成了许多同学学不好地理的情况。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学习地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空间概念,良好地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文科类课程的关键,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这门课程。我们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很多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在地图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书本里所没有的知识。平时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地图与课本相辅相成地学习,将图片与文字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借助地图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并通过地图获取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技能,读图要最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一张图所要展示的主要内容、范围等。然后再看这张图的具体内容,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其中的知识点。
其次,要科学地阅读课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然地理在高中学习阶段被划分为文科类学科,那么需要熟记的课本知识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地理课本是获取地理知识最直接的途径。那我们怎样才能使用好地理课本呢?首先要先理解课本,理解到底在讲些什么。其次还要把理解到的分散的知识点整理成知识网络,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这里面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可能造成整体的改变。学习地理应该理清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中形成知识网络,要学会梳理知识。
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地理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差异性与相似性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质量。比如日本与印度尼西亚,二者都属于群岛类型国家,都位于亚洲东部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多火山,都受到季风的影响,都有平原面积小、多山地、地形崎岖、并且平原多分布在沿海一带等特点,人口数量相似。
我们还要学会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科学记忆”。很多同学反映,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对于地理的知识点,我们首先要理清它们的重要程度,哪些是只需要理解的,哪些是必须记住的。理清了这些,我们再来讨论记忆的方法。
若想记得牢,重复记忆是最有效的方法。刚记住的知识点,再次重复记忆的时间不宜间隔太长,我们最好当天的知识点隔天就在复习一遍,然后隔两天再复习一遍,一点一点慢慢把复习的间隔时间拉开。记忆的时候最好调动起我们的感官。由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要好很多。在学习中,要多读多写多想多做。比如在读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是读图,更重要的是观察,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图上做些标记帮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