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所以笔者试从计算机的教学方法中去寻找教学的创新点:
一,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教学方法上我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的统一。教学层面为理论知识、上机操作、实践活动三个层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处理上理论课,上机课,操作实践课三者和谐的统一。计算机教学的实践证明,只上机不讲解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不能保证学生参与上机的质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如果只讲课,不上机也难以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从教学的角度看,一般情况一节课多以1/3的时间讲解理论知识,2/3的时间让学生上机练习,通过练习反馈学习信息,教师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计算机教学除了课堂几十分钟外,更多地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由操作,通过课外实践,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注重教育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
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成就,是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的意识。本门学科极具特殊性,所讲解的对象――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抓住这一契机教育学生们: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在教材的多处都有所体现。比如,我在处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这一知识点时,就充分举出实例,说明计算机作为现代化“工具”在国防、科研、工农业生产、医疗等许多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如,24小时内的气象预测,要解描述大气运动规律的微分方程,以得到天气变化的数据来预报天气情况,如果用一般设备需要几星期,这对天气的日预报已无价值,而用中、小型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能得到准确的数据,这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又如,1994年12月,清华大学化学系一女生得了一种怪病,不知病因,危在旦夕。北京大学力学系一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全世界发出求救,不到3小时即收到第一个电子邮件,诊断为铊中毒。在不到两星期的时间里收到2000多个电子邮件。向不知地不知名的人求救,是以前想也未曾想到过的事情,可现代科技让“不可能”成为了现实。我告诉学生们,这些事例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巨大源动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样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知道科技进步需要大批勇于探索的人才,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应该为祖国的腾飞奋发学习、努力探索,从小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潜移默化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更积极、更努力了。就连平时较贪玩的几位学生也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注重课堂的研究性教学
教学过程注重研究性教学是创新教学的关键.数学教学以科学认识方法开展研究式学习,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学生自主认识活动的基本内容。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仅通过讲授的形式是不够的,要结合课堂讨论,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教师指导中要注重学生的科学认识方法的启迪,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质疑和研讨。㈠强调讨论过程中学生内容表达的准确和合理。要求学生根据科学认识方法进行质疑研讨,开展活动。学生往往就形式要求进行思考,结果表现形式化,内容不够准确和合理,反映了学生的质疑研讨的不足。㈡与学生交流讨论中,重视科学认识方法的启发。教师指导中,要强调科学认识方法的重要性,养成学生将问题与方法结合,进行质疑研讨的习惯。例如:⒈有哪些疑问?如何确定问题的存在?⒉问题怎样表现?教师既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分析,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教材内容和名人的科研事实启发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尝试不同的认识方法。启发学生进行猜想,作为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决不能急于把自己全部的秘密都吐露出来,而要“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我们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出“怎么发现这一定理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猜想的积极性。教师指导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促进学生质疑研讨,增强讨论过程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研究活动的信心。
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注重创新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该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