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三目运算判断奇偶_awk从放弃到入门(11):拾遗之”三元运算”与”打印奇偶行”...

在本博客中,AWK是一个系列文章,本人会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递进的总结awk命令的相关知识点。

这篇文章中的知识点是建立在前文的基础上的,如果你还没有掌握前文中的知识,请先参考之前的文章。

这篇文章其实是对之前知识点的拾遗,有些遗漏的常用知识点会在这篇文章中介绍。

三元运算

还记的我们在学习awk的 “if..else” 结构时,举的例子吗?我们来回顾一下。

在centos6中,我们可以判断用户的UID是否小于500,如果用户的UID大于500,则用户为普通用户,如果用户的UID小于500,则用户为系统用户。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awk的 “if…else结构”,判断用户的UID范围,从而判断出用户属于哪种用户类型,示例如下

5b82f9ab4336ffd907a872f9a0854049.png

正如上图所示,我们使用”if…else”结构,对usertype变量进行了赋值,如果用户的UID小于500,则对usertype变量赋值为”系统用户”,否则则赋值usertype变量为”普通用户”,最后打印出用户名所在的列与usertype变量的值。

其实,我们可以使用三元运算,替换上例中的”if…else”结构语句,示例如下

6217ea810ff527e9c8fe96a7aef7b3a9.png

正如上图所示,红线标注部分则使用了三元运算的语法,代替了之前”if…else”的语法,而三元运算的语法如下:

条件 ? 结果1 : 结果2

上述语法表示,如果条件成立,则返回结果1,如果条件不成立,则返回结果2。

而上例中,”$3<500″就是上述语法中的”条件”,”系统用户”就是上述语法中”?”后面的”结果1″,”普通用户”就是上述语法中”:”后面的”结果2″  ,同时,在上例中我们使用usertype变量接收了三元运算后的返回值,所以,当条件成立时,usertype变量被赋值为”系统用户”,当条件不成立时,usertype变量被赋值为”普通用户”。

是不是很方便?其实,三元运算还有另外一种使用方式,示例如下

7271eb8139bd577a4b49c60878d6473f.png

我们通过上述命令,统计出了,系统用户有42个,普通用户有7个,上图中红线标注的用法可以理解为三元运算的另一种语法。如下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上述语法表示,如果表达式1为真,则执行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1为假,则执行表达式3

而上例中,”$3<500″即为表达式1,”a++”即为表达式2,”b++”即为表达式3

也就是说,当每遇到一个UID小于500的用户,我就对变量a加1,否则我就对变量b加1,从而算出了系统用户与普通用户的数量,最后再END模式中输出了变量a与变量b的值。

是不是很容易理解?你一定已经明白了。

打印奇偶行

如果我们想要使用awk打印文本中的奇数行或者偶数行,则是非常简单的。

我们先来看看怎样使用awk打印奇数行或偶数行,然后再结合示例解释原理,所以看不懂没关系,后面会有解释。

8397c28a7f1e0335eb0956bf67086461.png

正如上图所示,test12文件中有11行文本,我们可以使用非常简洁的awk命令,打印出了奇数行或者偶数行。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彻底搞明白原理,则需要搞明白如下两个知识点(后面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1、在awk中,如果省略了模式对应的动作,当前行满足模式时,默认动作为打印整行,即{print $0}。

2、在awk中,0或者空字符串表示”假”,非0值或者非空字符串表示”真”

上述两个知识点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慢慢聊。

在之前介绍awk模式的文章中提及过,模式可以理解为条件,如果当前行能与模式匹配,则会执行对应的动作。示例如下

aee8891454c5ef56b404072c20a080e6.png

上图中的两个命令均使用到了模式

第一个命令表示如果当前行中包含字符”1″,则执行对应的动作,而对应的动作就是打印整行。

第二个命令表示如果test12文本中文本行的第二列的值如果大于10,则执行对应的动作,而对应的动作就是打印整行。

那么,如果我们将上例中awk命令中的动作都省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来试试。

2f22a9d20a26c89080634dc52d4537f2.png

我们发现,当使用了模式时,如果省略了对应的动作,会默认的输出整行。

也就是说,当使用了模式时,如果省略了模式对应的动作,默认动作为”{print $0}”

当然,”空模式”与”BEGIN/END模式”除外。

这就是第1个知识点的含义,我想你应该明白了,那么我们来聊聊第2个知识点。

在awk中,0或者空字符串表示”假”,非0值或者非空字符串表示”真”,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可以从模式说起,”模式”可以理解为”条件”,当条件成立,则为真,当条件不成立,则为假,所以,当模式为真时,则会执行对应的动作,当模式为假时,则不会执行对应的动作。

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把模式替换为”真”或者”假”呢?我们来试试。

0c0a25fdfadcc3db448c61a0ae467215.png

上例中,命令1使用了”空模式”,也就是说,每一行都满足模式,每一行经过”空模式”匹配以后结果都是”真”,所以每一行都会执行对应的动作。

命令2中,原来”模式的位置”被替换为了数字”1″,我们可以把数字”1″理解成一种模式匹配后的结果,而1是非零值,刚才说过,在awk中非零值表示真,所以,”1″表示”真”,  换句话说就是模式的匹配结果为真,模式成立则会执行对应的动作,而命令2中,对应的动作为打印整行。

命令3 与 命令2 同理,在命令3中,  数字”2″为非零值,表示真,可以理解为:模式的匹配结果为真,则会执行对应的动作,聪明如你一定想到了,数值”2″可以换做任何非0值或者非空字符串。

命令4中,数字”2″为非零值,表示模式为真,而之前说过,当使用模式时,可以省略动作,当使用模式并省略动作时,默认动作为打印整行,所以,命令4表示打印所有行,因为每一行的模式都为真。

命令5与命令6同理,在awk中,数字”0″与空字符串表示假,当模式为假时,不会执行对应的动作,而当存在模式并省略动作时,默认动作为打印整行,但是由于模式为假,所以对应的动作并未执行。

其实,我们还能对真与假进行取反,非真即为假,非假即为真,示例如下。

125143dc39a6fa5239ef8c358ecd694e.png

正如上图所示,我们使用”!”对真假进行取反。

如果你已经看懂了上面的例子,那么,我们再来延伸一下。

你猜猜,如下示例会输出什么?

5324363a1e998270998562ee6fab6c61.png

没错,聪明如你一定想到了,上例中,其实是使用了awk的变量,将变量 i  赋值为1,当 i=1 以后,i为非零值,表示为真,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模式匹配后的结果,当模式为真时,同时省略了对应动作时,默认动作为打印整行,所以上例会输出test3中的所有行。

0cbe80054a31e22efe59602944168fdd.png

理解完上述示例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之前打印奇数行的示例,你可能就会明白了。

e85a1c541ff6bf4714b95df298bb3ce0.png

当awk开始处理第一行时,变量 i 被初始化,变量 i 在被初始化时,值为”空”,而awk中,数字0或者”空字符串”表示假,所以可以认为模式为假,但是 i 直接取反了,对假取反后的值为真,将取反后的值又赋值给了变量i,此刻,变量i的值为真,所以当awk处理第一行文本时,变量i的值被赋值为真,模式成立则需要执行对应的动作,而上例中又省略了动作,所以默认动作为”{print $0}”,所以,第一行被整行打印了。

当第一行文本处理完毕后,awk开始处理第二行文本,此时,i 为真,但是取反后,i 为假,所以第二行没有被输出,依次类推,最终只打印了奇数行。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上述过程,我们将i的值打印出来,通过如下动作,能够打印出处理每一行时,i 对应的值。

802e3a60344752a9ba26fa60b53f5fc8.png

当然,聪明如你,我就不用再解释打印偶数行的原理了,我想你应该已经能够举一反三了。

好了,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客官常来呦~~~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